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下 宋代至晚清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英德,过常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4070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226页
- 文件大小:275MB
- 文件页数:735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古代文学史-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下 宋代至晚清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八编 光风霁月505
第一章 宋型文化与宋型文学505
第一节 宋型文学的定型与转型506
第二节 文官政治与士人风范515
第三节 三教融通与理性精神520
第四节 文化普及与文学传播525
第五节 游冶享乐与文采风流529
第二章 诗歌的革新与重构536
第一节 宗唐三体537
第二节 宋调发硎542
第三节 荆公体和东坡体548
第四节 山谷体554
第五节 江西新变557
第六节 放翁体562
第七节 唐风渐起566
第三章 文章的承袭与新变574
第一节 尚骈与崇散576
第二节 文风丕变579
第三节 平易委婉582
第四节 文道合一586
第五节 群英荟萃588
第六节 动乱之文594
第七节 理学文章596
第四章 词的创辟与鼎盛603
第一节 慢词新声604
第二节 令词衍变611
第三节 以诗为词617
第四节 超旷悲慨622
第五节 伤心之词625
第六节 清工雅词629
第七节 南渡悲歌635
第八节 雄奇豪放638
第九节 清雅高韵644
第九编 分久必合651
第一章 南北文化与雅俗文学651
第一节 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652
第二节 民族关系与文学风貌655
第三节 理学独尊与兼收并蓄658
第四节 文化渗透与雅俗共赏661
第二章 诗文词的承前启后666
第一节 江湖诗风667
第二节 沧桑之痛670
第三节 举世宗唐674
第四节 不拘常格677
第五节 文道合一679
第六节 骚雅词风684
第七节 苏辛流裔688
第三章 散曲的兴起与流变693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与体制694
第二节 士夫之曲与文士之曲696
第三节 俗风与雅调的合奏700
第四章 杂剧的繁盛与衰变705
第一节 杂剧的兴衰与体制706
第二节 关汉卿杂剧(上)712
第三节 关汉卿杂剧(下)715
第四节《西厢记》天下夺魁719
第五节 白朴和马致远的杂剧725
第六节 恋情婚姻剧举要728
第七节 社会剧撷英731
第八节 历史剧述略733
第五章 戏文和话本的崛起737
第一节 南戏的演变与体制738
第二节“荆刘拜杀”及其他740
第三节《琵琶记》的创新744
第四节 宋元话本的兴起749
第五节 宋元小说话本751
第六节 宋元讲史话本和说经话本753
第十编 死水微澜761
第一章 正统文化与正统文学761
第一节 正统文学的凝固与裂变762
第二节 一统天下与一统文化765
第三节 正统的逆转与民间的潜流767
第二章 诗文散曲的蜕变772
第一节 各抒心得773
第二节 崇儒复雅776
第三节 台阁风尚780
第四节 复古狂飙783
第五节 狂士讴歌787
第六节 散曲变迁791
第三章 戏曲的宫廷化与文人化796
第一节 宫廷杂剧和文人杂剧797
第二节 传奇戏曲的兴起800
第四章 章回小说的创辟与典范806
第一节 章回小说的体制807
第二节《三国志演义》的历史意识808
第三节《三国志演义》的人物形象811
第四节《三国志演义》的叙事艺术816
第五节《水浒传》的三重寓意820
第六节《水浒传》的人物形象826
第七节《水浒传》的艺术成就829
第十一编 风云变幻837
第一章 文化下移与文学繁兴837
第一节 师古崇雅与师心尚俗838
第二节 政治动荡与社会批判845
第三节 心学思潮与主情观念848
第四节 实学思潮与经世文风851
第五节 雅文学与俗文学的交融856
第六节 文人标榜与流派迭兴860
第二章 诗歌的师古与师心867
第一节 师古独霸868
第二节 性灵诗风870
第三节 诗坛盟主873
第四节 乱世悲歌879
第五节 宗唐学宋885
第三章 文章创新与词学中兴889
第一节 崇尚唐宋890
第二节 言志抒怀894
第三节 小品奇文899
第四节 学人之文904
第五节 文人之文908
第六节 阳羡词风910
第七节 浙西词风914
第四章 戏曲文学的典雅与通俗919
第一节 三大传奇920
第二节 奇绝文字923
第三节 因情成梦927
第四节 宦海如梦931
第五节 吴江曲派933
第六节 言情与愤世937
第七节 苏州曲派939
第八节笠翁十种944
第九节 以文为曲948
第五章 章回小说的繁荣与嬗变951
第一节《西游记》的多重意义952
第二节《西游记》的人物形象956
第三节《西游记》的游戏笔墨959
第四节《金瓶梅》的社会描写963
第五节《金瓶梅》的艺术创新969
第六节 神魔小说的崛起972
第七节历史小说的变迁975
第八节 世情小说的流衍979
第六章 话本小说的风行984
第一节“三言”的编选985
第二节“三言”的时代特征987
第三节“三言”的叙事艺术993
第四节“二拍”的文化趣味997
第五节 话本小说的变异1000
第六节《无声戏》和《十二楼》1005
第十二编 回光返照1013
第一章 集大成的文化与文学1013
第一节 集大成文学的盛衰1014
第二节 文化政策与文学取向1019
第三节 学术发达与文学精神1023
第二章 诗歌流派的更迭1033
第一节 宗唐与学宋1034
第二节 性情与学问1037
第三节 性灵三家1040
第四节 性灵余风1043
第五节 剑气箫声1047
第六节 反帝爱国诗潮1051
第三章 文章和词学的兴盛1054
第一节 古文义法1055
第二节 道与艺合1058
第三节 诗家之文1062
第四节 骈文中兴1066
第五节 哀怨之词1069
第六节 词派更迭1071
第七节 词人辈出1075
第四章 戏曲的盛衰与说唱的流行1078
第一节 钗合情缘1079
第二节 以曲为史1085
第三节 文人戏曲的衰变1093
第四节 说唱文学的繁衍1098
第五章 文言小说的奇葩1105
第一节《聊斋志异》的小说世界1106
第二节《聊斋志异》的艺术创新1112
第三节“聊斋”体小说1117
第四节《阅微草堂笔记》及其他1119
第六章 章回小说的高峰1124
第一节《儒林外史》的文化反思1125
第二节《儒林外史》的反讽修辞1131
第三节《红楼梦》的悲剧意蕴1135
第四节 贾宝玉和王熙凤1143
第五节《红楼梦》的艺术成就1148
第六节 世情小说与历史小说1153
第七节《镜花缘》与神魔小说1158
第十三编 衰极而变1165
第一章 古代文化与古代文学的尾声1165
第一节 古代文学的终结1166
第二节 西学东渐与中西对话1170
第三节 传统的残月与近代的曙光1173
第二章 诗文词的守旧与革新1177
第一节 宋诗派及其他1178
第二节“新派诗”与“诗界革命”1181
第三节 南社诗人及其他1186
第四节 桐城中兴与“新文体”1188
第五节 常州词派及其他1192
第三章 戏曲的蜕变与话剧的萌芽1198
第一节 因袭传统1199
第二节 与世俱迁1202
第三节 话剧的萌芽1206
第四章 章回小说的末流与新变1210
第一节 古典小说的没落1211
第二节“小说界革命”和新小说1215
第三节 谴责小说双璧1217
第四节《老残游记》及其他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