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华文学院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华文学院研究
  • 徐书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0805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54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72页
  • 主题词:华文教育-教会学校-研究-美国;华文教育-教会学校-研究-英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华文学院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前言1

1.1 选题缘由:必然中的偶然1

1.1.1 国内研究现状与我们的学术努力1

1.1.2 偶得珍宝:关注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国学的发展3

1.2 选题的价值5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9

1.3.1 国内的研究成果9

1.3.2 国外的研究状况9

1.4 华文学院名称的更迭10

2 初创:传教士汉语学校(1910—1916)12

2.1 华文学院成立的历史背景13

2.1.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基督教在华传教运动13

2.1.2 早期的传教士汉学16

2.1.3 基督教教会在华兴办各类学校20

2.2 华文学院早期的发展状况(1910—1916)23

2.2.1 学校组织和教学23

2.2.2 招生情况24

2.2.3 课程计划25

2.3 学校改革呼之欲出26

3 转型:从汉语学校到中国学中心(1916—1928)30

3.1 裴德士的中国情缘30

3.2 华文学院的成功转型35

3.2.1 董事会改组36

3.2.2 教学改革37

3.2.2.1 师资培训一体化37

3.2.2.2 课程设置规范化38

3.2.2.3 设定学分制和学历证明39

3.2.2.4 教学方法41

3.2.2.5 丰富多彩的讲座42

3.2.3 校园建设45

3.2.4 扩建华文学院图书馆48

3.3 华文学院与燕京大学合作始末(1924—1928)49

3.3.1 霍尔遗嘱与哈佛燕京学社50

3.3.2 哈佛大学在华考察合作对象53

3.3.3 华文学院促成哈佛燕京学社成立55

3.3.4 合作给华文学院带来的益处56

4 全面发展——与加州的大学合作(1929—1945)59

4.1 华文学院发展的新起点59

4.1.1 华文学院获得加州大学支持59

4.1.2 加州大学中国基金会成立64

4.1.3 访问学者计划68

4.1.4 华文学院与加州大学合作的意义73

4.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华文学院对美国现代中国学发展的贡献75

4.2.1 华文学院落户伯克利75

4.2.2 战时伯克利一华文学院的“中国学课程计划”81

4.2.2.1 文化课程82

4.2.2.2 语言课程83

4.2.3 战时“军官学院”85

4.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中国学传统87

4.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学的发展90

4.3.1 20世纪40年代初加州著名大学的中国研究专业91

4.3.1.1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91

4.3.1.2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93

4.3.1.3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94

4.3.2 传教士汉学向学院化中国学的转变96

5 华文学院——中国学家的摇篮100

5.1 华文学院的知名教授100

5.1.1 富路特(Luther Carrington Goodrich):两度来华文学院担任教授100

5.1.2 恒慕义(Arthur William Hummelm,Sr.):华文学院的史学教授102

5.1.3 芳泰瑞(Courtenay Hughes Fenn):华文学院创始人之一104

5.1.4 孔德思(Arthur Gardiner Coons):华文学院著名访问学者106

5.1.5 拉塞尔(Russell McCulloch Story):华文学院著名访问学者107

5.1.6 弗卢埃林(Ralph Tyler Flewelling):美国人格主义哲学家、中国学家107

5.2 华文学院培养的美国汉学家108

5.2.1 费正清(John K.Fairbank):“中国学之父”108

5.2.2 约瑟夫·华伦·史迪威(Joseph Warren Stilwell):华文学院的第一位军官生113

5.2.3 韦慕庭(Martin Clarence Wilbur):华文学院的学生和教师115

5.2.4 恒安石(Arthur William Hummel,Jr.):第二任美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117

5.2.5 兰登·华尔纳(Langdon Warner):颇受争议的中国学家119

6 结语122

6.1 华文学院走向终结(1945—1949)122

6.2 个案研究引发的思考130

参考文献138

附录154

华文学院名称更迭表1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