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儒学的常与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儒学的常与变
  • 蔡仁厚著 著
  • 出版社: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1903213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儒学的常与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甲篇 儒学与现代化3

壹 儒学的常与变——从经权原则看儒家的鲜活之气3

弁言——活看儒家3

一、守常应变——理道与理道之表现4

二、顺时制宜——因革损益以得时中6

三、守经通权——经须通权,权不离经8

四、儒家的鲜活之气9

附、五点讨论13

讨论一:对评论者的回应13

讨论二:「性本善」与「性向善」14

讨论三:儒学、科学、民主16

讨论四:关于「良知自我之坎陷」19

讨论五:「一心开多门」以及「游魂」之喻20

贰 孔学精神与现代世界23

弁言23

甲、孔学与人类世界23

1仁智双彰——为世界哲学塑造新的型范24

2天人合德——为世界宗教提供会通之路25

3因革损益——为文化价值显立时中法则27

4据理造势——为人类前途开创新的机运29

乙、孔学与现代社会31

1伦理的实践——因时而措其宜31

2政治的开新——从民本民贵到民主34

3经济的发展——孕育新的企业精神36

4学术的推进——由德性主体开知性38

参 儒家精神与中国现代化43

前言43

一、对儒家学术性格之新的省察45

二、现代化的内容及其精神48

三、中国现代化的纲领51

肆 中国现代化的纲领与层次59

甲、中国现代化的两大纲领59

1民主政体的建国——从民本民贵到民主60

2科学技术的发展——由德性主体开知性62

乙、中国现代化的三个层次64

1器物层64

2生活层67

3理念层71

伍 儒家与现代化的种种问题75

一、儒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76

二、当代中国思想的主流79

三、儒家为什么要求中国现代化83

四、「袪疑」与「解蔽」87

陆「孔学的常道性格与应变功能」论要93

一、孔子之学以常理常道为主94

二、从守常到应变96

三、孔学的时代性与现代意义97

乙篇 儒学·思想·人物103

壹 儒家与中国哲学103

弁言——「哲学在中国」与「中国的哲学」103

一、中国哲学的源流104

二、儒家哲学的特质106

三、作为「智慧学」的儒家哲学110

四、儒学的时代性与世界性113

五、中国哲学的开展116

贰 从先秦儒到宋明儒123

甲、先秦儒与宋明儒之传承关系124

1从文献上考察124

2从观念上考察126

3从实践工夫上考察130

4对流俗之见的九点反问133

乙、宋明儒在传承上的不足和缺憾135

1宋明儒学何以「内圣强而外王弱」?135

2关于弘扬政治理想和开出政道137

3关于知识之学的问题138

参 儒法异同平议——以礼与法为中心141

一、儒家以礼为纲、以法为用141

二、法家思想形成的线索146

三、儒家之宽平与法家之严苛150

四、结语:儒法异同五端对比154

肆 关于儒道之间的一些关联157

一、道家视仁义为「有为」是否妥当公平?158

二、儒家也可以讲「无为」吗?159

三、关于「孔老会通」的问题161

伍 唐君毅先生论人格世界165

一、中国古代的人品观165

1《汉书·古今人表》166

2《人物志》与魏晋人品167

3唐代「才情气」的世界168

4宋儒对圣贤人格的品题169

二、以儒家为主轴以比观古代人才之类型171

1儒家与官绅——士君子与士大夫171

2儒家与文人——儒林传与文苑传172

3儒家与学者——通德达材与专家174

三、唐先生论人格世界175

1人格世界之基型——纯粹之学者、事业家176

2人格世界之特型——天才、英雄、豪杰、偏至的圣贤177

3人格世界之常型——圆满的圣贤(孔子)182

陆 唐君毅先生的文化意识——纪念唐先生逝世十周年189

一、简说「文化意识」189

二、文化意识的道德理性基础190

三、针对「共产天国」而激发文化意识192

四、从西方宗教的限制反显东方的智慧194

五、从宗教抉择了解唐先生的终极关怀196

六、从心灵九境层次之判以见唐先生的生命格范199

柒 牟宗三先生的思想及其对文化学术之贡献203

丙篇 现实关怀与文化反思221

壹 为义乎?为利乎?——从知识分子的「心习」说起221

贰三种心态与两种习性——简评学风与时风225

参 教育的憧憬与忧念229

肆 关于「中国文化基本教材」231

甲、反省之一——怎样的典籍才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教材」?231

乙、反省之二——「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应该如何编纂?232

丙、一个建议——现行「文化基本教材」之课本应即停用234

伍 哲学与人生从——「四方集」说起237

陆 中国大陆的儒学空气241

柒「新加坡儒学会议」志感245

捌 国丧期间的省思249

一、中国必由「破共」而得新生249

二、「民主」乃建国之唯一途径251

三、台湾在国史中之「新地位」252

玖 唐君毅先生逝世十周年祭255

拾 敬悼 梁漱溟先生265

拾壹「河殇」感言:黄河不殇,中华万年273

拾贰 一百三十二个月的文化风向——唐君毅先生逝世十一周年的回思与前瞻279

拾参「中国哲学研究中心」成立之缘起及其基本者趣285

拾肆 当代新儒家该负什么责任?289

附录:本书作者著述要目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