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科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科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3849834.jpg)
- 马信行著 著
- 出版社: 马信行
- ISBN:986999671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科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政策3
1.1 对有发展迟缓危机之幼儿早期矫治训练的效果3
1.2 美国中小学教育法案第一标题(对经济处境不利学生之补救教育方案)之实施效果5
1.3 回归主流(特殊教育学生编在正常班与特殊班效果之比较)7
1.4 有中辍危机(high-risk)的大学生的辅导效果9
1.5 双语教育之效果10
第二章 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学校因素17
2.1 影响学习的学校因素17
2.2 开放教育22
2.3 性别在中小学校长领导风格上的差异27
2.4 能力分(组)班30
2.4.1 校内能力分(组)班30
2.4.2 班内分组教学34
2.4.3 不分年级的小学35
2.4.4 资赋优异教育43
2.5 资优生加速教育之效果47
第三章 家庭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51
3.1 社经地位对学业成绩的影响51
3.2 在家看电视时间对学业成就的影响54
3.3 以学校为主的家庭教育58
3.4 针对残障的、不利的及濒临危机的孩子之父母参与58
第四章 教学法65
4.1 动机对学业成就的影响65
4.2 教学法各论75
4.2.1 电脑辅助教学的效果75
4.2.1.1 电脑辅助教学对学业成就的影响75
4.2.1.2 电脑辅助教学对认知能力的影响80
4.2.1.3 超媒体教学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81
4.2.2 个别化教学82
4.2.3 精熟学习83
4.2.4 编序教学法87
4.2.5 合作式的学习87
4.2.6 同侪个别教导96
4.2.7 科学教育教学法98
4.2.7.1 探究式科学课程99
4.2.7.2 活动为主的小学科学教育课程103
4.2.7.3 对控制变项能力的训练(学生实验精神的培养)之效果106
4.2.7.4 大学数、理、工、科技教育的小组教学之效果108
4.2.8 模拟教学之效果109
4.2.9 前导组织体111
4.2.10 概念构图对学习的效应量112
4.2.11 教科书中附加图片之效果115
4.2.12 回馈对测验式个别化学习之效果116
4.2.13 家庭作业对学习之效果119
4.2.14 野外探险教育之效果120
4.3 教学方法之应用123
4.3.1 作文教学之效果123
4.3.2 教导学生使用电脑文书处理对写作的影响126
4.3.3 字汇教学法之效果127
4.3.4 对学习障碍学生之教学策略之效果129
4.4 教师发问技巧训练之效果132
4.5 教师期望之效果134
4.6 学生评馈之效果136
第五章 特殊训练方案的效果143
5.1 减肥训练的效果143
5.2 电脑程式撰写训练对认知能力的效果145
5.3 对测验之补习效果146
5.3.1 对学业成就测验的补习效果146
5.3.2 对性向测验之补习效果146
5.3.3 应试技巧训练对成就测验成绩的效果148
5.3.4 「减轻测试焦虑」训练之效果149
5.3.4.1 测试焦虑对测验成绩的影响149
5.3.4.2 数学焦虑对测验成绩的影响151
5.3.4.3 「减轻测试焦虑」训练之效果151
5.4 学习技巧153
5.4.1 学习策略训练之效果153
5.4.2 训练学生自己拟出问题以促进阅读理解能力之效果156
5.4.3 阅读之前给予引导的效果158
5.5 犯罪理论之统合分析160
5.5.1 检讨当前各种犯罪理论161
5.5.1.1 社会化不良导致犯罪倾向161
5.5.1.2 犯罪的缘由于所需资源无法满足而引起的长期紧张:紧张理论172
5.5.1.3 犯罪当前的理性抉择182
5.5.2 对犯罪实验研究的统合分析结果191
5.5.2.1 以官方统计的犯罪资料为基础所作的分析191
5.5.2.2 犯罪系依自陈报告之研究结果197
5.5.3 遗传与犯罪关系之统合分析203
5.5.4 学校里学生问题行为之防治205
5.5.5 犯罪矫治之效果205
5.5.6 对性犯罪矫治之效果207
5.5.7 毒品滥用之矫治效果208
5.5.8 暴力犯之矫治效果209
5.6 使用行为改变技术以减少公立学校学生教室捣乱行为之效果212
5.7 采用社会技巧训练以减少情绪困扰与行为困扰之效果216
5.8 观看电视暴力节目对反社会行为的影响221
5.9 学校性教育之效果222
5.10 道德教育措施对道德判断发展的效果223
5.11 功能交换理论的道德观224
第六章 性别差异247
6.1 性别对科学学业成就的影响247
6.2 性别在对认知上的差异252
第七章 研究方法论之问题259
7.1 酬谢金对增加问卷回收率的效果259
7.2 在教育实验的霍桑效应260
7.3 在教育实验设计中假实验处理的效果261
参考书目263
索引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