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3845729.jpg)
- 杨洁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ISBN:978754730369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中国;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外交的领导及成就1
一、九十年内外环境和中国外交的历程1
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外交理论6
三、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外交领导的特点10
四、中国共产党的全球战略和外交布局15
理论篇21
第一章 时代观与中国外交21
第一节 战争与革命观下的中国外交21
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对时代观的探索22
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对时代观认识的发展25
三、主要特点和趋向30
第二节 和平与发展观下的中国外交34
一、和平与发展主题的提出34
二、和平与发展观的基本思想37
三、意义与成就41
第三节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新内涵45
一、国际体系进入转型期的特点45
二、中国外交面临的新形势49
三、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时代观认识上的新飞跃53
第二章 国际体系观与中国外交58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国际体系观与对外关系58
一、国际体系概念、演变进程和中国的半边缘化60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体系观和对外关系65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国际体系观及外交实践75
一、“一边倒”战略和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76
二、“世界革命中心”和国际体系的革命者79
三、中国战略再思考和与国际体系关系的改善81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国际体系观和外交实践83
一、国际体系观的历史性转变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84
二、和谐世界理念和国际体系的建设者88
第三章 国家利益观与中国外交93
第一节 共产国际影响下的国家利益观(1921—1936)94
一、建党初期的困扰95
二、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后的逐渐转变97
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中走向成熟98
第二节 独立自主国家利益观的形成(1936—1949)99
一、抗日救国与维护中国革命利益的斗争(1936—1945)100
二、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斗争(1945—1949)105
第三节 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国家利益观(1949—1979)109
一、“一边倒”战略时期110
二、“两个拳头打人”战略时期115
三、“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时期118
第四节 改革开放环境中的国家利益观(1979—2011)121
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国家利益观与中国外交121
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家利益观的发展127
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国家利益观方面的新进展及中国外交131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外交136
第一节 挑战中形成的科学发展观137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137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40
三、科学发展观的意义141
第二节 实践中完善的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中国外交142
一、科学发展观源自实践143
二、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和落实144
三、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中国外交145
第三节 理论建设中的科学发展观和中国外交创新151
实践篇169
第五章 中国外交的传统布局169
第一节 战略伙伴和大国外交170
一、和平解放外交与保持相对独立170
二、“一边倒”战略和与苏结盟174
三、迈向独立自主与不结盟177
四、积极大国与伙伴关系180
第二节 睦邻友好和周边外交183
一、坚持睦邻外交与和平共处183
二、追求和平发展与互利共赢187
三、与邻为善,构建和谐周边190
第三节 继往开来和发展中国家外交194
一、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194
二、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友好关系198
三、机制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共赢关系201
第四节 开拓创新和多边外交205
一、被动参与时期206
二、主动参与时期210
三、主动建构时期214
第六章 中国外交的非传统领域218
第一节 非传统领域外交的发展基础219
一、中国对非传统领域外交的认知发展220
二、从传统到非传统领域的外交思想的变化222
三、非传统领域外交的外部推动和重要意义225
第二节 能源外交228
一、中国面临能源的内外压力229
二、中国的能源外交政策230
三、能源外交的主要领域232
四、能源外交的主要贡献236
第三节 环境外交236
一、中国环境外交的发展演变237
二、中国环境外交的原则240
第四节 反恐外交245
一、反恐外交的基本立场246
二、反恐外交的实践248
第五节 防疫救灾外交251
一、防疫救灾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251
二、防疫救灾的外交实践253
第六节 公共外交257
一、公共外交的内涵258
二、中国公共外交的演进259
三、公共外交的主要路径262
四、公共外交和中国的国家形象265
第七章 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269
第一节 政党外交的内涵和发展269
一、政党外交的内涵271
二、政党外交的发展276
第二节 政党外交的原则和对象282
一、政党外交的原则282
二、政党交往的对象290
第三节 政党外交的作用和影响293
一、政党外交的作用294
二、政党外交的影响298
结语 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外交前瞻303
一、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303
二、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308
三、和平发展的坚强领导314
主要参考文献318
后记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