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研究
  • 王公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0823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对外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一、中国国际战略思想体系已基本形成2

二、中国国际战略思想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3

三、中国的和平发展理论尚需继续深化4

四、继续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仍需科学战略理论的指导4

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的现状5

一、思想史研究6

二、战略思想解读7

三、战略研究13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15

第一章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的理论渊源17

第一节 文化源头: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17

一、以“和”为贵18

二、以德治天下20

三、崇尚王道22

四、追求“大一统”25

第二节立论根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27

一、人类历史已成为世界历史28

二、世界是紧密联系的体系29

三、私有制和阶级对立是战争的根源30

四、利益冲突是国际关系的驱动力31

五、非暴力方式也是解决国际冲突的途径31

六、民族平等是无产阶级的斗争目标33

七、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有机统一34

第三节理论基础: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35

一、珍视独立自主35

二、倡导“和平为上”37

三、主张国家间平等38

四、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39

五、建立国际反霸统一战线40

第二章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思想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45

第一节世界形势的大转折45

一、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46

二、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多元方向发展47

三、世界经济:从板块分离到日趋全球化50

四、国家间关系:从较量与冲突到竞争与合作52

第二节国内工作重心的大转移53

一、探索改革之路54

二、发展市场经济56

三、推动制度创新57

第三节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大调整58

一、创办经济特区58

二、与世界“接轨”60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61

第三章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66

第一节关于时代主题认识的根本转变66

一、新时代主题论断的提出67

二、对新时代主题论断认识的深化68

三、对新时代主题论断的继承和发展71

第二节新时代主题论断是理论奠基石72

一、新、旧时代主题论断的本质区别73

二、新时代主题论断夯实了新时期中国国际战略的理论根基74

第三节新时代主题论断下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转型76

一、关注重心:从政治安全到政治安全和经济发展77

二、内在结构:从相对单一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78

三、文化内涵:从渗透意识形态到彰显民族特色79

四、哲学基础:从重视斗争到崇尚和解、合作、共赢80

五、思维方式:从对立、内视到开放、务实、中性、包容82

第四章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的理论主题84

第一节冷战大环境曾严重制约中国的经济发展84

一、帝国主义的封锁与遏制85

二、两个超级大国的双重威胁86

三、苏联的威胁仍未解除87

第二节有利的国际环境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条件88

一、改革开放离不开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89

二、实现国家现代化需要长期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90

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93

第三节有利的国际环境是一个综合的系统94

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94

二、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97

三、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99

四、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100

第四节始终致力于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103

一、调整外交政策104

二、拓宽外交视野106

三、优化外交布局108

第五章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的发展历程111

第一节体系的起步111

一、科学判断时代主题和国际格局112

二、实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113

三、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内涵114

四、倡导和平解决国际争端116

五、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17

六、确立“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119

第二节体系的拓展121

一、推动世界的多极化发展121

二、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124

三、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125

四、以大国为重点,推进对外关系伙伴化战略128

第三节 体系的深化129

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130

二、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132

三、共同建设和谐世界138

四、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141

第六章中国特色国家主权思想145

第一节 国家主权思想的更新势在必行146

一、国家主权内涵明显扩展146

二、国家主权议题显著增多147

三、国家主权议题相互交织148

四、国家主权内在结构出现变动149

第二节 国家主权的完整性必须放在首位150

一、视主权为国家的核心利益151

二、以尊重中国主权完整性为建交前提152

三、不拿主权做交易153

四、在捍卫主权的前提下发展人权154

第三节 维护国家主权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157

一、增强维护主权的国家实力基础157

二、在对外合作中维护主权162

三、在同霸权主义斗争中维护主权165

第四节 维护国家主权要坚持原则性、灵活性相统一167

一、在主权完整的前提下寻求国家统一的新模式167

二、妥善处理国家间主权争端168

三、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划定与部分周边国家领土边界169

四、坚决反对外部势力介入中国领土主权问题170

第七章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思想173

第一节 西方传统安全观的局限性173

一、与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脱节174

二、无法让国家间摆脱安全困境176

三、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安全新形势177

四、无力解决中国不断增多的安全新课题178

第二节 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180

一、新安全观的立论依据180

二、新安全观的生成与发展181

三、新安全观的理论内核184

第三节 新安全观旨在实现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185

一、实现综合安全185

二、实现共同安全188

三、实现合作安全190

第四节 新安全观在理论境界上超越了西方传统安全观191

一、以发展谋安全:新安全观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192

二、在互利中谋安全:新安全观为缓解国家间安全困境开拓了新视野193

三、以合作谋安全:新安全观为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194

四、以互信谋安全:新安全观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安全环境195

第八章中国特色国家利益思想197

第一节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家利益出现新变化198

一、国家利益实现环境大为改观198

二、国家利益的表现形式日趋多元化、碎片化199

三、国家利益的变动性趋势增强200

四、国家利益的实现空间跨越国门201

五、与外部世界利益的交叉、重合显著增多202

第二节国家利益是国际战略决策的最高准则204

一、把国家利益放在突出位置204

二、将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相分离205

三、坚定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206

第三节维护国家利益要把握五重路径206

一、把维护主权和安全利益放在首位207

二、把维护政治利益当作关键207

三、把发展经济利益当作重心208

四、把增进文化利益当作重点210

五、把维护社会利益当作基础214

第四节维护国家利益要注重四个“统一””217

一、国家利益与个体利益相统一217

二、国内利益与海外利益相统一219

三、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相统一220

四、独立自主与对外合作相统一222

第九章中国特色国际秩序思想224

第一节大国主宰是战后国际旧秩序的本质特征225

一、国际旧秩序下世界的两极对立225

二、国际旧秩序与新时代主题的脱节226

第二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新秩序构建的基础228

一、积极倡导建立国际新秩序228

二、建立国际新秩序必须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29

第三节和谐世界是国际秩序构建的方向和目标232

一、以国际关系民主化为路径,建设国际政治新秩序232

二、以引导经济全球化为路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33

三、以尊重文明多样性为路径,建设国际文化新秩序235

四、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为路径,建立国际安全新秩序236

五、以加强环境保护为路径,建立国际生态新秩序236

第四节和谐世界思想是国际秩序理论发展的新范式237

一、西方国际秩序理论的缺失237

二、和谐世界国际秩序观的理论超越239

三、和谐世界国际秩序观的主要特征241

第十章中国特色国际责任思想244

第一节内外双重动因强化中国国际责任意识245

一、增进国家利益的需要245

二、塑造国家形象的需要247

三、履行大国责任的需要248

第二节积极扮演国际体系中负责任大国的新角色251

一、发展自己,贡献世界252

二、维护和平,促进安全254

三、立足亚洲,塑造环境258

四、支持发展,提供援助260

五、体现大国风范,履行国际道义262

第三节在坚持原则中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264

一、自主界定264

二、与国力相称265

三、与利益需求相协调266

四、与国际影响力相匹配267

五、与国际社会共同分担268

第十一章中国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的形成271

第一节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的基本框架271

一、理论前提271

二、理论基石273

三、理论主体274

第二节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的理念基础276

一、更新传统观念276

二、生成新型观念278

第三节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的价值取向280

一、和平281

二、民主281

三、和谐282

四、共赢283

五、以人为本283

第四节新时期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的“中国特色”284

一、民族特色285

二、理论特色287

三、时代特色287

四、实践特色288

第五节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思想体系形成的意义所在289

一、有助于增强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系统性289

二、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感290

三、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宝库290

四、有助于巩固中国国际战略的理论基础290

五、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战略的境界291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的再创新293

第一节21世纪世界转型的趋势293

一、权力转移294

二、议题转移297

三、范式转移298

第二节中国国际战略面临的新课题299

一、和平发展面临挑战301

二、与周边国家的主权争议突现302

三、中国面临的“国际责任”压力还会继续增大303

四、中国国际形象有待进一步改善304

第三节关于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思想体系再创新的路径思考304

一、继续深化和平发展思想305

二、提出和谐周边建设的战略构想308

三、明确定位国家形象309

四、加固中国国际责任观的理论基础310

主要参考文献312

一、重要文献312

二、中文著作316

三、中文论文318

四、英文著作325

五、英文论文327

后记3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