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语言的运作 德国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律语言的运作 德国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3839330.jpg)
- (德)科尼夫卡著;程乐,吕加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4270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法律语言学-研究-德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律语言的运作 德国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德国语言专家证言在法庭内外的应用4
德国司法语境下语言专家证言的变化范围10
章节综述及论文来源16
第一部分 法律语言学的跨学科地位29
第一章 法律语言学的“亲属”及“邻居”——跨学科视角29
1.1 简介29
1.2 跨学科性:观点与基本原理32
1.3 法律语音学和法律语言学的结构异同41
第二部分 德国法律语言学的早期研究55
第二章 语言学家作为德国法庭上的专家证人——以1970年代为视角55
2.1 引言55
2.2 应用语言学与理论语言学56
2.3 “法律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地位及语言专家意见的总体目标57
2.4 案件A:分析文本含义58
2.5 案例B:对原信息的出版更正或重述?61
2.6 案例C:已出版文章的作者争议62
2.7 案例D:有关工作委员会会议记录真实性的争议63
2.8 案例E:伪造的公司文件64
2.9 法律语言专家意见在判定作者归属时的一些方法特点66
2.10 案例Ⅰ67
2.11 案例Ⅱ68
第三章 法律语言的现状和任务——作者分析76
3.1 简介76
3.2 论题1:语言学中的“个人习语”77
3.3 论题2:“法律语言学”这一术语78
3.4 论题3:法律语言学作为一门辅助性学科78
3.5 论题4:“特征”作为语言学术语79
3.6 论题5:作者分析的方法82
3.7 论题6:理论思考的需求83
3.8 论题7:法律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84
3.9 论题8:法律语言学的次领域85
3.10 论题9: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85
3.11 论题10:社会语言学框架内的法律语言学匿名作者分析86
3.12 论题11:特定说话者行为的动态材料87
3.13 论题12:语言学中的“区别诊断”89
3.14 论题13:跨学科视角90
3.15 论题14:对研究与案例的文献编集91
第四章 作为语言行为材料的“口令”93
4.1 简介93
4.2 概念的起源和历史96
4.3 口令的描述性特征97
4.4 口令显著的结构特征99
4.5 口令的有效定义和发生领域111
4.6 总结117
第三部分 德国法律语言学的后续研究121
第五章 德国:文字诽谤、语言学家和诉讼121
5.1 引言121
5.2 德国侮辱诽谤法124
5.3 侮辱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基本数据统计127
5.4 德国诽谤法律之间的差异130
5.5 一个典型侮辱案例:现代德语中的“情人”一词133
5.6 争论点140
5.7 法官与语言学家需相互学习的地方143
5.8 语言学家专家意见在法庭内外的作用149
5.9 展望和未来的任务151
5.10 附录Ⅰ:实践评论153
5.11 附录Ⅱ:一份语言专家意见原文154
第六章 对作者和书写打字者的一种尝试性分类159
6.1 简介159
6.2 变化层面160
6.3 对罪证文本作者和书写者的特征以及变化的尝试性分类162
6.4 文本类型的应用语言学分类和刑法学分类之间的关系175
第七章 法律语言学作者归属中拼写材料的体系及证明潜势179
7.1 简介179
7.2 拼写行为材料和匿名作者分析181
7.3 匿名作者分析中书面语言行为材料的状况及其功能187
7.4 对法律语言作者归属中不明确的拼写材料的描述198
7.5 总结206
第八章 法律语言作者分析中的拼写材料208
8.1 简介208
8.2 真实匿名信中的拼写材料210
8.3 拼写行为连续体以及“特质系数”对方法论的影响226
8.4 语言学和拼写特征在特定类型文本中的分布和局限性245
8.5 总结253
第四部分 展望以及未来的任务257
第九章 语言和法律:一些需求257
9.1 简介257
9.2 语言学家和法学家:自身以及相互的误解261
9.3 司法互动中的问题:“职业技巧”274
9.4 语言学基础研究和跨学科方案的固有缺陷278
9.5 总结287
第十章 展望288
参考书目296
作者索引310
德文关键词索引313
英文关键词索引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