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文精神之重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文精神之重建](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3824715.jpg)
- 唐君毅著 著
- 出版社: 台湾学生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603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6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文精神之重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3
重版自序19
前言21
第一部 导论——忏悔向往与对真理之信心23
壹 宗教精神与现代人类25
一 人与天之合作,以挽救人类之物化25
二 流俗所谓宗教精神,恒为第二义以下之宗教精神29
三 苦痛罪恶之存在之肯定,与超一般意识的解脱苦罪之意志31
四 近代精神与宗教精神之相违33
五 无可奈何之感与罪过之自觉35
六 罪过之分担与悲悯之情42
贰 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45
一 以德性为中心而全幅开展之人文世界45
二 原为人所生息之人文世界,及人之自觉之与否47
三 东西传统思想之尊人,与科学的宇宙观中人之自卑感48
四 化人文生活为客观对象而研究之科学,与人文生活之自身51
五 求人与生物及物之共相之科学与马克斯弗洛特等之自然主义52
六 近代科学之实际应用上之歧途,与附带产生之物化的人生54
叁 理想的人文世界59
一 人的哲学心的哲学之重要59
二 宗教生活之必须59
三 心与心交光互映之社会与个人关系61
四 礼乐精神之重要63
五 科学家之胸襟与德性64
六 艺术科学之超政治经济性与其社会性65
七 人文合奏之谐乐的向往,及政治上之上下位分间关系之提示66
八 经济问题之重心不在生产分配交换而在消费68
九 理想之社会关系与太和世界69
肆 论真理之客观性与普遍性73
一 真理与偏见73
二 「道理之是否真」与「主张一道理者之为何人」之分别75
三 真理之客观性普通性77
四 人之否认真理之客观性普遍性原于观念上之混淆79
五 人之主观的私意私欲与学术思想83
第二部 中西文化之省察87
壹 中西文化精神之此较89
一 西方文化与宗教科学89
二 西方之宗教精神科学精神与道德93
三 西方之宗教精神科学精神与艺术94
四 科学宗教艺术道德四种精神之差别96
五 中国之道德精神与宗教99
六 中国之艺术精神与科学102
七 总论中国文化中之道德精神与艺术精神106
贰 中国清代以来学术文化精神之省察111
一 导言111
二 清代哲学之价值及其限制113
三 清代训诂考证之学之价值及其流弊119
四 论清末思想121
五 新文化运动时之思想125
六 下降之路与上达之机128
叁 西洋古典文化精神之省察——西洋文化精神之省察(上)133
一 导言133
二 希腊精神——自由理性之尊重与对普遍之理之肯定136
三 罗马精神之形成——普遍纪律之强制的实现与普遍人性之自觉139
四 基督教精神——绝对的普遍精神之肯定——内心之仁之自觉142
五 基督教精神与世俗之纠缠及主观自我之自觉144
六 近代精神与中世精神之连续性——发现或实现普遍之理于自然及社会之意志147
肆 西洋近代文化精神之省察——西洋文化精神之省察(下)153
七 近代西洋文化中,求实际实现其「依理性而成的理想」之诸事业153
八 西洋近代文化中神圣的理想之转化为罪恶之诸例证156
九 西洋文化根本缺点之探索159
十 理性主义理想主义人文主义精神之丧失与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学术精神之流弊163
十一 结论——西洋文化之前途之展望170
附录176
伍 人类的创世纪181
一 共产主义之力量之来源181
二 综合性之理想与神力186
第三部 中国固有人文精神之阐述193
壹 儒家之社会文化思想在人类思想中之地位195
一 儒家与道家及个人自由主义195
二 儒家与墨家及社会主义197
三 儒家与法家及极权主义201
四 结论204
贰 孔子与人格世界210
一 前言210
二 古人了解孔子之道212
三 本文了解孔子之道215
四 (甲)学者与事业家型218
五 (乙)天才型219
六 (丙)英雄型221
七 (丁)豪杰型224
八 (戊)超越的圣贤型——穆罕默德、释迦、甘地、耶稣、武训226
九 (己)圆满的圣贤型——孔子232
叁 中国先哲之人生思想之宽平面242
一 前言242
二 儒道二家之宽平舒展的世界观242
三 儒家之个体与全体相涵之人生观248
四 儒家道德生活中之平等慧与差别慧251
肆 中国今日之乱之文化背景260
一 前言260
二 中国数十年未能建立富强国家之文化背景262
三 中国科学不发达之文化背景266
四 中国民主政治失败之文化背景269
五 中共在大陆胜利之文化背景274
六 中国文化精神之不容否定278
第四部 中西社会人文精神之融通(上)283
壹 论接受西方文化思想之态度——中国知识分子自作主宰的精神气概之建立285
一 今日中国知识分子之责任与悲痛285
二 中国知识分子如何而有气概289
三 中国百年来知识分子缺乏气概之事实与其原因之进一步的说明293
四 论英型美型与德国型思想之并重299
五 西方古典精神之不容忽视,及西方现代哲学文化思想中对中古希腊精神之回顾305
六 中古精神之价值之认识与人类文化之远景313
七 中国知识分子自作主宰之精神气概之建立324
贰 自由之种类与文化价值——中西文化思想中自由观念之会通(上)329
一 叙言329
二 满足欲望之自由义、立异之自由义与保持选择可能之自由义330
三 自由权利之自由333
四 社会羣体的自由337
五 实现人生文化价值之内在的自由339
六 胸襟度量的自由343
七 涵盖现实的可能的人生文化价值之仁心的自由345
叁 西方之自由精神、自由观念之类型——中西文化思想中自由观念之会通(中)347
一 希腊哲人中之自由精神347
二 基督教之自由意志之概念351
三 近代文化中之自由精神与科学352
四 近代西方英国型之自由理论354
五 康德黑格尔之自由论及理性论与其人文精神357
六 杜威罗素之自由精神362
七 略说庄子与佛家之自由精神365
肆 孔子精神与各类之自由——中西文化思想中自由观念之会通(下)367
一 孔子精神之涵容的度量367
二 孔子对于自然宇宙自然生命之肯定与欲望自由、立异自由及选择可能之自由369
三 孔子思想与个人自由372
四 西方自由权利之理论上的最后的保证376
五 孔子思想进于西方近代理想主义者之处:求仁好学、礼意与家国天下之并重379
六 余论——明本文宗旨383
伍 人文与民主之基本认识388
一 前言388
二 政治不直接实现人生人文之价值389
三 政治之消极功能与积极功能390
四 政治意识与道德意识391
五 民主政治之消极的保证人文世界存在之价值394
六 民主政治之积极的道德价值397
七 实现民主政治与保障人权赖多种社会文化团体之存在399
陸 中西社会人文与民主精神402
一 前言402
二 西方民主政治之社会文化背景404
三 西方个人自由精神之远原409
四 中国文化之宽容性413
五 中国人文精神中之民主精神415
六 中国儒家未建立民主政治制度之原因与中西政治之不同419
七 中国未来民主之展望423
第五部 中西社会人文精神之融通(下)427
壹 西方文化中之悠久与和平问题429
一 西方文化之悠久问题及和平问题429
二 如何获致人类和平之各层次的见解435
三 如何获致文化悠久存在诸可能的答案440
贰 西方哲学精神与和平及悠久(上)444
一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之思想之代表性444
二 柏拉图式精神之不能成就生命之悠久与其缺乏和天下之理念447
三 亚里士多德之思想中有形式之永恒,无生命之悠久450
四 科学精神之不能成就其自身之悠久454
五 社会文化多端发展之精神与分裂人文世界之人心动机457
叁 西方哲学精神与和平及悠久(下)464
六 康德黑格尔之哲学精神与和平及悠久464
七 黑格尔之国家论与人类历史之悠久论470
八 黑格尔哲学之思维反证人类和平之可能,与今日之世界性的人文分裂473
九 基督教与人类和平及人文悠久478
十 略论西方思想未能致天下太平成人文悠久之故,与东方智慧之方向482
肆 印度与中国先哲之宗教道德智慧之方面487
一 导言487
二 印度宗教中超化人类之非理性反理性部分之瑜伽行,与其他似消极否定的哲学489
三 中国与印度人生智慧之相通496
四 中国儒家所谓操存,涵养体认之工夫,皆所以使理性不致为非理性、反理性者所间隔,由天理流行,以超化非理性反理性者499
五 中国儒家所谓省察与研几,皆在本原上超化非理性反理性者之工夫504
伍 中国人之日常的社会文化生活与人文悠久及人类和平506
一 日常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之合一506
二 自然生命之安顿于社会文化生命中511
三 孝弟及对天地圣贤之崇敬与人类和平及人文悠久之关系513
四 对天地之态度516
五 乡土之情谊与农业517
陸 人类精神之行程(上)——中西学术文化发展三阶段之对比522
一 导论522
二 古代学术思想之对比529
三 由古代至中古之宗教思想之对比533
四 中古宗教思想之发展之对比536
柒 人类精神之行程(下)——中西学术文化发展三阶段之对比540
五 近代精神之始原与理性主义哲学之对比540
六 近代之实践精神与哲学主要学派之对比544
七 西方中古时代之内在矛盾之爆裂、西方之扩张及科学之发达;与中国之史学成就,及中国民族之和融凝协,及其力量之收敛548
八 分门别类之科学精神及历史考证之学术价值与其限制551
九 中西近代学术精神之成就557
十 余论559
附录561
我对于哲学与宗教之抉择——人文精神之重建后序兼答客问562
怀乡记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