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艺政治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艺政治学导论
  • 曾永成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12754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艺政治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在追寻“历史之谜”真正解答的途程中相勉同行1

0.1以科学的态度反思历史并应答现实1

0.2在社会生活系统的动力结构和整体效应中认识文艺与政治的联系5

0.3从“历史之谜”看政治与文艺共同的人学内涵和价值追求8

0.4在审美与政治二维交织的视野中展开文艺政治学的基本内容11

上篇 文艺政治学史述15

第一章 文艺政治学的渊源流衍15

1.1竖琴:权力与文艺原始因缘的神话象征15

1.2柏拉图:政治为文艺立法的最早鼓吹者19

1.3孔子:对文艺服务政教的倡导和实践23

1.4《乐记》:天道政治观的音乐理论26

1.5古典主义:一种政治文艺的典型范式29

1.6席勒:美学救世主义和政治乌托邦32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的生成和畸变37

2.1文艺政治学传统的胚胎遗传38

2.2政治进入历史视野前沿的美学反馈42

2.3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政治学思想述要45

2.4马恩文艺政治学思想的特征和优势52

2.5被政治革命的特殊形势推到历史前台55

2.6列宁文艺政治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征57

2.7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中的政治化畸变64

第三章 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的创建和发展68

3.1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的第一个系统性文献69

3.2文艺政治学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导内容和鲜明特色73

3.3伟大探索中的严重失误76

3.4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重建和开拓78

第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的崛起和幻灭84

4.1极力介入政治场的文艺和美学思维84

4.2美学的乌托邦化及其在政治现实中的幻灭89

4.3话语喧哗沉寂后应有的理性择取94

中篇政治的美学之维101

第五章 政治活动的历史和人学内涵101

5.1政治活动的“关系”内涵和具体形态101

5.2从三个命题看政治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106

5.3人民群众是政治活动中的主体111

5.4“政治是大局”:一个新的理论视角116

5.5政治活动的文化意义118

5.6作为人格系统构成因素的政治人格125

5.7政治活动中的人性展示130

5.8政治活动与人性生成136

5.9政治的人性生成效应的二重性141

第六章 政治活动的审美性质144

6.1对政治活动审美性的理论肯定144

6.2政治在原始艺术中的审美化147

6.3政治生活作为文学的重要对象和内容151

6.4政治活动作为现实审美对象的表现154

6.5政治活动功利内容的审美转化156

6.6从“自然向人生成”大律寻求美的本质160

6.7在“自然向人生成”的系统运动中考察政治活动的审美本质165

6.8从生命精神内涵看政治活动美的两个层面168

6.9历史的观点:政治活动审美价值的实践维度176

第七章 文艺创作对政治的艺术掌握181

第一节 对政治的艺术掌握的必要中介182

7.1对马克思“艺术掌握”论的症候阅读182

7.2“更加莎士比亚化”:对政治事物进行艺术掌握的优化模式185

7.3从“莎士比亚化”看艺术掌握应遵循的思维道路187

7.4情致:艺术掌握的对象中介192

7.5形式表现:艺术掌握的审美符号化198

第二节 对政治的艺术掌握的具体形态201

7.6对政治活动自身之美的直接表现201

7.7在政治舞台上展现人性的声色和隐秘205

7.8回归原生态:从人性的抽象到具体210

7.9人生境况的象征结构:政治生活的抽象与升华212

7.10在人性两极的因果互渗中审视政治217

7.11“恋爱+革命”:对一种流行模式的辨析220

第八章 政治意识对文艺创作的介入224

8.1文艺家政治意识对创作的能动作用224

8.2政治意识影响文艺创作的中介差异227

8.3政治意识介入文艺创作的具体表现230

8.4政治意识与创作的方法和形式的选择运用239

8.5先进的创作方法对政治意识影响的制约243

8.6文艺家政治意识在现实主义胜利中的作用247

8.7政治意识实现审美转化的条件252

下篇 文艺的政治之维259

第九章 文艺功能中的政治效应259

第一节 文艺的审美本质与其政治效应259

9.1审美感应与文艺的功能260

9.2文艺审美享受功能中的政治效应262

9.3文艺的审美生成功能的政治效应268

9.4以功能互补观念看待文艺的政治效应273

第二节 文艺政治效应的生发方式283

9.5旗帜鲜明地表达政治观点和态度283

9.6社会政治理想对现实政治的反衬287

9.7来自“因果链”的政治效应288

9.8从人性状态对政治的终极透视291

9.9情感抒发在情绪层面上的政治效应294

9.10文艺形式和风格的政治潜能296

第十章 文艺接受中的政治介入301

第一节 政治场与审美接受301

10.1政治场与接受主体的审美态度302

10.2德国莎士比亚崇拜百年史的启示306

10.3政治场对文艺作品价值呈现的系统效应309

10.4作为显环境和潜环境的政治场312

10.5政治与文艺接受之间的距离与反距离314

10.6结构态势制约和力学氛围影响316

第二节 政治与审美接受的价值判断317

10.7政治判断与审美判断的出发点、态度和结果318

10.8审美判断对政治判断的涵盖与超越320

10.9对文艺审美效应的政治评价322

10.10从历史寻求政治判断与审美判断的统一324

10.11“政治标准”的合理性和隐在危险326

10.12在同“历史观点”的统一中理解政治标准330

第十一章 政治场与文艺的社会生产336

第一节 文艺生产性质概说336

11.1分清“艺术生产”的两种含义337

11.2“真正人的生产”和“按照美的规律造型”339

11.3两种生产在价值反应上的歧异341

11.4政治的功能要求对文艺生产的影响343

第二节 政治场与文艺生产力347

11.5文艺生产力的构成因素348

11.6政治生活作为文艺生产的劳动对象351

11.7政治思想对文艺生产力的正负作用355

11.8政治需要对文艺生产力的刺激和选择357

11.9政治变革与文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359

第三节 政治场与文艺生产关系362

11.10文艺生产关系的因素和结构363

11.11文艺生产关系应符合审美创造的规律365

11.12文艺生产关系是政治作用于文艺生产力的主要中介368

11.13政治调控文艺生产关系的方式和途径369

第十二章 政治对文艺的领导和管理372

第一节 在文艺建设中高扬实践主体精神373

12.1面对文化自发性崇拜的思考373

12.2审美自由性的必然内涵和文化社会调控的可能377

12.3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与社会整合要求380

12.4走出“国家不幸诗家幸”的悲剧性魔圈38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领导管理的基本原则388

12.5“双百方针”曲折历程的原则性启示389

12.6建设意识:文艺领导的主导思路398

12.7生态观念:文艺效益的良性系统营构400

12.8特性原则:文艺管理的科学态度403

12.9尊重差异和矛盾,以真正实现互补互励406

后记4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