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牛病诊疗经验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编牛病诊疗经验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3821088.jpg)
- 张荣升,陈玉主编;袁江,厚国荣,李德昌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704712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牛病-中兽医学-临床-经验-汇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牛病诊疗经验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第一章 牛病诊治入门3
第一节 牛的来源与繁殖3
一、牛的来源与习性3
二、耕牛的繁殖生理4
第二节 牛病总论7
第三节 论牛之有病11
一、医牛秘诀11
二、医牛须知四十症11
第四节 季节与气候14
第五节 病因论16
第二章 五脏六腑生克受病论18
第一节 阴阳五行论18
一、论阴阳18
二、论五行22
三、子午气血论27
四、论经络28
第二节 五脏六腑受病论34
一、心经受病论34
二、肝经受病论34
三、脾经受病论35
四、肺经受病论35
五、肾经受病论36
第三章 论牛健康阴阳外应染病歌37
第一节 论牛健康歌37
第二节 阴阳外应染病歌37
第四章 病因论39
第一节 六淫致病论39
一、风证40
二、寒证40
三、暑证40
四、湿证41
五、燥证41
六、火(温、热)症41
第二节 疫疠42
第三节 其他致病因素42
一、饮食所伤43
二、劳伤、逸伤43
三、外伤44
四、中毒44
五、寄生虫44
六、痰饮和淤血45
第五章 辨证论治46
第一节 八纲辨证47
一、表里47
二、寒热48
三、虚实48
四、阴阳49
第二节 脏腑辨证51
一、心病辨证51
二、肝病辨证53
三、脾病辨证54
四、肺病辨证56
五、肾病辨证58
六、小肠病辨证59
七、大肠病辨证60
八、膀胱病辨证61
九、胃病辨证61
十、胆病辨证62
第六章 牛针灸篇63
第一节 阴阳八卦针灸法63
第二节 兽医针灸术概说65
第三节 入腑射脏及四大忌针66
一、入腑射脏66
二、四大忌针66
第四节 针灸机理与针具66
一、针灸为什么能治病66
二、针的种类和附属用具71
三、针的使用法73
附:火针法75
第五节 各种灸法75
一、火烙法75
二、火鞍法76
三、拔火罐法76
第六节 针灸的补泻和八大证关系77
一、火针与冷针的补泻和八大证的关系77
二、扎针手法的补泻和八大证的关系78
第七节 针灸的穴位和功能79
附:牛针灸穴位图79
第八节 针灸的穴位和来由88
一、穴位的分布特点88
二、穴名的来由89
第九节 针灸歌诀90
一、扎针方法歌90
二、针穴部位歌91
三、火针使用歌94
四、灸法使用歌94
附:牛全身常用穴位名称及位置主治详解95
第七章 论牛补泻温凉药性配方篇99
第一节 论牛补泻温凉药性99
一、本草的药理与药性99
二、四季气候与治疗用药100
三、散、利、扶、攻四法100
四、药草形色配合101
五、中药处方101
第二节 中药配方篇105
下篇 各论第一章 论牛病症候篇125
第一节 牛瘟疫论125
第二节 春疫129
一、肺疫喉肿症129
二、慢性肺炎130
三、咽喉痹131
四、牛患肺黄症132
五、牛患气吼喘鸣病133
六、牛患喉风症134
七、风火喉风症134
八、春来气不均症136
九、紫疫吐血症136
十、食疫症137
十一、脾疫作泻症138
十二、困水膈痰症139
十三、脾胃冷泄症141
十四、血痢症141
十五、草伤脾胃143
十六、草伤肚胀症143
十七、冷气伤脾症144
十八、春疫寒症145
十九、牛患热发退毛症146
二十、水牛心疯症147
二十一、跷脚风症148
二十二、春雨闭汗症149
二十三、瘟疫时症150
第三节 夏疫151
一、暑毒作泻152
二、暑热疫泻症152
三、暑湿疫泻症153
附:肠泻症方154
四、水牛热病症154
五、水牛中暑症155
六、牛患病脚风病156
七、毒火攻心症157
八、气血不通症158
九、表虚证159
第四节 秋疫159
一、牛肺扫症(气肿疽)161
二、风痹症163
附:风湿痹痛病治疗方164
三、牛疥癣症167
四、遍身黄疥症169
五、肺风毛躁症(肺毒生癞症)170
六、牛口蹄疫173
七、牛红薯胀症175
八、牛时疫痢疾症177
九、牛蹄伤点跛症178
十、水牛蹄病(水牛前蹄病)182
十一、牛膊肢风病183
十二、牛患双膊183
十三、软脚黄症184
十四、砂虫蛀蹄症186
十五、风湿脚肿症186
十六、水牛肺心病(牛患肺扫病)188
十七、肺经把膊症189
第二章 诸经病症辨治191
第一节 心经部191
一、牛心风狂症191
二、牛心黄病192
三、牛木舌症193
四、黑汗风(热射病)196
五、牛患脑中黄病(积热脑癫狂症)197
六、牛浑身出血病198
七、牛心热舌疮症199
八、毒血穿皮症200
九、心黄发疯症202
第二节 肝胆部203
一、肝黄症203
二、肝肠风症204
三、肝胆郁结症(夏胆胀)206
四、非时中恶症207
五、胆胀乱跳症208
六、肝热翳膜症209
七、风火走筋症211
第三节 肺经部212
一、牛肺痨症212
二、牛肺痨肺败症214
三、牛肺喘症215
四、水牛肺热症216
五、肺家风症(肺热喘息症)217
六、肺败症219
七、肺气作胀症220
八、肺寒咳嗽症221
九、瓜藤黄症223
附:肺经部经验疗方224
第四节 脾、胃、大小肠部236
一、牛百叶干症236
二、牛伤力粪硬症(慢性百叶干症)238
三、牛水草肚胀症239
四、误食铜铁物入胃症241
五、牛结症242
六、牛宿草不转症(瘤胃积食)244
七、牛大便下血症245
八、牛伤力久泻症248
九、热入小肠症249
十、牛患荡泻病症251
十一、牛患浮凉气症253
十二、牛患水草不通症254
十三、牛患翻胃吐草症255
十四、牛患水伤症256
十五、水草胀肚症(草伤肚胀症)258
十六、脱肛症259
十七、磨牙呕屎症261
十八、干疫胀肚症262
十九、肚角气胀症264
附一 蛤蟆胀症265
附二 胃肠部经验方266
第五节 肾经部276
一、牛尿血症276
二、牛患砂石淋症278
三、牛患黄癫瘦病(膀胱病)280
四、牛患转胞症281
五、牛患胞虚症283
六、牛患服劳病284
七、牛患肾虚石淋病286
八、牛肾伤病287
九、夹阴缩子症289
附:肾经部经验方290
第六节 杂症论298
一、牛嗓黄症298
二、牛腮颊黄肿症301
三、结喉风症303
四、牛伤劳草慢瘦弱症304
五、牛蜏鳖虫病305
六、牛肾伤腰胯痛症306
七、牛脑旋风症307
八、牛产后胞衣不下症308
九、牛子宫脱出症310
十、血虚纳茄症(阴道脱垂症)312
十一、牛患水头风症314
十二、牛患鬼气抽脾315
十三、牛患破伤风症316
十四、牛患虫子入耳症318
十五、牛患肺痨症319
十六、牛患前蹄病320
十七、托舌黄症321
十八、连贴胀症322
十九、鸡心黄症325
二十、劳伤病症326
二十一、阴阳错乱症328
二十二、赶节黄症329
二十三、破肩痈症330
附一 脓坛肩(又名鳅打洞、肩生管)332
附二 肩烂(又名沙肩)332
二十四、大头疯症333
二十五、产后气血两虚症334
附一 杂症经验方336
附二 外科疾病(包括五官、皮肤及产科)339
参考文献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