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有效教学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有效教学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 程明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24978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有效教学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课程理念及其目标2

第一章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怎样的课程2

第一节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一定要学习课程目标吗2

第二节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体现在哪里11

第二章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材特色有哪些17

第一节 怎样认识教材中源于生活的三条轴线17

第二节 如何理解教材是对话的文本24

第三章 什么样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33

第一节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学习方式有哪些33

第二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什么会忽略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学习兴趣40

第四章 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教学理念46

第一节 怎样的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46

第二节 富有生成性的课堂该是怎样的课堂54

第二篇 内容标准及其教学62

第一章 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62

第一节 儿童成长中需要哪些良好习惯62

第二节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71

第三节 学校有义务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吗79

第二章 儿童个性品质的形成88

第一节 儿童个性品质能培养吗88

第二节 该不该还儿童一个愉快、尊严、有自信的学校生活93

第三节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困难吗99

第三章 儿童爱心和责任心的培养105

第一节 儿童的爱心和责任心该表现在哪里105

第二节 如何帮助儿童学会爱和被爱112

第三节 儿童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有多深119

第四章 儿童的创造潜能125

第一节 教师怎样发现儿童的创造潜能125

第二节 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在课堂上培养出来吗131

第三节 老师,你有打开儿童创造大门的钥匙吗139

第五章 成长的烦恼149

第一节 怎样帮助学生懂得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重要149

第二节 小学生距离吸烟、酗酒、沉迷游戏机是远还是近157

第三节 如何帮助学生挑战自我166

第四节 怎样让法律教育走近学生173

第六章 和谐的家庭生活185

第一节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谐的家庭生活185

第二节 如何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192

第三节 孩子的需要在生活中是否都能实现197

第四节 我们能做好邻居吗203

第七章 愉快的校园生活212

第一节 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找到自我212

第二节 怎样引导学生做学校的小主人219

第三节 怎样让学生学会赞扬自己喜欢的老师224

第八章 家乡情结230

第一节 学生的家乡之情有多深230

第二节 学生怎样做才能成为家乡人237

第三节 家乡的民风民俗谁来传承248

第九章 祖国的昨天、今天、明天254

第一节 祖国的历史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吗254

第二节 在课堂上能领略到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吗263

第三节 怎样让祖国灿烂文化植根于学生心中269

第四节 学生看到祖国腾飞发展的经济了吗278

第十章 走进世界282

第一节 小学生喜欢教师以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去认识世界282

第二节 科技的发展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效应289

第三节 国际和平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怎样的作用297

第四节 如何引领学生认识和爱惜人类的家园304

第三篇 课程评价325

第一章 学生的评价325

第一节 该不该用这样的方式评价学生325

第二节 怎样的评价标准是合适的334

第二章 教师的评价343

第一节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该由谁来把握343

第二节 哪些评价方式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348

后记3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