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传奇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清传奇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3813114.jpg)
- 郭英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08448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80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815页
- 主题词:传奇剧(戏曲)-文学史-中国-明清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明清传奇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明清传奇和明清传奇史1
第一节 传奇:从小说到戏曲1
第二节 明清传奇界说10
第三节 明清传奇的历史分期16
第一编 从戏文到传奇(明成化初至万历十四年,1465—1586)25
第一章 风起于青蘋之末28
第一节 明前中期社会与剧坛28
一、明前期社会与剧坛28
二、明中期社会与剧坛33
第二节 元末至明中期戏曲的发展动向39
第二章 传奇体制的确立48
第一节 审美趣味的文人化48
第二节 剧本体制的规范化57
一、戏文剧本体制的三种样式57
二、规范化的传奇剧本体制60
第三节 语言风格的典雅化68
第三章 昆腔新声的崛起76
第一节 四大声腔及其变迁76
第二节 昆山腔的改革81
第三节 昆腔新声与传奇84
第四章 传统主题的变异92
第一节 有益风化的教化剧93
一、丘濬和邵灿95
二、惟有孝义贞忠果美哉101
第二节 虚实相半的历史剧109
一、嘉靖以前的历史剧110
二、张凤翼及其历史剧115
第三节 情理和谐的风情剧119
一、《南西厢》和陆采120
二、郑若庸和高濂127
第五章 时代主题的先声135
第一节《宝剑记》:忠奸剧的定型135
第二节《浣纱记》:历史剧的新篇145
第三节《鸣凤记》:时事剧的发轫151
第二编 传奇的风行(明万历十五年至清顺治八年,1587—1651)159
第六章 晚明社会与剧坛风气161
第一节 举国如狂的剧坛风气161
第二节 心学思潮与传奇风行163
第三节 实学思潮与传奇风行169
第七章 汤显祖的文化意义176
第一节 厌逢人世懒生天——汤显祖的人生追求176
第二节 梦中之情,何必非真——《牡丹亭》的思想意蕴185
第三节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牡丹亭》的艺术成就192
第四节 等为梦境,何处生天——“二梦”的荒诞意识197
一、《紫箫记》和《紫钗记》197
二、《南柯梦》和《邯郸梦》198
第八章 沈璟和吴江派206
第一节 传奇音乐体制的格律化206
一、不有光禄,词硎孰新207
二、名为乐府,须教合律依腔213
第二节 意在风世,美听通俗——沈传奇的风貌219
一、命意皆主风世219
二、通俗美听224
第三节 衣钵相承,各出机抒——吴江派的理论与创作227
一、前期吴江派嫡传229
二、前期吴江派羽翼237
三、后期吴江派作家244
第九章 传奇文体规范的成熟255
第一节 合律依腔与意趣神色——“汤沈之争”述略255
第二节 合则并美,离则两伤264
第三节 浅深、浓淡、雅俗之间268
第四节 演奇事,畅奇情276
第五节 从曲论到剧论282
一、曲与诗原是两肠283
二、作曲犹造宫室者然287
第十章 曲海词山,于今为烈293
第一节 文词派余裔294
一、梅鼎祚:文人丽裁294
二、屠隆:才士之曲(附论神佛剧与文人剧)298
第二节 传奇十部九相思305
一、风流节义难兼善306
二、世间只有情难诉310
三、男女风情剧的分化321
第三节 吴炳、孟称舜与阮大铖328
一、吴炳:情致有余,豪宕不足328
二、孟称舜:始若不正,卒归于正336
三、阮大铖:寓意自嘲,情文宛转341
第四节 讽世剧与时事剧347
一、孙钟龄的讽世剧348
二、蔚然大观的时事剧351
第三编 传奇的繁盛(清顺治九年至康熙五十七年,1652—1718)359
第十一章 文化思潮与传奇繁盛361
第一节 动荡社会与感伤情怀361
第二节 大众艺术与昆剧流行366
第十二章 传奇文体规范的再构377
第一节 戏曲合一的戏剧观念377
第二节 缩长为短的剧本体制380
第三节 结构第一的艺术追求389
第四节 以俗为雅的语言风格397
第十三章 李玉和苏州派410
第一节 绿窗共把宫商办——苏州派概说411
一、苏州派点将录411
二、驰骋剧坛,同气相求417
第二节 讥切时弊,关注现实——苏州派传奇的现实精神422
第三节 事关风化,劝善惩恶——苏州派传奇的教化指向430
第四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苏州派传奇的平民色彩437
第五节 既富才情,又娴音律——苏州派传奇的艺术特色442
第十四章 李渔和风流文人448
第一节 风流道学,自娱娱人——李渔传奇的审美趣味448
一、自行其是的生活态度449
二、风流道学的思想追求454
三、嬉笑诙谐的喜剧精神460
第二节 新奇·机趣·通俗——李渔传奇的艺术造诣466
一、求新求奇467
二、机趣通俗470
第三节 风流蕴藉,谈言微中——风流文人概述476
一、浙江籍风流文人476
二、万树:言情言理,精巧清雅480
三、其他江苏籍风流文人484
第十五章 文人之曲490
第一节 惆怅兴亡系绮罗——正统文人的故国忧思490
第二节 偌大乾坤无处住——正统文人的失意情怀499
第三节 以实录作填词——正统文人的叙事观念507
第四节 游戏成文聊寓言——正统派传奇的艺术特征512
第十六章 南洪北孔520
第一节 洪昇的坎坷生平521
第二节 情缘总归虚幻——《长生殿》的至情理想528
第三节 排场之胜,无过于此——《长生殿》的艺术成就538
第四节 孔尚任仕途沉浮544
第五节 桃花扇底系兴亡——《桃花扇》的历史意识551
第六节 颇得风人之旨——《桃花扇》的艺术特色563
第四编 强弩之末的传奇(清康熙五十八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719—1820)571
第十七章 社会审美需要的嬗递573
第一节 职业戏班的昌盛573
第二节 折子戏的流行579
第三节 花部雅部的消长590
第十八章 传奇内容的道德化599
第一节 道德内容审美化600
一、夏纶:五伦为剧,意主惩劝601
二、有补伦常,无颇风化605
第二节 传奇艺术道德化609
一、蒋士铨:笔墨化工,维持名教610
二、千秋节义情而已617
第三节 改俗曲以归雅正626
一、改昆调合丝竹天道人心626
二、《雷峰塔》的演变630
第十九章 传奇艺术的诗文化639
第一节 曲史:传奇与历史沟通640
第二节 曲文:传奇与诗文联盟651
第三节 曲体:传奇与杂剧趋同657
第四节 曲语:传奇与雅风共尚664
第五编 漂泊无依的传奇(清道光元年至宣统三年,1821—1911)673
第二十章 风云变幻的剧坛673
第一节 诸腔竞奏675
一、高腔腔系676
二、弦索腔系679
三、梆子腔系680
四、皮黄腔系682
第二节 昆乱同台685
一、昆乱不挡686
二、昆曲翻新692
第二十一章 文人传奇的余绪698
第一节 因袭传统:传奇的萎缩699
一、传奇名家巡礼699
二、聊斋戏与时事剧706
第二节 与世俱迁:传奇的新变711
第二十二章 传奇文体的消解724
第一节 文学体制多样化724
一、传奇杂剧的混融725
二、结构排场的变异726
三、脚色设置的变格729
四、曲白比重的倾斜733
五、语言风格的变化736
第二节 音乐体制纷杂化739
一、昆乱夹演739
二、曲牌体与板式体745
第三节 表演艺术复合化754
一、文武与雅俗754
二、虚拟与写实759
余论 明清传奇的文化价值766
第一节 明清传奇的认识价值766
第二节 明清传奇的审美价值772
附录:明清戏曲研究书目举要779
后记796
再版后记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