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当代文学史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史纲
  • 鲁原,刘敏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7505918958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711页
  • 文件大小:150MB
  • 文件页数:7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文学史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当代文学史观1

第一编 革命现实主义的确立和文学理想主义的萌生2

第一章 现实主义革命化的加强和非革命现实主义的批判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路线的制定和革命现实主义方法的确立2

第二节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和对创作的唯物史观要求4

第三节 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和现实主义批评观念的确立8

第四节 非革命现实主义的抗争和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1

第五节 英雄人物塑造的两种倾向和第二次文代会的理论总结20

第二章 现实主义文学的倾斜和文学理想主义的加重24

第一节 时代生活的变化和文学思维的调整24

第二节 祖国颂歌的基调和田园牧歌的法式35

第三节 战地英雄的报告和祖国建设的足音48

第四节 戏剧人物的变化和舞台色调的形成62

第五节 战争文学的涌现和写实风格的超越70

第六节 审美意识的淡化和主题意识的强化76

第七节 生活气息的淡化和政策观念的强化89

第八节 现实矛盾的正视和人性内容的开掘102

第二编 革命现实主义的理想化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浮泛化112

第三章 文学对政治干预的思考和政治对文学思考的干预112

第一节 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文艺思想的活跃112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讨论和政治观念的加强116

第三节 人性人情的触及和阶级观念的僵化121

第四节 干预生活的努力和批判功能的萎缩126

第五节 浪漫主义的浮泛化与现实主义的狭隘化134

第六节 文艺政策的调整和“左”倾思想的泛滥145

第四章 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和文学政治意识的浸渐154

第一节 长篇小说创作的丰收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突出154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探求和创作个性的展现171

第三节 现实主义的深化和时代观念的拘牵190

第四节 返朴归真的追求和审美表现的尝试203

第五节 现实诗意的捕捉和民族风格的探求216

第六节 牧歌曲调的消沉和战歌旋律的突起231

第七节 时代强音的高扬和诗的个性的寻找238

第八节 现实生活的诗意化和散文创作的模式化251

第九节 散文题材的新开拓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261

第十节 报告文学高潮出现和共产主义精神高扬271

第十一节 现实题材的浪漫化和历史题材的现实化280

第十二节 现实主义的新探求和历史剧作的新成就291

第十三节 阶级斗争的戏剧化和戏剧创作的规范化299

第三编 革命现实主义的异化和古典主义思潮的强化311

第五章 政治对文学的否定和文学对政治的屈从311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总否定和文学成就的大批判311

第二节 文学思想的政治化和创作理论的模式化314

第六章 模式对文学的规范和文学对模式的抗拒320

第一节古典主义的复活和阴谋文艺的产生320

第二节 模式对创作的禁锢和生活对模式的冲击323

第四编 社会主义文学的现代化和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国化331

第七章 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和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动331

第一节 创作模式的批判和现实主义的恢复331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拓展和现代主义的萌生335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引进和文学理论的更新348

第四节 新潮文论的涌现和马列文论的坚持359

第八章 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发展和现代主义文学的蓬勃兴起372

第一节 长歌当哭的真情进发和痛定思痛的深切反思372

第二节 归来诗人的嘹亮歌喉和现实诗歌的重大成就378

第三节 “朦胧诗”的顽强崛起和“朦胧后”的杂色纷呈394

第四节 社会小说的丰硕收获和现实主义的全面拓展407

第五节 人物性格的复杂圆整和人性内容的普遍重视435

第六节 新潮小说的波诡浪谲和现代主义的全面渗透462

第七节 历史题材的时代审视和史诗巨著的热烈期待506

第八节 改革生活的多方透视和文化意蕴的深入开掘527

第九节 真实真情的艺术传达和散文模式的全面突破549

第十节 审美性的普遍追求和散文诗的旁逸斜出561

第十一节 文学题材的率先开拓和文学思维的巨大惯性582

第十二节 社会问题的全景观照和报告文学的异军突起592

第十三节 走向人间的领袖形象和进入戏剧的社会问题605

第十四节 现代主义戏剧的尝试和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619

第九章 东西撞击中的台港文学和传统与现代的艰难选择634

第一节 台湾文学的发展轨迹和中西文化的起伏消长634

第二节 香港文学的概略面貌和商业文化的历史启示663

附录一:阅读书目669

附录二:新时期全国性文学评奖获奖作品目录676

后记7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