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生态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生态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 黄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4279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城市环境-生态环境-社区-环境规划-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生态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研究意义1

1.1.1 城市建设与社区发展的需要1

1.1.2 可持续发展依然是21世纪的主题2

1.1.3 生态学与城市规划融合的发展趋势3

1.2 概念界定与辨析4

1.2.1 城市化与生态城市化4

1.2.2 社会生态学与生态社区规划6

1.3 研究现状及理论概述11

1.3.1 相关理论概述11

1.3.2 存在问题及研究难点13

1.4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14

1.4.1 研究内容14

1.4.2 研究框架15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7

第2章 社区规划生态价值观的历史演进18

2.1 前工业社会:朴素的生态价值观19

2.1.1 西方文明19

2.1.2 中国文明21

2.2 工业化社会:机械的生态价值观30

2.2.1 立法改革和模范社区32

2.2.2 田园城市理论和运动34

2.2.3 现代建筑运动与城市规划36

2.2.4 新城和邻里单元38

2.3 后工业社会:多维的生态价值观40

2.3.1 多维生态规划的先驱40

2.3.2 环境运动与可持续发展41

2.3.3 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44

2.3.4 中国国内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45

2.4 生态价值观历史演进的评述47

2.5 当代多维生态社区规划价值观的构成49

2.5.1 生态性价值:环境保护49

2.5.2 效率性价值:经济发展50

2.5.3 公平性价值:社会平等51

2.5.4 宜居性价值:宜居适住52

2.5.5 社区规划多维生态价值观的复杂性与矛盾性53

2.6 小结54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55

第3章 生态社区规划的内涵、体系与方法58

3.1 生态社区规划的发展历程与前景58

3.1.1 生态社区规划的雏形期58

3.1.2 生态社区规划的形成期61

3.1.3 生态社区规划的完善期63

3.1.4 我国的生态社区规划65

3.1.5 生态社区规划的发展前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68

3.2 生态社区规划的内涵剖析69

3.2.1 社会生态学的内涵范式69

3.2.2 作为循环互动系统的生态社区及其内涵结构74

3.2.3 社会生态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内涵机制78

3.2.4 生态社区规划新内涵的提出82

3.3 生态社区规划的体系与方法82

3.3.1 生态社区规划的体系——全域布阵82

3.3.2 生态社区规划的宏观布阵87

3.3.3 生态社区规划的中观布阵91

3.3.4 生态社区规划的微观布阵94

3.4 小结96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97

第4章 生态社区规划的构成要素与调查清单99

4.1 生态社区规划调查与评价的意义99

4.2 生态社区调查方法溯源100

4.2.1 中国古代的朴素生态调查萌芽100

4.2.2 格迪斯的城市规划调查方法104

4.2.3 当代城市规划与社区规划调查105

4.3 生态社区的构成要素与调查清单109

4.3.1 生态社区调查清单构成的原则和视角109

4.3.2 生态社区调查清单的要素构成111

4.3.3 生态社区调查清单组织114

4.4 小结118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19

第5章 生态社区规划的宏观途径120

5.1 生态社区土地利用规划理念的创生120

5.1.1 生长演替原理120

5.1.2 生态过程原理121

5.1.3 要素内核原理122

5.1.4 物种多样原理122

5.2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定性123

5.2.1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方式123

5.2.2 源于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演进过程的价值124

5.2.3 不同特征土地的生态社区利用适宜性次序129

5.3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定量135

5.3.1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结构135

5.3.2 社区的土地利用兼容性及其限定因素138

5.3.3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兼容度评价141

5.4 生态社区的土地开发强度:定容144

5.4.1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强度144

5.4.2 生态足迹方法在社区土地利用强度中的应用144

5.4.3 基于生态社区足迹的可开发用地强度评估146

5.5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布局决策:定案149

5.5.1 生态社区土地利用布局的三力博弈149

5.5.2 生态社区土地利用布局的四种前景152

5.5.3 面向未来的生态社区土地利用布局154

5.6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时序管理:定序156

5.6.1 BMP规划原理156

5.6.2 基于BMP的土地利用时序管理规划159

5.7 生态社区的土地开发设计:定形161

5.7.1 当前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误区和矛盾162

5.7.2 社会生态学目标下的社区土地开发设计165

5.8 小结168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69

第6章 生态社区规划的中观途径171

6.1 基于场地的社区社会生态系统调控171

6.1.1 社区场地管理中的社会生态系统概念174

6.1.2 社区场地管理的综合途径176

6.1.3 社会生态系统知识在社区场地管理中的运用177

6.2 社区理土178

6.2.1 社区场地分类与坡地规划178

6.2.2 场地开发土壤侵蚀过程管理183

6.3 社区理水189

6.3.1 社区场地暴雨管理189

6.3.2 场地流域水文过程管理195

6.4 社区理气200

6.4.1 社区小气候改善200

6.4.2 社区小气候效应过程治理202

6.4.3 气候变化适应的社区角色204

6.5 社区理欲204

6.5.1 社区年龄梯度和需求层次结构205

6.5.2 生态社区公共服务供需演进过程管理:以杭州湾经济开发区为例207

6.5.3 优化社区公共设施格局,保障社区公共需求的多重性213

6.6 社区场地生态格局综合管理217

6.6.1 通过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流再生管理,实现生态社区物质循环的整体高效217

6.6.2 保护场地水土格局,提高社区生态环境的扰动抗性219

6.7 小结220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21

第7章 生态社区规划的微观途径225

7.1 生态社区规划的微观途径剖析——公众参与的现状与未来225

7.1.1 规划之公平与效率的困惑226

7.1.2 社区规划的参与主体及其组织227

7.1.3 当前社区参与的现状与缺陷230

7.1.4 生态社区参与的组织机制231

7.2 生态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方法和技术——合意达成238

7.2.1 合意达成的推进方法238

7.2.2 合意达成的阶段及其工作要点239

7.2.3 合意达成的辅助技术243

7.3 小结247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48

第8章 结论和展望250

8.1 主要结论251

8.1.1 “价值中枢”是构建生态社区规划方法的理论基础251

8.1.2 “全域布阵”是落实生态社区规划途径的技术框架251

8.2 研究展望252

附录A 生态社区的调查清单说明与要素索引254

附录B 中观生态社区规划实践:开化低丘缓坡开发利用261

附录C 微观生态社区规划实践:大久保地区协动复兴训练278

后记2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