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哲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哲学概论
  • 沈清松主编;沈清松,孙效智,关永中,苑举正,汪文圣,杨世雄,陈文团,刘千美,陆达诚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113061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21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5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哲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哲学的重新定位&沈清松1

第一节 哲学的定义与功能1

第二节 哲学思索的方法6

一、结构与动态7

二、意义与理解9

三、反省与批判10

第三节 哲学重新定位的必要12

第四节 哲学研究的范围与本书的章节区分16

第二章 与他者的关系——伦理学&孙效智23

第一节 何谓伦理?何谓道德?23

第二节 何谓伦理学?30

第三节 伦理学的座标系统38

第四节 「What」问题的不同向度41

一、道德判断与道德语句41

二、规范伦理学与后设伦理学44

三、基本伦理学的发展与僵局47

四、「基本主义」与「调和主义」的对立54

五、应用伦理学的兴起57

第五节 为何应该道德?58

第六节 人格统整与情绪教育——伦理学的「How」课题60

第三章 认知结构与运作——知识论的法则&关永中67

第一节 从一个典故说起——认知心路历程鸟瞰67

一、克利东的心路历程68

二、认知结构72

第二节 经验79

一、知识始于经验80

二、使经验可能的先决条件:意向性80

三、构成经验的众因素82

第三节 理解95

一、从经验到理解96

二、戏剧性的刹那——洞察97

三、洞察内含抽象作用101

四、更高观点104

五、反向洞察105

第四节 判断108

一、询问的类型108

二、理智的两重运作——理解与判断110

三、判断的各重意义112

四、判断命题的众模式114

五、有关判断与真理的关连118

第五节 抉择120

一、衡量问题120

二、衡量120

三、抉择121

第六节 思考129

一、理智、理性、理解、思考等名称之澄清129

二、「思考」所蕴含的「智的动力」131

三、「智的动力」之指望132

第七节 总结133

一、认知作为动态结构133

二、认知结构的众项目135

三、其他提示140

第四章 科学哲学&苑举正143

第一节 前言143

第二节 科学知识论149

第三节 培根的「删除归纳法」151

第四节 逻辑实证论的「证实主义」156

第五节 证伪主义及其批判165

第六节 不可共量性及其批判180

第七节 结论193

第五章 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汪文圣197

第一节 前言197

第二节 广义与狭义的「科学」概念199

第三节 「基础」的意涵201

第四节 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历史回顾204

一、从古希腊到近代204

二、现代物理学思潮与辩证唯物论209

三、实证主义与新实在论215

四、向批判实在论的会合223

五、建构实在论的崛起225

第五节 胡塞尔现象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229

一、科学的意涵与科学的分类229

二、从逻辑的奠基来看现象学为自然科学的基础235

三、从知识学的实在论来看现象学为自然科学的基础244

第六节 对哲学为科学基础的进一步探讨250

第七节 结论257

第六章 实在及其原理——形上学的几个基本问题&沈清松265

第一节 引言265

第二节 因果关系268

第三节 心灵与身体278

一、一元论的困境278

二、二元论的困境280

三、动态发展论282

第四节 自我285

第五节 存有与对比292

一、对比295

二、存有与存有者的关系298

第六节 结论302

第七章 经济问题的哲学探讨&杨世雄305

第一节 经济的定义问题305

一、决定结构机制313

二、讯息结构机制315

三、动机结构机制315

四、控制结构机制316

五、配置结构机制316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哲学反省31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哲学反省324

第四节 结论332

第八章 政治哲学&陈文团337

第一节 政治之观念337

第二节 人对政治的需求340

一、政治作为群体生活的技术344

二、「暴力」观念及「结构性暴力」(权力)的形成346

三、暴力转化为权力349

四、权力之组织,以及作为政治目的之权力的技术352

第三节 理性的功用及政治哲学的角色356

一、政治的各种理性形式:组织、机构及官僚化357

二、政治原则361

三、政治哲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批判368

第四节 结论370

第九章 美学与艺术哲学&刘千美373

第一节 美学的名称373

第二节 美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376

第三节 美学的研究方法378

一、古典美学的研究方法与困境380

二、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384

三、美学本身作为看待事物的方法392

第四节 艺术创作与技术395

一、技术作为知识的形式398

二、艺术不等于技术400

第五节 美感经验与人性存在406

一、美感能力与人性406

二、美感经验的哲学省思409

三、美感经验中的自由与解放412

第六节 结语418

第十章 向神圣接近——宗教哲学&陆达诚423

第一节 引言423

第二节 灵魂学426

第三节 神的存在429

第四节 恶——无神论的王牌435

第五节 圣俗的辨证关系441

第六节 宗教对话(religious dialogue)444

第七节 生死学453

第八节 结语456

第十一章 中西哲学的现况与展望&沈清松459

第一节 前言459

第二节 欧陆哲学461

一、结构主义与系统理论462

二、现象学与诠释学464

三、批判理论与解构主义466

四、后现代思潮468

五、建构实在论469

第三节 英美分析哲学471

一、分析哲学与认知科学476

二、意义的意向性考量476

三、其他研究趋向477

第四节 当代中国哲学的省思478

一、大陆地区哲学发展主线——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479

二、台湾地区的中国哲学发展——中西融合体系的形成485

第五节 当前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与未来展望495

第六节 结论499

术语索引503

人名索引5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