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防治学基础 试用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防治学基础 试用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735041.jpg)
- 广西医学院革命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1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防治学基础 试用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诊断学基础1
第一篇 症状学1
一、发热1
二、咳嗽与咳痰3
三、呼吸困难4
四、呕血与咯血5
六、便血6
五、恶心和呕吐6
七、黄疸7
八、血尿9
九、意识障碍9
第一章 病史采集11
第一节 问诊内容12
第二篇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13
第二节 各系统疾病问诊纲要13
第二章 体格检查13
第一节 一般检查14
第二节 头部15
第四节 胸部17
第三节 颈部17
第五节 腹部33
第六节 脊柱和四肢37
第八节 神经系统38
第七节 生殖器、肛门和直肠38
第一节 红细胞计数42
第一章 血液检查42
第三节 血红蛋白测定43
第二节 白细胞计数43
第四节 白细胞分类44
第五节 嗜伊红细胞计数45
第八节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46
第七节 出血与凝血时间测定46
第六节 血小板计数46
第九节 血液寄生虫学检查47
第十节 骨髓液正常值、增生度及临床意义48
第一节 尿液收集及一般检查49
第二章 尿液和肾功能检查49
第三篇 临床化验检查49
第二节 尿液化学检查50
第三节 尿液显微镜检查52
第四节 尿中微生物检查54
第五节 肾脏功能检查54
第一节 一般性状检查56
第三章 粪便检查56
第二节 显微镜检查56
第三节 粪便化学检查58
第四章 胃液及胆汁检查58
第二节 胆汁检查59
第一节 胃液检查59
第五章 肝功能检查60
第六章 浆膜腔抽出液的检查62
第七章 脑脊液检查63
附:常用检验正常值64
第一章 心电图67
第一节 总论68
第四篇 特殊检查68
第二章 X线诊断学68
X线机的主要结构简介69
X线检查基本原理和方法69
正常X线表现70
X线照片观察分析及诊断原则70
第二节 呼吸系统70
基本病变X线表现71
常见疾病X线诊断76
检查前的准备和检查方法80
第三节 腹部80
正常X线表现81
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82
急腹症83
骨与关节正常X线表现84
第四节 骨与关节84
骨与关节异常X线表现86
骨与关节损伤X线诊断87
骨与关节疾患的X线诊断87
第一章 注射技术89
第五篇 常用诊断治疗技术89
第二章 静脉输液法91
第三章 输血法92
第四章 氧气吸入法93
第五章 鼻饲法94
第六章 洗胃法95
第七章 胃液采取法95
第九章 灌肠法96
第八章 十二指肠引流96
第十章 结肠透析法97
第十二章 膀胱冲洗及引流法98
第十一章 导尿法98
第十三章 穿刺技术99
第一节 淋巴结穿刺术100
第二节 胸腔穿刺术100
第四节 心包腔穿刺术101
第三节 胸腔减压术101
第六节 髂嵴穿刺术102
第七节 腰椎穿刺术102
第五节 腹腔穿刺术102
第八节 肝脏穿刺抽脓术103
第九节 支气管滴药103
第十四章 直肠及乙状结肠镜检查法104
中医学104
第一篇 中医基础理论104
第一章 中医看病的基本方法105
一、望诊105
二、闻诊109
三、问诊109
四、切诊110
二、药味113
一、八纲辨证113
第二章 中医诊断的基本纲要113
第一章 中药的一般知识113
一、药性113
第二篇 常用中药和方剂113
二、脏腑辨证119
三、病因辨证120
第三章 中医的治疗方法122
三、煎药、服药、及禁忌128
第二章 常用中药和方剂129
一、解表药物和方剂129
二、清热药物和方剂131
三、泻下药物和方剂134
四、利尿去湿药物和方剂135
五、理气药物和方剂137
六、理血药物和方剂138
七、止咳化痰药物和方剂141
八、祛风湿药物和方剂142
九、清暑药物和方剂144
十、祛寒药物和方剂145
十一、补益药物和方剂146
十二、安神镇惊药物和方剂150
十三、助消化药物和方剂151
十四、固涩收敛药物和方剂152
十五、开窍回苏药物和方剂154
十六、驱虫药物和方剂155
十七、外用药物和方剂157
针刺的方法159
一、进针前准备159
二、进针方法159
第一章 针灸疗法的基本知识159
三、针刺角度161
四、针进后手法161
五、留针法161
六、出针法162
七、针刺感应与刺激强度162
八、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162
灸法163
一、常用方法163
三,注意事项164
二、适应证164
一、取穴的方法165
第二章 常用穴位165
第三篇 针灸疗法165
二、常用穴位168
(一)头面颈项部穴位168
(二)胸腹部穴位171
(三)腰背部穴位173
(四)上肢穴位174
(五)下肢穴位178
第三章 针灸治疗原则182
一、辨证施治182
二、配穴的基本原则182
(一)局部取穴法182
(二)邻近取穴法183
(三)远道取穴法183
(四)左右取穴法184
(五)上下取穴法184
(六)前后取穴法184
目录185
病理学基础185
第一章 疾病发生概述185
二、炎症的临床表现186
第二章 炎症186
一、什么是炎症186
三、炎症的基本改变187
四、炎症的全身变化188
五、炎症的类型188
六、炎症的经过与结局189
七、炎症举例190
第三章 损害与修复191
第一节 损害191
第二节 修复193
第四章 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196
一、风湿热的组织反应196
二、风湿性心瓣膜炎197
【附】心力衰竭198
慢性肾炎199
第五章 肾炎(肾小球肾炎)199
急性肾炎199
治疗学基础203
第一篇 化学药物203
第一章 药物作用的概念203
第二章 抗菌药物208
第一节 概述208
第二节 青霉素209
第三节 红霉素210
第四节 链霉素类210
第五节 氯霉素与合霉素212
第六节 四环素类213
第七节 黄连素214
第八节 其他抗菌素214
第九节 磺胺类215
第十一节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问题216
第十节 呋喃类药216
第三章 中枢兴奋药217
第四章 催眠药219
第五章 安定药221
第六章 镇痛药222
第七章 解热镇痛药224
第八章 止咳与化痰药226
第九章 升压药228
第十章 阿托品类药232
第十一章 泻药233
第十二章 利尿药和脱水剂235
第十三章 可的松类皮质激素237
第十四章 抗过敏药240
第十五章 止血药242
第十六章 维生素制剂243
第二篇 草药部份248
第一章 草药的一般知识248
第二章 常用草药和附方261
1、解表药261
2、清热解毒药262
3、清热利湿药263
4、利水通淋药265
5、祛风湿药266
6、理气止痛药268
7、止血药269
8、补益药269
9、止咳化痰定喘药270
10、镇静安眠药272
11、清肝明目药272
12、清导驱虫药273
13、调经药274
14、拔毒止痒药275
15、蛇虫咬伤药276
16、跌打骨折药278
17、烫火伤药279
第三篇 新医疗法281
第一章 新针疗法281
第二章 穴位注射疗法283
第三章 割治疗法285
第四章 挑治疗法286
第五章 埋线疗法286
第六章 新罐疗法287
第七章 穴位刺激结扎疗法288
第八章 经络综合疗法294
第九章 耳针疗法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