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1987年学术年会论文选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1987年学术年会论文选编](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3716089.jpg)
- 广州中医学院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1987年学术年会论文选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全文部分1
理论探讨1
中医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探讨&李任先、刘良1
略论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中医五行学说&邓轶涛6
张仲景用“毒”方法探究&彭万年10
略谈温病诊治中的几个问题&刘仕昌15
温热病邪与血瘀&余绍源、岑鹤龄18
四时气候与眼病&胡锦贞22
改革·教学·管理25
中医科研战略初探&李任先、刘良25
试谈制定“高等中医院校办学水平估计方案”的几个原则&王深远、张永兴等31
浅谈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的地位与作用&黄小玲34
高校招生分配制度改革初探(初稿)&医学教育研究室青工部38
关于广东省中医教育如何为农村培养人才的初步调查&谢海燕等43
通过函授进行毕业后的继续教育是振兴中医的一项迫切任务&范永月47
实验研究50
温补肾阳对甲低“阳虚”兔模型胰岛功能的影响&张善澂等50
白芍药的抗炎免疫药理作用研究&梁旻若等57
补中益气的“调理脾胃”药理作用研究&王汝俊等61
健脾Ⅱ方及其配伍抗溃疡作用的药理研究&刘良等74
蚕蛾公补丸对性激素及皮质醇含量的影响&林炳鎏等79
人参多糖和羟甲基茯苓多糖促进小鼠NK细胞活性的初步研究&方询信等81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和扩张左心室引起的静脉回流量和循环血量的动力学变化&罗荣敬等90
临床研究中医证候的数理统计基础及血瘀证宏观辨证计量化初探&赖世隆等98
四诊结合多指标同步观察探讨脾虚证的诊断&邱向红等111
从亚细胞水平探讨中医“脾”的实质&刘友章等117
肥大细胞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及其中医症型关系初探&周福生等123
肥大细胞和组织胺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生及愈合的关系&周福生等126
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诊治消化性溃疡的意义&王建华等132
舌诊对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判断的意义&刘伟胜136
208例表证与患者的脉图&程锡箴、余东峰142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疗脑型疟153例的临床研究&李国桥等148
登革清Ⅰ号治疗登革热临床观察及其作用机理初探&何养中等155
冠心病和肺心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肖玉英等160
肺癌549例的舌象特点(附840例正常人的舌象分析)&陈锐深、张伦164
通里攻下法在肺心病呼吸衰竭时的应用探讨&刘伟胜168
中药“止喘栓剂”止喘的即时疗效&谭慧琪等171
加味核桃承气汤(片)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熊曼琪等174
用改进的血管束植入方法治疗成人股骨坏死近期疗效观察——附成人股骨头坏死疗效评定法&袁浩等185
Enders针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干骨折55例&邓晋丰等194
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皮肤病的体会&褶国维197
蛇药新一方治疗眼镜蛇咬伤49例分析&林镇尧200
纤维结肠镜1067例检查结果分析&高嘉慧等204
岭南骨伤科名医诊疗系统&岑泽波等208
针灸·气功213
电子计算机辅助中医针灸诊疗程序216例前瞻性研究&苏祥213
针灸治疗精液异常145例疗效观察&张家维、庄礼兴217
养子时刻注穴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及实验观察&赖新生、靳瑞221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偏瘫108例疗效观察&针灸治疗学教研室229
电梅花针治疗斑秃的临床与实验观察&龚东方等233
106名老年练气功前后左心收缩功能分析&陈朝凤等237
护理242
试述系统方法在护理中的应用&萧国红242
浅谈青春期崩漏辨证施护&邓镜珍245
摘要部分250
理论探讨250
《内经》经络成就概论&丘汉春250
汉初经学对《内经》学术影响&吴弥漫251
试谈《内经》之“刺神论”&陈治忠251
《内经》“阴精”理论初探&邝杰钊252
从文献角度谈《内经》的病症名称&赖畴252
论五输与经别相续关系&张少珍253
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论&钟嘉熙154
宋明理学促进中医学的发展&黄吉棠255
《伤寒论》的气机升降学说&梁柳文255
从生物全息律探析中医诊断学原理&孙晓生256
舌面PH值的变化与主病的探讨&刘大荣256
辨证统一——脏腑系统辨证&邓中炎257
岭南温病学发展概况&王新华258
浅谈中医学中有关“免疫”的论述&张新春258
中医基本理论与中药研究&骆和生259
改革·教学·管理259
中医改革的两个学术突破口&赖畴259
振兴中医加强中医院急诊科的建设&赵军 陈宏珪260
中医课程设置量化分析&刘菊芳261
针对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特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符惠燕261
新时期中医学术与中医教育的新特点看中医改革的深化&刘良262
大学生科协与学生智能结构的培养&黄小玲 郑雁雄263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学效果——&黄良文 陆乃器263
寓育人于教学中——论生理学教学体会&陈洁文264
加强中西药品管理核算,力求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杨衍聪 黄少英265
电教实践的效果评价及其开展方法一个软件的质量&黄绯萍266
论中国体育特色及其发展道路&关浩本266
畏寒喜暖行为观测装置&张善澂等267
“阴虚”与“阳虚”小鼠几种组织的微量元素分析&张善澂等267
天然杀伤(NK)细胞活性测定—3H—TdR渗入抑制试验及51Cr释放试验的比较&王培训等268
模拟方法在虚证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应用&徐敏269
猴迷走心血管传入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投射图——〔C14〕—2—脱氧葡萄糖方法研究&罗荣敬等269
运动时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和心肺压力感受器在调节动脉血压中的作用&罗荣敬等270
兔模型耗氧量检测装置的方法学研究&张晓晖等271
治法·方药271
我国进口南药发展史及其辨析&赵思競271
几种中药混淆品种的原植物形态鉴别&符红272
天花粉及混乱品的生药鉴别研究&谭树辉273
从免疫学角度探讨中药复方的调整作用&梁旻若等274
补益中药及免疫调节剂对人体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仰锦虹、李道中274
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抗幽门结扎法大鼠胃溃疡作用的研究&卞慧敏等276
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对幽门结扎法大鼠胃粘膜血流量的影响&卞慧敏等276
浅述中药养阴扶正对妇癌化疗白细胞减少作用&陈碧云277
清法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应用&许鑫梅278
疏肝理脾法治疗积滞及其病机探讨&肖旭腾278
凉血化瘀解毒法治疗登革出血热初探&何养中279
五灵止痛散治疗痛证临床观察&周智深、刘小斌279
藿香正气丸的药理研究&陈芝喜等280
六味地黄丸与附桂八味丸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比较&张善澂等281
“肝友”治肝胶襄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赵军、冯存伟282
“益肝露”对病毒性肝炎391例的疗效观察&李真喜、苏祥282
龙虎健肝汤治疗小儿迁、慢性肝炎456例临床总结&袁美凤283
黄芪对正常及脾虚模型小鼠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的影响&金虹、梁旻若284
养阴药物性(生地麦冬鳖甲)对小鼠甲亢模型肝组织3H——亮氨酸及3H——胸腺嘧啶核苷摄入的影响&黄欢等285
广州引种白豆蔻与市售白豆蔻挥发油的薄层和气相色谱分析&黄天来等286
口服毛冬青甲素片药代动力学研究(第一报)&王宁生28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毛冬青甲素&刘启德286
白术化学成份的分离及其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影响的研究&傅定中287
加州大学植物园药用植物调查和整理——在美国建立的第一个中药园圃&徐鸿华287
现代植物学对中药学的影响&林励288
临床研究288
邓铁涛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咨询检索系统(电子计算机软件)&杨伊凡288
邓铁涛教授治疗心血管疾病电子计算机专家模拟系统&杨伊凡289
54例“同病异证”与59例“异病同证”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比较研究&张世平290
中医肾虚与红细胞免疫和补体溶解免疫复合物功能的关系初探&徐俊等290
肾虚患者循环胸腺激素水平观察&胡卡等291
脾虚证计量诊断的探讨&邱向红292
脾肾两虚型血尿石治疗的探讨&彭胜权293
试餐前后血清胃泌素在十二指肠溃疡发病中医分型及愈合中的作用&黄贤樟293
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治疗孕期疟疾人及随访&李国桥等294
蒿甲醚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恶性疟同磷酸喹哌的随机比较&郭兴伯等294
蒿甲醚注射液治疗恶性疟121例临床分析&符林春295
治疗登革热30例临床观察&陈镜合等296
沈炎南教授治疗脑痹经验&杜同仿296
老年人心脏功能变化特点的探讨&陈洁文297
30例急性心肌梗塞的中医分型调查报告&黄春林297
老年内科疾病及其证治规律探讨&丁有钦298
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心胆同病及其证治&丁有钦等298
心血管病痰证病人血液流变学及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永奇299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附120例报告)&廖觉影300
舒胆胶囊治疗胆道系统疾病127例小结&张超良等301
甲状腺手术致气管痉挛的防治——附三例报告&马陈深301
治愈二例严重创伤合并气性坏疽报告&陈基长302
腰腹部外伤65例分析&崔学教30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硬皮病(附24例临床报告)&张曼华等303
骨圆针孤形髓内固定法治疗胫腓骨干骨折&何振辉304
涉及关节的骨伤科问题的力学分析&詹杰辉、袁浩304
股骨颈骨折的远期随访观察——附16例报告&舒方焱305
月经周期经穴皮肤导电量变化的实验观察&梁增方、袁青306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李丽云306
小儿急性热病200例临床分析&吴小坚等307
治疗小儿急性肾炎123例临床分析&李开注等30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邓俊芷308
中药增视冲剂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初探&詹前贤等309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球钝挫伤&周伟、詹宇坚310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中药治疗观察&李丽霞等310
内服中药合并上直肌搭桥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探讨&王幻生等311
广州地区153例健康人血液流变学观察&方永奇等311
广东省外科急腹症病谱调查概况&张超良、孙夙312
针灸·气功313
中医源于气功&黎泽泉313
氦氖激光针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性损伤调整作用的实验研究&何智明等313
氦氖激光针对人体胃电图的影响&邹香云等414
埋针对小白鼠耐缺氧的实验观察&李万瑶等314
针刺时间取穴法的计算机程序设计&韩文英等315
子午流注纳子法酉时取穴治疗肾虚证的疗效观察及实验研究&赖新生等315
养子法开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环核苷酸、皮质醇变化的初步观察&赖新生等316
家猫模拟痹证的电针疗效及对血小板5—HT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吴强、靳瑞317
针刺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何智明等317
慢性痛证205例针灸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慢性痛证针灸治疗协作组318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90例(附面瘫合并症及面肌痉挛治验体会)&林文仰319
穴位埋药治疗癫痫241例临床观察&附院针灸门诊319
激光照耳穴为主治疗痤疮800例疗效观察&陈少惠320
氦氖激光照耳穴戒烟62例疗效观察&陈少惠321
激光灸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调整作用&何扬子等322
二氧化碳激光穴位照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何扬子梁增芳322
针刺对气虚患者红细胞钠泵活性影响的初步探讨&王少白等323
艾灸对哮喘患者微循环影响的临床观察&周杰芳324
头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522例&郑宗昌324
耳压法防治晕车、晕船115例疗效观察&林明花等325
耳针治疗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206例临床总结&王照浩等326
护理326
急性心肌梗塞的辨证施护&夏光辉326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并发症腹胀的辨证施护&辛少芳327
中药苍术消毒手术室空气的效果观察&高大荣328
题录部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