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安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北安县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3675948.jpg)
- 北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83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8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安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言1
凡例3
概述4
第五节 体育竞赛 705
大事10
第一节 归属30
第一编 建置30
第一章 历史沿革30
第二节 地名考述31
第二章 行政区划32
第二节 县界32
第一节 位置32
第三节 行政区划33
第三章 县城乡镇驻在单位37
第一节 县城37
第二节 乡镇37
第三节 驻在单位40
第一节 地质41
第一章 地质41
第二编 自然地理41
第二节 大地构造42
第二章 地貌43
第一节 地貌类型43
第二节 山脉44
第三章 气候44
第一节 气候特征44
第二节 气候区域53
第三节 异常气象55
第四章 水系水文56
第一节 河流56
第二节 水文58
第一节 土壤分类及分布59
第五章 土壤59
第二节 土壤区域61
第六章 植被61
第七章 自然资源62
第一节 土地资源62
第二节 生物资源62
第三节 矿物资源63
第四节 地下水资源64
第四节 森林经营67
第二节 旱灾68
第一节 水灾68
第八章 自然灾害68
第三节 冻害69
第四节 风灾69
第五节 雹灾69
第六节 虫灾70
第三编 农业71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71
第一节 土地占有形式71
第二节 租佃关系72
第三节 土地改革73
第四节 生产体制变革76
第二章 土地79
第一节 放荒79
第二节 开发利用81
第三节 管理85
第一节 农作物及产量86
第三章 种植业86
第二章 税务 395
第二节 蔬菜100
第三节 轮作制和耕作法102
第四节 植物保护103
第五节 种籽104
第六节 肥料105
第七节 经营管理106
第四章 县营农场112
第一节 东风良种场112
第三节 自联农场113
第二节 兴东良种场113
第五章 农业机械114
第一节 农机具114
第二节 农机供应与修造119
第三节 机械化作业122
第四节 农机管理123
第五节 农机队伍126
第一节 饲养管理129
第六章 畜牧业129
第二节 繁育改良137
第三节 疫病防治137
第四节 草原管理139
第五节 县种畜场140
第六节 畜牧业队伍140
第一节 水库141
第七章 水利141
第三节 治涝143
第二节 机电井143
第四节 水土保持146
第五节 农田灌溉154
第六节 水质改良156
第七节 水利队伍157
第八章 农电158
第一节 农电发展158
第二节 机构和管理160
第九章 副业160
第一节 家庭副业160
第二节 社队副业162
第一节 森林资源163
第十章 林业163
第二节 植树造林164
第三节 森林保护165
第五节 林场、苗圃171
第六节 木材综合利用174
第七节 机构队伍174
第十一章 气象175
第一节 气象站网点175
第二节 观测预报175
第四节 队伍176
第三节 人工降雨及防雹防霜冻176
第四编 工业183
第一章 所有制形式183
第一节 私营工业183
第二节 个体工业186
第三节 集体工业186
第四节 国营工业191
第二章 工业门类191
第一节 电力工业192
第二节 粮油工业199
第三节 食品工业201
第四节 纺织工业207
第五节 机械工业209
第六节 建材工业212
第七节 化学工业217
第八节 其它工业221
第三章 镇、社工业222
第一节 镇办工业222
第二节 社队工业225
第五编 交通邮电229
第一章 公路运输229
第一节 公路229
第二节 桥梁234
第三节 主要乡道239
第四节 运输239
第五节 安全管理245
第二章 铁路航空247
第一节 铁路247
第二节 航空253
第三章 邮电254
第一节 邮政255
第二节 电信259
第六编 城镇建设263
第一章 公用设施263
第一节 道路桥梁263
第二节 供水264
第三节 供电照明267
第四节 排水267
第五节 园林绿化268
第六节 建设队伍268
第二章 房产270
第一节 公用建筑270
第二节 民用建筑271
第三节 房产管理272
第七编 商业273
第一章 商业273
第一节 环境污染273
第三章 环境保护273
第二节 污染治理276
第一节 私营商业和个体商业278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296
第三节 集体商业299
第四节 国营商业301
第二节 日伪粮谷出荷、粮食配给312
第一节 私人粮行312
第二章 粮食312
第三节 解放后的粮食机构314
第四节 统购统销316
第五节 储存与调运321
第六节 粮食经营管理325
第一节 机构、网点326
第三章 供销合作社326
第二节 生产生活资料供销333
第三节 经营管理337
第四章 外贸340
第一节 冷库和转运站340
第二节 商品出口341
第五章 水产343
第六章 物资343
第一节 物资供应344
第二节 各公司简况345
第八编 工商物价354
第一章 工商管理354
第一节 企业登记355
第二节 商标注册357
第三节 经济合同357
第四节 农贸市场管理358
第二章 物价管理360
第一节 解放前的物价360
第二节 物价调整371
第三节 物价管理376
第一章 财政377
第九编 财政金融377
第一节 旧社会的财政378
第二节 解放初期的财政384
第三节 财政收支386
第四节 农业税392
第五节 预算管理394
第六节 财务管理394
第七节 财政监督395
第八节 公债与国库券395
第一节 民国与伪满的税收397
第二节 人民税收409
第三章 金融414
第一节 旧银行、钱庄、当铺414
第二节 人民银行420
第三节 专业银行430
第四节 货币438
第五节 保险业务439
第十编 党政群团44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441
第一节 组织建设441
第二节 代表会议与代表大会451
第三节 党员456
第四节 党的重要政治活动459
第五节 干部管理471
第六节 宣传教育472
第七节 统一战线474
第八节 纪律检查476
第九节 来信来访478
第十节 档案工作479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会议480
第二章 县级国家权利机关480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480
第三章 地方行政机构489
第三节 人民政府490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县公署(县政府)490
第二节 伪满县公署490
第四章 人民政协496
第一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安县委员会496
第二节 历届政协会议496
第五章 民主党派498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北安农学院支部498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黑龙江省委直属北安小组498
第六章 群众团体499
第一节 工会499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504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504
第四节 贫下中农协会507
第五节 工商联合会508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509
第十一编 公安司法510
第一章 公安510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公安510
第二节 伪满时期警、宪、特512
第三节 人民公安523
第二章 检案535
第一节 建国前的检察机构535
第二节 人民检察院536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法院540
第二节 伪满时期的法院540
第三章 法院540
第三节 人民法院541
第四章 司法546
第一节 法制宣传546
第二节 人民调节547
第三节 律师工作548
第四节 公证工作548
第十二编 民政549
第一章 民政549
第一节 社会福利549
第二节 社会救济550
第三节 优抚安置552
第四节 婚姻登记556
第五节 基层选举556
第六节 支援前线556
第七节 移民安置558
第八节 自流人员遣送559
第九节 烈士陵园管理559
第三节 劳动保护及保险560
第二节 归侨、侨誊560
第二章 侨务560
第一节 外侨560
第十三编 劳动人事561
第一章 劳动561
第一节 劳动就业562
第二节 劳动工资566
第四节 精减下放571
第五节 上山下乡572
第二章 人事575
第一节 解放前公职人员575
第二节 建国前后行政干部576
第三节 干部下放劳动577
第四节 干部离、退休和退职577
第一节 募兵制579
第二节 志愿、义务兵役制579
第一章 兵役579
第十四编 军事579
第二章 地方武装580
第一节 旧社会地方武装580
第二节 人民武装581
第三章 民兵582
第一节 民兵组织582
第二节 民兵训练583
第四章 驻军584
第一节 民国时期驻军584
第二节 伪满时期驻军584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586
第五章 兵事记略587
第一节 沦陷587
第二节 抗联活动587
第三节 苏军进驻北安590
第四节 剿匪590
第六章 人防战备591
第一节 人防机构591
第二节 人防工程591
第三节 战备工作592
第十五编 教育597
第一章 各类教育597
第一节 学前教育597
第二节 小学教育598
第三节 中学教育614
第四节 专业教育622
第五节 成人教育623
第六节 少数民族教育628
第七节 特殊教育630
第二章 教师630
第一节 教师队伍630
第二节 教师培训633
第三节 教师待遇634
第三章 教育行政635
第一节 机构沿苹635
第二节 考试制度635
第三节 教育经费636
第一节 文化设施641
第十六编 文化科技641
第一章 文化事业641
第二节 文艺团体647
第三节 文艺创作651
第四节 群众文艺655
第二章 文物遗址655
第一节 居住点遗址656
第二节 古城、古届遗址660
第三节 古生物化石及文物出土点660
第二节 药政661
第三节 预防661
第三章 新闻664
第一节 报纸664
第二节 广播665
第四章 科学技术668
第三节 电视668
第一节 科研机构669
第二节 科技活动670
第三节 科技成果671
第四节 科技队伍675
第五章 标准计量675
第一节 标准化676
第二节 计量676
第十七编 卫生体育678
第一章 卫生678
第一节 医疗679
第四节 节 育措施701
第五节 医学教育701
第六节 卫生队伍702
第二章 体育703
第一节 体育设施704
第二节 学校体育704
第三节 群众体育704
第四节 运动员培训705
第十八编 社会714
第一章 人口714
第一节 人口增减714
第二节 人口构成718
第三节 人口流动720
第四节 人口密度721
第五节 人口控制721
第二章 民族722
第一节 民族构成722
第二节 民族分布723
第三章 宗教723
第一节 佛教723
第二节 道教724
第三节 伊斯兰教724
第四节 基督教725
第五节 天主教725
第二节 吸毒726
第三节 娼妓726
第一节 赌博726
第四章 社会病态726
第五章 风俗习惯727
第一节 节 日时令727
第二节 婚嫁728
第三节 丧葬730
第四节 服饰732
第五节 饮食733
第六节 建筑734
第七节 交通工具734
第六章 社会风尚735
第一节 殡葬改革735
第三节 尊老爱幼736
第二节 喜事新办736
第四节 拾金不昧737
第五节 舍己救人738
第七章 方言农彦歇后语739
第一节 方言739
第二节 农谚742
第三节 歇后语744
第八章 人民生活746
第一节 建国前农民生活746
第二节 建国后农民生活747
第三节 职工生活747
第九章 重大事故749
第一节 火灾749
第十章 民间传说750
第三节 车祸750
第二节 雷电750
第十九编 人物754
第一章 人物传略754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772
第三章 人物表779
第一节 出席中央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779
第二节 北安籍在外地专家学者788
第三节 北安籍地师级以上干部789
第二十编 附录790
第一、重要文件辑存790
1、北安六区组织生产经验790
2、北安县第四区调查804
3、北安移难民改造工作814
4、黑河地区行署关子北安市与德都县行政区域界线的处理决定816
第二、杂记817
一、日寇罪行817
(1)开拓团817
(2)协和会820
(3)抓劳工820
(4)勤劳俸仕队821
(5)清乡并屯821
(6)大屠杀、大逮捕821
1、李殿芳(革命)屯大逮捕事件821
2、日本侵略军血洗张景芳屯824
二、苑凭事件826
三、“七、一一”事件829
第三、旧县志记略832
第四、《北安县志》编修始末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