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0032380.jpg)
- (美)罗尔曼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5169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杆状病毒简介、分类和进化1
一、杆状病毒的发现历程1
二、定义不在名字中:命名杆状病毒3
三、用什么定义杆状病毒?4
四、杆状病毒的多样性6
五、相关病毒13
参考文献16
第二章 杆状病毒包涵体和病毒粒子的结构蛋白21
一、包涵体的进化21
二、包涵体蛋白22
三、多角体相关蛋白26
四、杆状病毒的病毒粒子:囊膜蛋白27
五、核衣壳的结构36
六、所有杆状病毒均编码的BV和ODV核衣壳相关蛋白37
七、宿主蛋白质和蛋白质修饰42
参考文献43
第三章 杆状病毒复制周期:对细胞和昆虫的影响55
一、昆虫的中肠55
二、两种类型的病毒粒子57
三、从包涵体到易感的中肠细胞57
四、进入细胞核59
五、从细胞出芽形成BV61
六、引发全身感染的病毒61
七、参与感染周期的病毒蛋白64
八、出芽型病毒与细胞内病毒,它们是否存在转变?66
九、包埋,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67
十、病毒的扩散68
十一、GV的病理学69
十二、仅限于中肠感染的病毒: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的NPV70
十三、持续的、潜在的、隐蔽的杆状病毒感染71
参考文献72
第四章 病毒感染的早期事件:病毒转录79
一、转录活化子、增强子和宿主RNA聚合酶79
二、杆状病毒的感染:对宿主细胞基因表达的选择性影响80
三、杆状病毒的转录级联反应:一种新策略的进化80
四、转录增强子81
五、杆状病毒的增强子:同源重复序列(hrs)82
六、早期基因的一个主要转录活化因子,即刻早期基因1(IE-1,Ac147)83
七、IE-1结合到hr序列84
八、调控早期病毒基因转录的RNA聚合酶Ⅱ信号85
九、杆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分析86
十、早期基因的有序表达86
十一、其他说明和限制条件87
参考文献87
第五章 病毒DNA复制和基因组加工92
一、病毒DNA复制起始位点的鉴定92
二、DNA合成的必需基因93
三、影响DNA复制的其他基因97
四、杆状病毒的DNA复制基因:缺少了什么?99
五、杆状病毒DNA复制的位置:病毒发生基质的形成100
六、其他的杆状病毒基因:DNA修复的提示100
七、参与核苷酸生化合成的基因102
八、杆状病毒的基因组是如何被复制的?104
九、基于重组的复制的影响:多个复制起点,共价封闭的环状基因组,以及每个囊膜中含有多个核衣壳105
十、基因组DNA的加工和包装105
十一、更多尚未回答的问题109
参考文献109
第六章 杆状病毒的晚期转录117
一、杆状病毒晚期基因的活化117
二、杆状病毒的晚期启动子元件117
三、昆虫病毒的RNA聚合酶和包涵体蛋白的超表达118
四、杆状病毒的RNA聚合酶120
五、RNA聚合酶的类别121
六、杆状病毒RNA聚合酶与其他RNA聚合酶的关系122
七、体外转录实验125
八、早期和晚期mRNA的终止和聚腺苷化125
九、极晚期基因的表达125
十、其他参与晚期转录的基因126
参考文献128
第七章 杆状病毒感染:细胞周期与凋亡132
一、杆状病毒感染和细胞周期132
二、病毒合成途径:一个“伪”S期或“病毒”S期环境的诱导134
三、细胞凋亡和杆状病毒感染134
四、AcMNPV的orf92(p33),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之间的关联?139
参考文献139
第八章 宿主抗性、易感性以及病毒感染对宿主分子生物学的影响143
一、昆虫免疫系统:血细胞、黑化反应和包囊作用143
二、宿主细胞对杆状病毒感染的反应:来自蛋白质组学、芯片及表达分析的证据144
三、调节病毒感染的其他途径145
四、宿主中肠对杆状病毒感染的抗性147
五、影响杆状病毒宿主范围的其他因素147
六、BmNPV和AcMNPV在家蚕和草地贪夜蛾细胞中宿主范围的调查148
七、全体蛋白质(global protein)合成关闭149
八、细胞凋亡和杆状病毒感染的特异性150
参考文献150
第九章 杆状病毒作为杀虫剂155
一、感染梨豆毛虫(Anticarsia gemmatalis)的一种NPV:在巴西的应用——一个大挫折155
二、感染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的一种颗粒体病毒:在北美和欧洲的应用156
三、感染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一种NPV:在中国的应用157
参考文献158
第十章 杆状病毒表达技术:原理与应用160
一、一些历史160
二、启动感染:环境的稳定性和昆虫中肠161
三、双相复制周期的进化允许(病毒)开发利用昆虫系统的生物合成能力162
四、优化细胞内环境:病毒的RNA聚合酶以及感染晚期大部分病毒和宿主基因的关闭162
五、极晚期基因(p10和多角体蛋白基因)的激活和转录162
六、基因拷贝数和未包进衣壳的病毒DNA的作用163
七、杆状病毒基因表达和生物技术163
八、总结和结论163
九、杆状病毒表达技术的应用164
十、杆状病毒表达蛋白质的翻译后加工169
参考文献171
第十一章 杆状病毒、逆转录病毒、DNA转座子(piggyBac)和昆虫细胞174
一、与杆状病毒相关的游移病毒(逆转录病毒)175
二、鳞翅目昆虫中的游移病毒175
三、昆虫逆转录病毒和杆状病毒之间的联系:env基因176
四、杆状病毒的F蛋白/(游移病毒的env蛋白)的细胞内同源物177
五、杆状病毒的F蛋白和昆虫逆转录病毒的env蛋白的特点177
六、昆虫逆转录病毒和杆状病毒的其他关系178
七、游移病毒具有感染性吗?178
八、env是否在游移病毒传染中发挥作用?178
九、逆转录因子的入侵和扩增179
十、是什么阻止逆转录因子不断扩增?180
十一、DNA和组蛋白甲基化对转座元件的抑制180
十二、通过RNA干扰抑制转座元件180
十三、Argonautes蛋白:具有RNA酶活性的蛋白质,并且对RNA干扰非常重要181
十四、性腺细胞中转座元件的抑制181
十五、在果蝇中,flamenco是piRNA的一种来源181
十六、杆状病毒感染过程中内源性逆转录因子序列的激活182
十七、piggyBac,来自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的转座子,最初从杆状病毒分离而来182
参考文献184
第十二章 AcMNPV基因组:基因含量、保守性和功能189
一、AcMNPV基因组数据的调整:大约存在150个开放阅读框189
二、AcMNPV基因组注释192
参考文献229
第十三章 与AcMNPV基因组不同源的部分杆状病毒基因:保守性和功能255
参考文献259
第十四章 专业词汇262
参考文献265
第十五章 附录267
附录1 NCBI数据库中已测序的杆状病毒基因组列表267
附录2 基因组已被测序杆状病毒的昆虫宿主名称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