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0032342.jpg)
- 刘子良;徐高潮,齐红,申铉京,魏晓辉,刘苗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44227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64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576页
- 主题词:硬件-系统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设计史简介1
1.1 自动计算发展史1
1.2 从ENIAC到冯·诺依曼体系3
1.2.1 ENIAC3
1.2.2 冯·诺依曼体系3
1.3 系列机与兼容机技术4
1.4 层次技术5
1.5 多层计算机7
1.5.1 现代多层计算机每层的研究对象及层次间的关系7
1.5.2 多层计算机的演化10
1.6 虚拟机技术11
1.7 从单机到多机系统11
习题112
第2章 数学语言与计算机部件间的映像关系13
2.1 一个实际数引入计算机所面临的问题13
2.1.1 机器中如何表示符号13
2.1.2 数码处理方案14
2.1.3 小数点的处理:定点与浮点15
2.1.4 一个实际数在机器中的数值化表示15
2.2 有符号整数在机器内的表示17
2.2.1 为什么会想到采用2的补码表示17
2.2.2 用数学抽象方法探索其中奥妙18
2.2.3 计算机中曾采用过1的补码表示20
2.2.4 原码表示的评说20
2.3 无符号整数在机器内的表示21
2.4 有/无符号整数在机器内的存放21
2.5 实数在机器内的表示22
2.5.1 实数、浮点数表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22
2.5.2 IEEE754标准与以往浮点运算之区别23
2.6 变量在机器内的表示27
2.7 字符串数据在机器内的表示30
2.7.1 Big-endian和Little-endian分配30
2.7.2 具有定长结点的连接表表示法31
2.7.3 块链结构31
2.8 布尔值数据在机器内的表示32
2.9 向量数据在机器内的表示33
2.10 算术表达式在机器内的表示与软、硬件接口35
2.10.1 算术表达式的机内表示35
2.10.2 软、硬件接口38
习题239
第3章 运算方法采用与运算器设计41
3.1 加减运算及实现线路41
3.1.1 补码加减法算法41
3.1.2 补码加减运算器设计42
3.2 数值运算中的溢出处理问题43
3.2.1 带符号数溢出处理43
3.2.2 无符号整数溢出处理方案45
3.2.3 高级语言对溢出的处理46
3.3 加法器逻辑结构的改进46
3.3.1 影响速度的原因46
3.3.2 计算机中常用的策略49
3.4 二进制数的快速简捷算法51
3.5 乘法器的设计52
3.5.1 乘法器的硬件实现52
3.5.2 带符号数乘法57
3.5.3 Booth算法的核心技术60
3.6 快速乘法器设计61
3.6.1 查表法61
3.6.2 华莱士树62
3.7 除法器的设计66
3.7.1 除法器的硬件实现67
3.7.2 带符号数除法69
3.8 SRT算法76
3.8.1 基数-2 SRT除法76
3.8.2 基数-4 SRT除法78
3.9 浮点运算及实现线路81
3.9.1 浮点乘法与除法81
3.9.2 浮点加法与减法83
3.9.3 浮点加法算术单元结构85
3.10 构造算术逻辑单元86
3.10.1 经典的ALU——SN7418186
3.10.2 MIPS中构造32位ALU90
习题394
第4章 指令集结构设计96
4.1 什么是一个好的指令集结构96
4.2 指令集设计中涉及的一般性问题97
4.2.1 CPU的存储类型97
4.2.2 寄存器组织98
4.2.3 存储模式99
4.3 指令集的词义学问题101
4.3.1 指令集特征101
4.3.2 指令中的地址结构102
4.3.3 扩展操作码技术104
4.3.4 等长编码109
4.3.5 操作数给出方式、操作数总数和内存操作数个数110
4.3.6 操作类型的采集及设置过程中的考虑111
4.4 指令集的语法学问题119
4.4.1 冯·诺依曼指令格式的局限性119
4.4.2 寻址方式设置的一些观点120
4.4.3 寻址方式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20
4.4.4 如何进行复杂的分支程序设计127
4.4.5 循环程序设计中的软硬件接口129
4.5 RISC与CISC之争131
4.6 指令功能的增强与改进133
习题4138
第5章 存储器系统设计140
5.1 主存层次设计140
5.1.1 存储器的基本电路与存储器芯片的内部组织结构140
5.1.2 工作时序147
5.1.3 用ROM芯片和RAM芯片构成主存储器148
5.1.4 大容量存储器结构155
5.1.5 存储器控制与DRAM刷新开销156
5.1.6 纠错157
5.1.7 减少主存延迟的技术162
5.1.8 提高主存带宽的技术165
5.1.9 相联存储器170
5.2 Cache层次设计174
5.2.1 主存的一个块在Cache中的存放176
5.2.2 如何找到在Cache中的一个块179
5.2.3 没有命中时哪个块应被替换190
5.2.4 信息的一致性193
5.2.5 Cache工作过程与性能分析195
5.2.6 Cache性能优化方案一:降低Cache的缺失率200
5.2.7 Cache性能优化方案二:降低Cache失效开销206
5.2.8 Cache性能优化方案三:减少命中时间210
5.2.9 Cache实现212
5.3 虚拟存储器层次设计215
5.3.1 磁盘与磁盘系统的演化216
5.3.2 虚拟存储器层次需解决的问题225
5.3.3 磁盘中的一个块在主存中的存放226
5.3.4 如何找到主存中的一个块227
5.3.5 提高响应时间和响应速度的方法与技术232
5.3.6 缺页241
5.3.7 如何保证主存和磁盘信息的一致性242
5.3.8 MMU技术243
5.3.9 虚拟存储器与Cache实/虚模式下的交互250
习题5257
第6章 控制器设计262
6.1 时序计数器法262
6.2 模型机硬连线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263
6.2.1 指令系统设计264
6.2.2 CPU设计268
6.2.3 信息传送路径271
6.2.4 拟定时序系统272
6.2.5 指令流程与操作时间表273
6.2.6 微操作组合与化简293
6.3 微程序设计294
6.3.1 微程序时序295
6.3.2 微指令格式设计296
6.3.3 模型机的微指令格式设计及微程序控制器组成框图299
6.3.4 微程序流程图304
6.3.5 微程序编制307
6.3.6 微程序在CM中的存放与转移示意313
6.3.7 微代码编制315
习题6316
第7章 流水线控制技术322
7.1 从一次重叠、先行控制到流水线322
7.1.1 一次重叠322
7.1.2 先行控制324
7.1.3 流水线326
7.2 流水线性能分析328
7.2.1 吞吐率328
7.2.2 加速比329
7.2.3 效率330
7.2.4 流水线性能分析举例331
7.3 流水线指令集结构336
7.3.1 DLX指令的处理步骤337
7.3.2 以流水方式执行的指令集结构337
7.3.3 DLX中的操作描述339
7.4 DLX流水线的数据通路339
7.4.1 非流水下的DLX数据通路339
7.4.2 非流水下的DLX数据通路与以往80X86数据通路的比较342
7.4.3 流水下的DLX数据通路342
7.5 线性流水线中的“相关”问题及消除方法346
7.5.1 结构冒险及消除方法346
7.5.2 数据相关及存在的冒险349
7.5.3 解决RAW冒险的方法350
7.5.4 RAW冒险下的编译器调度355
7.5.5 控制冒险及减少分支开销的方法357
7.6 非线性流水线的调度364
7.7 动态流水线370
7.7.1 有序与乱序370
7.7.2 采用记分板机制的动态调度法371
7.7.3 Tomasulo动态调度法378
7.8 超流水线与超标量流水线387
7.8.1 超流水线387
7.8.2 超标量流水线388
习题7394
第8章 输入/输出(I/O)系统设计398
8.1 I/O系统设计中的一些问题398
8.2 连接I/O设备到CPU/存储器400
8.2.1 总线400
8.2.2 总线技术的一般问题401
8.3 可编程I/O414
8.3.1 查询方式的由来414
8.3.2 I/O命令和I/O指令415
8.3.3 查询传送应用举例416
8.3.4 I/O系统开销418
8.4 中断系统设计419
8.4.1 中断处理中的设计问题419
8.4.2 中断的常规处理方案421
8.4.3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432
8.5 有关中断问题的讨论437
8.5.1 如何尽量压缩系统的额外开销437
8.5.2 中断和异常441
8.5.3 中断系统中硬、软件的分工445
8.5.4 流水线机器中异常的中断和处理446
8.5.5 中断驱动I/O的开销449
8.6 直接存储器访问(DMA)450
8.6.1 DMA传输方式451
8.6.2 DMA传送过程451
8.6.3 DMA控制器实例454
8.6.4 采用DMA进行I/O的开销462
8.7 I/O通道462
8.7.1 通道类型463
8.7.2 通道结构计算机中的I/O指令和通道程序字466
8.7.3 I/O通道工作过程467
8.7.4 通道流量分析470
8.8 I/O系统设计规范473
8.9 I/O处理性能476
8.9.1 响应时间与吞吐率476
8.9.2 Little定律477
8.9.3 Markovian模型479
8.10 I/O与操作系统接口481
8.10.1 操作系统在处理I/O中所扮演的角色481
8.10.2 为了避免灰色数据I/O与主存、Cache的连接482
8.10.3 存储系统虚/实地址模式下的DMA操作484
8.10.4 在操作系统中使用的中断485
习题8487
第9章 多处理机491
9.1 引言491
9.2 SIMD计算机492
9.2.1 阵列处理机492
9.2.2 向量处理机493
9.3 MIMD计算机497
9.3.1 多处理机系统拓扑结构498
9.3.2 路由504
9.4 基于UMA的多处理机体系结构507
9.4.1 基于UMA总线的SMP体系结构508
9.4.2 可重构连接的UMA多处理机系统509
9.4.3 多端口存储器512
9.5 基于NUMA的多处理机体系结构513
9.5.1 基于目录的NUMA多处理机系统514
9.5.2 COMA多处理器系统516
9.6 多处理机系统中的存储管理517
9.6.1 共享存储器517
9.6.2 共享变量访问518
9.6.3 Cache一致性519
9.6.4 MESI协议521
9.7 多处理机编程523
9.7.1 程序的并行性524
9.7.2 并行程序设计特点526
9.7.3 并行程序设计中程序的划分和调度527
9.8 多处理机操作系统和软件530
9.9 多核处理器与编程534
9.9.1 多核处理器534
9.9.2 多核编程535
习题9540
第10章 其他设计思想简介544
10.1 数据流计算544
10.2 归约机548
10.3 脉动阵列549
10.4 神经网络552
10.5 计算机设计性能和定量准则552
10.5.1 CPU性能分析553
10.5.2 CPU性能分析举例555
10.5.3 加速比的概念和Amdahl定律557
10.5.4 测量CPU性能的各个分量560
习题10561
主要参考文献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