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著
- 出版社: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政治教研室
- ISBN: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
第一节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其特点1
目录1
历史证明资本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9
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14
结果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8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18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2
生产力33
展的必然结果3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是生产力发33
会生产力3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33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33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36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44
我国实践经验的总结44
第二节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46
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社会主义生产目的47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55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5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62
第三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2
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63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64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65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68
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71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7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曲折前进75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75
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78
——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78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81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85
——新的历史时期95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0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形102
成过程10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含义104
正确认识中国国情10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点112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115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115
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115
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121
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124
推动横向经济联合12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130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130
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形式137
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46
和社会主义方向146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战略150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概述150
我国工业的发展战略154
我国农业的发展战略163
展战略169
我国商业和包括商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发169
第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174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74
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74
我国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弊端17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8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必须建立在有186
计划商品经济基础上186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86
有计划商品经济是经济体制改革的194
理论依据194
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197
第三节 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资197
料所有制结构197
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200
济的主导力量200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202
重要组成部分202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204
益的补充204
中外合营企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208
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208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09
建立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210
积极发展新的农业经济联合214
改变人民公社三级关系和“政社合216
一”的体制216
第五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19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219
正确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224
实行政企职责分开224
充分发挥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227
改革商品流通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30
第六节 改革计划体制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234
建立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234
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237
和金融体制240
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改革财政体制240
第七节 打破两个“大锅饭”认真贯彻按劳243
分配原则243
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按劳分244
配体制244
处理好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248
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分配关系249
坚持共同富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250
富起来25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54
第六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意义254
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进行现代258
化建设的重要保证258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符合历史唯物262
主义原理2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266
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266
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建设277
建设的物质基础295
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9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中精神文明和物295
质文明的关系295
精神文明保证物质文明沿着正确的301
方向迅速发展301
坚持两种文明建设一起抓304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308
第一节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308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政权308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形式是人民代312
表大会制312
人民民主专政在新时期的任务315
社会主义民主318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318
社会主义法制323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329
第三节 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331
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法宝331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范围、性质和任务334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335
第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国人民民主338
专政的坚强柱石338
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338
关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建设指导341
思想上的战略转变问题341
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346
加强院校建设培养军队革命化现代化346
第五节 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347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348
切国家的关系348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50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354
问题提出的原因354
社会主义本质上的优越性356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364
从对比中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71
第二节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71
要历史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74
用发展的眼光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376
的优越性376
第九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376
持党的领导376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376
的核心力量376
中国共产党是整个国家和社会主义事376
业的核心力量376
正确认识党所犯的错误坚信党的领导384
认识资产阶级两党制的本质坚持党的领导387
第二节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392
党的领导的实质是支持劳动人民当家作主393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395
正确处理党的组织同非党组织的关系398
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400
坚持和健全党内的集体领导制度402
第三节 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到党的生死405
存亡的大问题405
党风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405
正确看待我们党的党风409
中国青年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412
第一节 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412
历史作用412
第十章 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412
青年最富于革新精神417
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422
第二节 时代对当代青年的要求和青年的历427
史责任427
顺应时代的潮流走历史的必由之路427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431
为完成历史使命立志成才436
第三节 军校学员要立志献身国防事业,服439
从国家最高利益439
热爱山沟是二炮战士献身精神的具体体现441
二炮部队排长的作用和对他的要求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