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汉-唐汉文重译佛经词汇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汉-唐汉文重译佛经词汇比较研究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289MB
  • 文件页数:4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汉-唐汉文重译佛经词汇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1.1 汉文重译佛经及其语言研究1

1.2 汉文重译佛经词彙方面的研究价值2

1.3 汉文重译佛经词彙研究现状14

1.4 “东汉一唐”汉文重译佛经词彙的研究对象及方法任务17

1.4.1 研究对象17

1.4.2 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19

第二章 重译佛经比较舆词语考释20

第三章 重译佛经反映南北用语的差异47

3.1 南北用语的差异47

3.1.1 特用词语47

3.1.2 同义异词47

3.2 南北译经集团的社团用语差异51

3.2.1 特用词语51

3.2.2 同义异词52

3.2.3 同词异形54

第四章 汉文重译佛经比较与中古同义语义场系统建立57

第五章 重译佛经研究与语文辞书编纂113

5.1 新词新义113

5.2 书证溯源161

5.2.1 单音节词161

5.2.2 双音节词165

第六章 重译佛经词彙结构历时比较180

6.1 《道行般若经》及其五部重译经的一般词语情况180

6.2 东汉时期双音词结构分析187

6.3 吴时期双音词构词188

6.4 苻秦时期双音词构词189

6.5 后秦时期双音词构词191

6.6 唐时期双音词构词192

6.7 宋时期双音词构词193

6.8 双音节词构词小结194

第七章 複音化现象分析200

7.1 复音化现象之一:隐含与呈现200

7.1.1 修饰成分從中心成分中呈现200

7.1.2 同义(近义)呈现202

7.1.3 上位概念从下位概念中呈现207

7.2 复音化现象之二:语素替换208

7.2.1 语素被部份替换的复音化现象208

7.2.2 语素被完全替换的复音化现象221

7.3 复音化现象之三:语素换位223

7.4 复音化现象之四:缩略225

7.5 复音化现象之五:扩充228

7.5.1 正面扩充228

7.5.2 反面扩充231

第八章 双音词的历史来源和佛经词彙音节构成分析233

8.1 《维摩诘经》三本重译经双音词的历史来源233

8.1.1 吴支谦译《佛说维摩诘经》双音词的历史来源情况233

8.1.2 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双音词的历史来源情况239

8.1.3 唐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双音词的历史来源情况243

8.2 《维摩诘经》三本重译经复音词历史来源分析249

8.3 《维摩诘经》三本重译经词彙的音节构成特点253

8.3.1 《维摩诘经》三本重译经单音词的使用情况253

8.3.2 《维摩诘经》三本重译经的三音词情况256

8.3.3 《维摩诘经》三本重译经的四音节及以上复音词情况259

8.3.4 《维摩诘经》三本重译经词彙的音节构成及其发展261

第九章 佛教外来词的汉化264

9.1 “菩萨”的汉化264

9.1.1 “菩萨”形式上的汉化264

9.1.2 “菩萨”意义的汉化265

9.2 “刹那”的汉化266

9.3 “善友”的汉化268

9.3.1 “善友”的来源及其意义268

9.3.2 “善友”的汉化过程269

9.4 “罗鄰那竭”的汉化269

9.5 “舍利”的汉化271

9.6 “彼间”的汉化272

9.7 “是间”和“中央”的汉化273

9.8 “宿命”的汉化275

9.9 “阿罗汉”的汉化276

第十章 翻译风格研究278

10.1 大品般若四本重译经的翻译风格278

10.1.1 译经史论与四本的翻译风格279

10.1.2 风格成因舆四本的翻译风格281

10.1.3 外来词状况与四本的翻译风格282

10.1.4 异化、归化与四本的翻译风格300

10.1.5 结论306

10.2 《维摩诘经》三本重译经的翻译风格306

10.2.1 三本的外来词状况306

10.2.2 外来词数量舆三本的翻译风格313

10.2.3 译词方式、词形選择与三本的翻译风格317

10.2.4 结论322

10.3 本章小结323

第十一章 重译佛经比较与外来词研究324

11.1 重译佛经比较在外来词辞书编纂方面的价值324

11.1.1 未收的外来词词形324

11.1.2 更早的词形、义项书证用例328

11.1.3 未收的义项、主要失收其佛教义330

11.2 重译佛经外来词彙考333

第十二章 重译佛经比勘与佛经校理429

12.1 重译佛经比勘对佛经校理的价值429

12.1.1 古今字429

12.1.2 同义词430

12.1.3 异髓字430

12.1.4 通假字431

12.1.5 双音化431

12.2 《道行般若经》及其重译经校勘432

12.2.1 误字32例432

12.2.2 脱字12例447

12.2.3 衍字9例452

12.2.4 倒文3例455

参考文献4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