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代文学研究 第10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唐代文学研究 第10辑
  • 傅璇琮主编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35012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768页
  • 文件大小:280MB
  • 文件页数:7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唐代文学研究 第10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唐诗与社会开放&张忠纲1

政治环境与唐诗发展&孙琴安8

唐诗与酒——试论酒与酒文化精神对唐诗的影响&葛景春15

试论唐诗中的“比兴体”——兼论诗歌多义性的可解与不可确解&刘明华21

试论唐代诗人对建安文学的继承与发展&王巍28

初唐对传统文风的解读与自我文风的重构&阮忠34

略谈盛唐诗人开放性心理的基本特征&徐伯鸿42

安史之乱前后的儒学复兴思潮与文体革新&陈铁民49

儒禅互融与大历诗风&沈文凡54

唐京北地区交通与唐后期边塞行旅诗&李德辉60

论唐代怪奇诗派偏善独至的艺术品格&姜剑云66

论“三李”诗的意象流&卢燕平75

论商贾形象在中晚唐文人诗作中的转变&李菁82

《破阵乐》考——兼论雅俗乐的交涉与转化&(中国台湾) 沈冬89

从“有说有唱”形式来看敦煌“变文”之来源研究&(韩国) 金敏镐101

《唐太宗诗文辑补校勘和编年笺注》前言&韩理洲 沈文君 陈妍 张小红109

略谈唐太宗的咏辽诗&朱明伦116

四杰考&(日本) 道坂昭广122

崔融年谱(删略稿)&陈冠明127

义净诗二首探微&戴伟华148

张九龄思想述论&马茂军157

《四部丛刊》影印《唐丞相曲江张先生文集》非明成化九年刻本&陈建森166

王维三位注家&(日本) 入谷仙介172

王维与唐代私家园林&李亮伟175

历代孟王优劣论简评&王辉斌184

裴迪考论&冯棣192

王昌龄五古与七绝风格之比较及创作心态试析&骆礼刚199

王昌龄诗浅论——以其七言绝句为中心&(韩国) 姜昌求206

从初唐到盛唐——论张说、张九龄诗歌创作的异同&丁放218

李白诗文的佛教描写&(日日本) 须藤健太郎231

浅谈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形式美&(中国香港) 韦金满239

李白歌行特征论——兼论“歌行体”的定义与特点&马承五248

再谈李白《蜀道难》的寓意&郁贤皓258

论李白的大言&胥洪泉263

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并序》辨伪——兼说陈振孙家藏本《李翰林集》编刻时间与地点&李子龙270

宋人对李白诗歌风格的辨析&刘勉276

杜诗的直觉性与原创性&林继中287

浅论杜甫入蜀纪行诗歌特色&周睿291

杜诗中的凤凰意象&杨理论 骆晓倩298

恸哭松声回,月是故乡明——杜甫诗中的家园情结&齐仕蓉305

论《凤凰台》与《万丈潭》之互为文本及其“凤”、“龙”的象征意义&(中国台湾) 黄奕珍312

新发现的两条研杜资料&韩成武325

简论岑参边塞诗的风格&陈忻330

《蒙求》及《滟滪歌》考辨——《全唐诗》校理二题&汤华泉336

顾况与临海新亭监&郑瑛中342

韩愈哲学思想对其文学思想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毕宝魁348

韩愈天命观的文学意义及其对诗学思想的影响&陈允锋354

韩愈“以文为诗”的历史渊源及其创新与贡献&熊飞361

韩愈读书观与其散文创作关系之研究&(中国台湾) 王基伦370

几篇韩文的深层含义——兼书《韩文阐释献疑》读后&张清华378

论韩愈赠序文的创造性成就&李芳民387

南宋蜀刻十二行本《昌黎先生文集》考述&刘真伦399

“何可之之自诩,椼秘诀于韩门”——傅山的文章技法与韩愈的关系初探&(中国香港) 巢立仁407

论白居易思想的权变品格&葛培岭419

白居易的交友关系——元稹、刘禹锡、李建、崔玄亮、崔群&(日本) 西村富美子427

求变求新的乐天诗&(中国台湾) 李立信433

论白居易寓言诗意象选择的思想倾向&王莉442

韩国诗话所载刘梦得诗异文与中韩诗话的互证&(中国香港) 刘卫林448

关于《莺莺传》中张生形象的评价问题&刘维治457

崔莺莺家世及行踪辨正&许总463

论王建乐府&张耕470

浅析李贺诗中的月亮意象&胡燕480

从东西方文评观念看李贺的《官街鼓》&(中国香港) 洪涛485

沈既济父子籍贯事略考&陈耀东496

论李商隐诗的幻象与幻境&陶文鹏502

论李商隐近体诗的脉络走向&黄世中510

李商隐七律浅探&刘雄518

千古香魂何处觅——李商隐《圣女祠》诗志疑&胡大浚525

冯浩《玉谿生诗笺注》的研究方法与学术创获&王友胜531

清人对李商隐《燕台诗四首》的解读研究&(中国香港) 郑滋斌538

从传播看温庭筠的词史地位&刘尊明 张春媚549

浅析温庭筠、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王宁宁556

《唐摭言》、《唐才子传》所记李洞事迹考&吴在庆562

法眼慧心话人性——略论贯休征戍诗中的人性思想&张敏571

“意匠”说与中国诗学“形式”批评的特点——兼论《文赋》、《文心雕龙》下篇的义脉&赵昌平578

诗与“本事”、“本意”以及“诗谶”——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接受过程中的文本与语境的关系&(日本) 浅见洋二587

唐五代诗格中的“势”论新探&巩本栋594

论唐代“现实派”的诗歌美学——评陈子昂、自居易诗学的审美价值取向&刘健芬601

皎然诗论及其新变&尚永亮611

简评皎然的唐诗观&陈新璋619

论《唐宋诗醇》的编选宗旨与诗学思想&莫砺锋625

唐五代与清代的词学论争&陈水云635

陈寅恪士族理论的被误读&李浩642

罗庸先生唐代文学史研究述略&徐希平650

唐五代小说叙事研究&程国赋658

“初唐八史”与唐代小说叙事的兴起&韩云波667

论“梦境”在唐传奇中的作用&王广福674

《补江总白猿传》“年表错乱”考&(新西兰) 陈玨680

《尚书故实》中的“张宾护”考&陶敏692

《柳毅》和《裴航》中的启悟旅程&(中国香港) 刘燕萍697

唐代小说在《绿窗新话》中的再现&(中国台湾) 康韵梅707

新补《全唐诗》102首——高丽本《十抄诗》中所存唐人佚诗考&查屏球724

编后记7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