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侯外庐著作与思想研究 第3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侯外庐著作与思想研究 第32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0032039.jpg)
- 张岂之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长春出版社
- ISBN:978754453657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84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604页
- 主题词:侯外庐(1903~1987)-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侯外庐著作与思想研究 第3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第十七世纪中国学术之新气象1
第一章 形式知识上解放的哲学家王船山1
第一节 船山学说对于传统的发展1
第二节 船山的自然史哲学——絪缊生化论19
第三节 船山自然哲学的诸范畴及其局限28
第四节 船山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哲学38
第五节 人性论与逍器观、人类的能动性46
第六节 船山人性论中的近代命题58
第七节 船山的知识论65
第八节 船山的人类史论82
第二章 近代启蒙思想家黄梨洲104
第一节 梨洲的近代基本观念104
第二节 梨洲的近代民主思想115
第三节 梨洲的哲学思想与近代的思维方法129
第四节 梨洲的诗文论145
第五节 陈乾初与潘用微对于梨洲之补充153
第三章 高树经验主义旗帜底顾亭林165
第一节 亭林思想的独特精神165
第二节 亭林的方法论181
第三节 亭林的社会思想195
第四章 近代世界底预言者颜习斋(附李恕谷)214
第一节 习斋的新世界观214
第二节 习斋反玄学的基本思想240
第三节 习斋的经世论与恕谷之补充266
第四节 李恕谷与习斋之学术异同273
第五章 中国第十七世纪的西北思想家281
第一节 首创诸子研究的傅青主281
(一)青主的生平281
(二)青主的子学研究286
(三)青主的民族思想及其诗文论301
第二节 折中体用二元的李二曲306
(一)二曲的生平306
(二)二曲修正理学的二元论307
(三)二曲的近代精神313
第六章 清初的西南学者与流亡学者319
第一节 近世中国第一位流亡儒者朱舜水319
(一)舜水的民族战争论320
(二)舜水的学术要旨324
第二节 十七世纪的政论家唐铸万332
(一)铸万的天才政论332
(二)铸万的学术要旨346
第二编 中国第十八世纪学术———专门汉学及其批判355
绪说 惠戴汉学的前趋者355
第七章 乾嘉汉学时代底戴东原思想365
第一节 所谓汉学与戴东原经师365
第二节 戴东原学术的历史地位何在?385
第三节 东原哲学的新评价393
第八章 继承清初学术传统底文化史学家章学诚421
第一节 学诚的时代封锁及其史学特点421
第二节 学诚的哲学思想445
第三节 学诚在中国史学上的分析理论461
第九章 复兴诸子异说底墨者汪中477
第一节 汪中的特独精神及其诸子复兴477
第二节 汪中的社会思想及其史学489
第十章 依据数理逻辑建立均衡哲学底思想家焦循498
第一节 戴派理学研究及其治学精神498
第二节 『通』儒焦循的中心思想——易学506
第三节 焦循返元于易理的一般思想521
第十一章 总结乾嘉汉学底文史学者阮元536
第一节 阮元的研究方法536
第二节 阮元的文化学史说543
第三节 汉学总结者的功绩与方?树的反汉学578
第三编 中国第十九世纪思想活动之巨变585
第十二章 经今文学家的兴起与龚定庵思想585
第一节 何谓今古文学与清代今古文学?585
第二节 今文学家兴起的来历与魏源594
第三节 揭露封建黑暗预言民族危机的议政家龚定菴609
(一)一个时代的号筒609
(二)定庵的尊史清议622
(三)远见的经济思想与边疆论629
(四)定庵的经学636
第十三章 百日维新派自由思想者康有为643
第一节 绪说——维新派的基本思想643
第二节 康有为与戊戍变法运动的历史657
第三节 康有为的学术685
(一)南海的体系与方法及其第一种代表作685
(二)南海的第二种代表作及其新评价723
第十四章 维新思想的健者谭嗣同743
第一节 绪说——嗣同的思想与实践之关系743
第二节 嗣同的思想流派748
第三节 嗣同的社会思想755
第四节 嗣同的哲学思想773
第十五章 章太炎的科学成就及其对于公羊学派的批判784
第一节 前言——太炎与公羊学派784
第二节 太炎思想的变迁786
第三节 太炎的经史论789
第四节 太炎的史学范例801
第五节 太炎的法学思想808
第六节 太炎的语文逻辑学813
第七节 理性主义的宗教思想821
第八节 中国学术史的第一次尝试者826
第九节 太炎的政论854
第十六章 反映十九世纪末叶社会全貌底太炎哲学思想860
第一节 绪说860
第二节 哲学家章太炎的剪影及其时代特性862
第三节 哲学定义中的两个反对契机866
第四节 宇宙根源论874
第五节 唯物论『平议』879
第六节 感觉与思维问题891
第七节 理论与实践,现象与本质及真理问题902
第八节 时空论、因果论、法则论910
第九节 关于质量、同异及有无诸问题919
第十节 无神论与宗教论929
第十一节 关于哲学史诸问题上几点天才的发见942
第十二节 结论958
第十七章 古史学家王国维961
第一节 观堂的治学精神961
第二节 观堂古史学的科学成果964
(一)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起源之差别性964
(二)观堂古史学的考证及其意义研究968
第三节 观堂古史疑决之诸范例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