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伦理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伦理学概论
  • 杨冠政著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85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伦理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伦理学基本概念1

1.1 伦理学的定义与内涵1

1.1.1 伦理学的定义1

1.1.2 伦理学的性质与任务1

阅读资料1-12

1.2 伦理学重要概念3

1.2.1 价值的定义、类别与等级3

1.2.2 伦理价值的特性5

1.2.3 道德者与道德病体6

1.2.4 道德地位与道德关怀6

1.3 伦理学的类别7

1.3.1 描述伦理学7

1.3.2 规范伦理学8

1.3.3 元伦理学8

1.3.4 应用伦理学9

1.4 伦理学的重要学说9

1.4.1 伦理学说的重要性9

1.4.2 重要的伦理学说10

1.5 为何要研究伦理学16

思考题17

参考文献17

第2章 环境伦理学导言19

2.1 环境伦理学的定义与内涵19

2.1.1 环境伦理学的定义19

2.1.2 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理论与学说21

2.2 美国环境主义的崛起21

2.2.1 马斯揭露人与自然失去和谐关系21

2.2.2 梭罗是生态学的先驱者22

2.2.3 缪尔倡导自然保存运动23

2.2.4 班卓领导自然资源保育运动23

2.2.5 环境主义掀动保育运动24

2.2.6 全球环境运动25

2.3 环境伦理学的产生27

2.3.1 环境灾害引发环境危机意识27

2.3.2 环境危机促使哲学家反思伦理问题28

2.3.3 环境伦理学科的诞生31

2.4 环境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特征33

2.5 环境伦理学需求的迫切性36

阅读资料2-1 20世纪中叶重要环境灾害事件37

阅读资料2-2环境伦理学发展年谱38

思考题41

参考文献41

第3章 人类中心主义43

3.1 人类中心主义的含义43

3.2 人类中心主义的起源46

3.2.1 宗教与人类中心主义46

3.2.2 哲学与人类中心主义48

3.3 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信念50

3.4 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危机53

3.5 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观56

3.5.1 诺顿的柔性与刚性人类中心主义56

3.5.2 默迪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57

3.6 结语59

思考题60

参考文献60

第4章 动物伦理62

4.1 西方传统的动物伦理思想62

4.2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的转变63

4.2.1 泛神论64

4.2.2 达尔文的伦理演化论64

4.2.3 人类与动物间的伦理关系65

4.2.4 摩尔的新伦理65

4.2.5 人道主义66

4.2.6 功利主义67

4.3 动物伦理的主要学说68

4.3.1 动物解放论68

4.3.2 动物权论69

4.3.3 西方哲学与宗教史上对动物权的看法70

4.4 动物伦理学说的比较71

4.5 动物权利运动73

4.6 动物伦理的理论局限74

4.7 动物伦理与动物保护75

4.8 推动动物福利的民间组织77

阅读资料4-1 虐猫致死 博士生被判刑78

思考题79

参考文献79

第5章 生命中心伦理80

5.1 生命中心伦理的特征80

5.2 生命的价值80

5.3 史怀哲的尊重生命伦理学说84

5.3.1 学说的内涵84

5.3.2 对史怀哲学说的评论85

5.3.3 对史怀哲学说的批判86

5.4 泰勒的尊重自然学说87

5.4.1 引言87

5.4.2 尊重自然的态度87

5.4.3 生命中心的自然观89

5.4.4 伦理体系92

5.4.5 优先权原理97

5.4.6 优先权原理与野生动物保护法101

5.5 结语102

阅读资料5-1 我的呼吁——史怀哲博士接受诺贝尔和平奖时所发表的演说103

阅读资料5-2 野生动物惨遭屠杀(中国台湾)104

思考题105

参考文献105

第6章 生态中心伦理概述106

6.1 生态中心伦理的含义和信念106

6.2 生态伦理信念的主要根源107

6.2.1 圣方济基督思想的精神革命107

6.2.2 泛灵论倡导万物一体107

6.2.3 美国资源保护运动衍生生态伦理信念110

6.3 生态伦理信念的发展110

6.4 生态学与生态伦理112

6.4.1 生态学的定义112

6.4.2 自然的生态模式113

6.4.3 生态平衡115

6.4.4 生态法则116

6.4.5 生态伦理与整体主义117

6.5 结语118

思考题119

参考文献119

第7章 大地伦理120

7.1 李奥波与大地伦理120

7.2 大地伦理的内容概要121

7.2.1 伦理延伸的顺序121

7.2.2 生命共同体的概念122

7.2.3 生态良知122

7.2.4 大地伦理的替代品122

7.2.5 大地金字塔123

7.2.6 保育观点的分歧123

7.3 大地伦理的科学基础125

7.3.1 达尔文演化论与大地伦理125

7.3.2 生态学与大地伦理125

7.3.3 哥白尼的地球学说126

7.4 大地伦理思想的主要观点126

7.5 大地伦理思想的发展过程128

7.6 大地伦理思想的整体主义及其评论129

7.7 结语132

思考题133

参考文献133

第8章 深层生态学134

8.1 奈斯与深层生态学134

8.2 深层生态学的理论结构135

8.2.1 系统构图135

8.2.2 深层生态学基本规范136

8.2.3 深层生态学纲领139

8.3 深层生态学对环境议题的观点140

8.3.1 污染140

8.3.2 资源142

8.3.3 人口143

8.3.4 文化歧异性与适当科技143

8.3.5 土地与海洋伦理143

8.3.6 教育与科学计划144

8.4 深层生态学的世界观144

8.5 深层生态学的实践148

8.5.1 培养深层生态意识148

8.5.2 深层生态学的生活方式149

8.5.3 绿色运动150

8.6 深层生态学的评论154

8.6.1 深层生态学:一种新的典范154

8.6.2 深层生态学认为人类似病原体155

8.6.3 发展中国家对深层生态学的批判156

思考题158

参考文献158

第9章 生态伦理学160

9.1 环境伦理学之父——罗斯顿160

9.2 自然的价值与权利161

9.2.1 自然的价值161

9.2.2 自然的权利166

9.3 生态伦理学的核心概念167

9.4 自然规律与伦理法则169

9.4.1 自然主义的谬误169

9.4.2 从自然规律转换为伦理法则169

9.4.3 现代科学家对“自然主义的谬误”的评论171

9.5 生态伦理的道德原则172

9.5.1 世界自然宪章172

9.5.2 永续生存的世界伦理要素173

9.5.3 地球伦理学173

9.6 自然价值与环境公共政策174

9.6.1 荒野地自然价值与利用策略174

9.6.2 自然价值与环境政策178

9.7 结语——生态学是一门伦理学181

思考题182

参考文献182

第10章 生态女权主义与社会生态学183

10.1 生态女权主义183

10.1.1 前言183

10.1.2 妇女与自然的关联184

10.1.3 生态女权主义的类型与流派186

10.1.4 父权思想——生态危机的根源188

10.1.5 父权制的兴起与衰落190

10.2 社会生态学191

10.2.1 布克钦与社会生态学191

10.2.2 等级制与统治结构191

10.2.3 机体模型传统192

10.2.4 自由的无政府主义的目标192

10.2.5 生态危机源自压迫性的社会结构193

10.3 生态女权主义与社会生态学的比较193

10.3.1 生态女权主义与社会生态学的相似性理论193

10.3.2 生态女权主义与社会生态学相异的观点194

阅读资料10-1 抱树运动195

思考题196

参考文献196

第11章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197

1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197

11.1.1 《寂静的春天》觉醒人类的环境意识197

11.1.2 《增长的极限》激起发展的省悟198

11.1.3 《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

11.1.4 《里约宣言》倡导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环境伦理价值信念200

11.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目标与内涵202

11.2.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目标202

11.2.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03

11.2.3 可持续发展内涵特征及原则204

11.3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205

11.3.1 代内公平206

11.3.2 代际公平206

11.3.3 人类与自然和谐207

11.4 可持续生存原则与伦理要素207

11.4.1 可持续社会的生存原则207

11.4.2 可持续生存的伦理要素210

阅读资料11-1 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倡导发展的伦理原则210

阅读资料11-2 可持续发展遵循的原理与原则211

思考题216

参考文献216

第12章 我国儒家与道家的环境伦理思想218

12.1 儒家对自然环境的认知218

12.1.1 对天象的认识218

阅读资料12-1 《荀子·天论篇》①218

12.1.2 对生物生存环境的认识219

12.1.3 儒家的自然观219

12.2 儒家的环境伦理信念220

12.2.1 天人合一220

12.2.2 尊重与爱护生命221

12.2.3 顺从自然222

阅读资料12-2 《国语·里革断罟匡君》223

阅读资料12-3 《荀子·王制篇》223

阅读资料12-4 《荀子·天论篇》②224

12.3 道家对自然环境的认知224

12.3.1 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224

12.3.2 自然界有循环反复及制衡的法则225

阅读资料12-5 《庄子·山木篇》226

12.3.3 赞赏自然之美226

阅读资料12-6 《庄子·秋水篇》①227

12.3.4 道家的自然观227

12.4 道家的环境伦理信念228

12.4.1 物顺自然228

阅读资料12-7 《庄子·大宗师篇》229

12.4.2 万物平等229

阅读资料12-8 《庄子·秋水篇》②230

12.4.3 天人合一230

阅读资料12-9 《庄子·列御寇篇》230

12.4.4 否定人定胜天231

12.4.5 节制物欲231

阅读资料12-10 《老子·道德经》232

思考题232

参考文献232

第13章 宗教的环境伦理思想233

13.1 佛教的环境伦理思想233

13.1.1 佛教的产生与基本教义233

13.1.2 佛教对自然的看法234

13.1.3 佛教对动植物的态度235

13.1.4 佛教对人类使用自然资源的态度236

13.1.5 佛教对污染的态度237

13.1.6 结语237

阅读资料13-1 佛学尊重生命的博爱意识237

13.2 基督教的环境伦理思想238

13.2.1 学者对圣经的评析238

13.2.2 生态神学家对圣经的诠释241

13.2.3 近代基督教的生态觉醒242

13.2.4 结论244

阅读资料13-2 犹太基督教的世界观245

13.3 伊斯兰教的环境伦理思想246

13.3.1 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与环境认知246

13.3.2 环境保护的基础247

13.3.3 持续地关怀环境248

13.3.4 伊斯兰教的生态伦理思想249

13.3.5 伊斯兰教的环境伦理实践250

13.4 结论251

阅读资料13-3 伊斯兰教的世界观252

阅读数据13-4 印度教与耆那教的环境伦理思想253

思考题255

参考文献2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