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56-1966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56-1966
  • 张静如,傅颐,李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000320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史-1956~1966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56-196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起步1

一、“以苏为鉴”和《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1

“以苏为鉴”的思想3

二、向现代科学进军和“双百”方针6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6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9

向现代科学进军的重大部署11

三、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13

对“右倾保守”思想的批评与冒进倾向的产生13

既反冒进又反右倾保守的方针15

编制第二个五年计划17

四、党的八大及其探索成果20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20

对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22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执政党建设24

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重要决策26

八大以后的进一步探索28

五、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一五”计划的成就30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制定和农业生产高潮30

工业布局的调整和新兴工业的发展33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35

第二章 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39

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创立39

从波匈事件引发的思考39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41

二、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45

三、从整风到反右派斗争的转变49

四、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及其后果54

反右派斗争的升级和扩大化54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后果57

第三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61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61

重提“多快好省”61

八大二次会议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确立64

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和农业“大跃进”68

“大跃进”的先声68

“以粮为纲”和严重浮夸风70

三、全民动员大炼钢铁71

钢产量指标的节节攀高和“以钢为纲”71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74

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75

四、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78

小社并大社78

全国实现公社化81

五、各领域的“跃进”热潮85

文化“跃进”与风起云涌的群众文艺创作85

教育“大办”与“教育革命”88

科学领域的“跃进”90

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91

第四章 九个月纠“左”的努力94

一、第一次郑州会议和纠“左”的起步94

初步调查与发现问题94

划清两个界限和压缩空气96

二、整顿人民公社100

纠正平均主义和“共产风”100

下放基本核算单位102

三、稳住阵地再前进105

调整高指标105

解决春荒和副食品供应问题107

第五章 庐山会议与“反右倾”斗争111

一、会议前期的继续纠“左”111

对形势认识的分歧111

彭德怀致毛泽东的一封信114

二、从纠“左”到“反右倾”斗争的逆转116

彭德怀的信引起争议116

批判升级118

三、全党范围内的“反右倾”斗争122

四、继续“大跃进”及其严重后果126

1959年、1960年的高指标127

一拥而上的“大办”128

三年困难时期的严峻考验132

第六章 国民经济调整的重大决策和初步实施135

一、《紧急指示信》的发出和调整的发端135

《十年总结》与调整的酝酿135

《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137

二、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确立141

调整方针的提出141

八届九中全会确立八字方针144

三、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45

毛泽东的调查工作145

其他中央领导人的调查工作148

四、工业、农业和主要领域的调整151

“农业六十条”与农业政策的调整151

主要领域的调整措施155

“工业七十条”与工业调整的展开157

五、一系列工作条例的制定及其初步成效161

“科学十四条”161

教育的三个条例163

“文艺八条”165

教育、科学、文化领域调整的成效166

第七章 国民经济调整的全面展开169

一、全面调整决策的确立169

七千人大会的召开169

西楼会议和五月会议176

二、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全面调整179

加大力度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179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规模181

工业生产降低速度调整结构181

进一步调整农村政策和支援农业182

消灭财政赤字和稳定市场的努力183

三、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185

“责任田”的兴起185

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讨论187

四、政治和社会关系的进一步调整189

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189

加强统一战线工作191

民族政策的调整194

加快甄别平反工作196

第八章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199

一、炮击金门与中美关系的演变199

炮击前的台海局势和中美会谈陷入停顿199

炮击金门的决策与实施202

炮击过程中对台策略的调整204

炮击之后僵局的延续与中美会谈的保持209

二、从分歧走向分裂的中苏关系210

1956年至1957年:良好合作的延续210

1958年至1959年:裂痕逐步扩大211

1960年至1961年:苏联单方毁约214

1962年至1965年:中苏论战与决裂217

三、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努力与周边形势的变化220

中缅边界条约的签订220

中印边界武装冲突222

抗美援越226

四、争取“两个中间地带”229

“两个中间地带”理论229

加强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230

中日民间交往密切232

中国同法国建交234

第九章 “左”倾错误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236

一、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236

八届十中全会的前奏236

“重提阶级斗争”的失误238

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展开240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批判244

对所谓“修正主义”的批判244

从“大写十三年”到文艺的两个批示246

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界的批判250

第十章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255

一、“再用三年调整”的决策和重要进展255

作出继续调整的决策255

继续调整的重要进展258

二、试办托拉斯和两种劳动教育制度的改革尝试261

在工业交通部门试办托拉斯261

关于两种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改革试验263

进行物资管理体制改革的试验265

对经济管理体制其他方面的改革尝试267

三、“三五”计划的编制与三线建设的开局268

“三五”计划的编制与三线建设的提出268

大小三线建设的初步展开271

“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三五”计划273

四、“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郑重提出276

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276

“四化”目标与“两步走”战略的提出278

五、全面调整的完成及十年建设主要成就281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81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出成就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