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市场经济与艺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栾昌大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 ISBN:753861107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市场经济与艺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市场经济与文化转型1
一、危机·沟通·合法性危机2
二、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道德爬坡论10
三、人文精神的独建与共建22
四、走出人文精神问题讨论的误区30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大众文化)理论34
一、述评(一)35
二、述评(二)36
三、简短的结论41
本杰明的“技术复制”理论47
一、“技术复制”与艺术创新47
二、“展示价值”与艺术大众化52
三、伊格尔顿论本杰明与艺术革命56
四、“韵味”问题59
五、杰姆逊误读本杰明65
文化研究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73
、述评(一)73
二、述评(二)82
三、简短的结论87
后现代主义面面观88
一、时代背景及对现代主义的超越90
二、哲学前提与基本特征95
三、后现代主义的两面性108
四、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化113
第一章 艺术与商品119
一、艺术商品属性的发生发展119
(一)艺术商品属性的发生120
(二)艺术市场中的商品123
二、艺术商品属性的显现特点126
(一)市场艺术与非市场艺术126
(二)艺术商品属性的相对性130
(三)艺术多元属性中的商品属性134
(四)马克思如是说136
三、商品艺术的经济价值与物质属性141
(一)商品艺术的经济价值142
(二)商品艺术的经济价值与商业价值146
(三)商品艺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49
(四)商品艺术的物质属性及其社会功能151
第二章 艺术生产155
一、艺术生产与商品生产155
(一)艺术的商品生产与非商品生产155
(二)艺术的商品价值、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158
二、现代集团式商品艺术生产162
(一)生产与经营的一体化162
(二)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166
(三)制片人、明星制与明星包装169
三、科学技术与艺术生产173
(一)科学技术在艺术生产中的存在形态174
(二)电脑特技与电影艺术生产180
(三)电脑技术对传统电影艺术观念的冲击184
四、艺术生产与艺术产业187
(一)艺术生产属“第四产业”187
(二)“第四产业”的二重性与何谓“产业”191
(三)艺术产业的经济基础性质与艺术产业管理193
五、现代艺术产业规模与国民经济的繁荣197
(一)现代艺术产业的规模198
(二)艺术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繁荣201
第三章 艺术市场206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艺术市场206
(一)唐中期艺术市场的出现207
(二)宋代艺术市场规模的形成208
(三)元明清三代艺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213
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市场216
(一)市场的概念内涵与艺术市场216
(二)资本主义社会艺术市场的新面貌220
(三)文化时代的艺术市场223
三、现代艺术市场的性质与功能机制229
(一)现代艺术市场的性质229
(二)现代艺术市场的功能机制231
(三)拍卖235
(四)文稿拍卖的违法嫌疑问题242
(五)经纪人245
(六)代理制、经纪人与明星制251
四、书画膺品与膺品市场253
(一)中国古现代书画膺品问题254
(二)西方膺品奇案259
(三)绘画膺品市场265
五、艺术市场对艺术生产的影响267
(一)艺术市场对艺术生产的积极影响268
(二)艺术市场对艺术生产的消极影响278
六、我国社会主义艺术市场的建设282
(一)我国社会主义艺术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艺术市场的异同283
(二)社会主义艺术市场建设的根本方向288
七、艺术批评与艺术市场297
(一)艺术批评的转型297
(二)呼唤健康的艺术批评300
八、开拓国际艺术市场302
(一)开拓国际艺术市场的必要性302
(二)开拓国际艺术市场的可能性304
第四章 大众艺术308
一、大众艺术的发展历程308
(一)大众艺术发展的历史阶段309
(二)由大众艺术史获得的几点认识313
二、现代大众艺术的特征320
(一)样式特征321
(二)通俗易懂,娱乐性较强323
(三)同大众传媒连为一体,为复制而创作323
(四)是市场艺术,具商品属性325
(五)接受群体庞杂326
(六)品位多层次328
三、现代大众艺术的积极面与消极面330
(一)现代大众艺术的积极面331
(二)现代大众艺术的消极面336
(三)大众艺术发展前景338
四、大众艺术与市民意识341
(一)中国古代大众艺术与市民意识341
(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大众艺术与社会意识分化345
(三)中国近现代大众艺术与社会意识分化348
五、豪泽尔论通俗艺术和大众艺术357
(一)豪泽尔通俗艺术论357
(二)豪泽尔大众艺术论365
(三)评析371
第五章 非大众艺术381
一、雅俗之争的辨析381
(一)音乐领域雅俗之争的辨析381
(二)文学领域雅俗之争的辨析389
(三)现代美学中流行观念的辨析391
(四)简短的结论:以非大众艺术与大众艺术的范畴代替雅艺术与俗艺术的范畴398
二、非大众艺术面面观399
(一)非大众艺术的构成400
(二)非大众艺术的大众化401
(三)非大众艺术走向艺术市场403
(四)非大众艺术与大众艺术的关系406
(五)非大众艺术自身的弱点408
(六)非大众艺术的发展前景410
第六章 电视艺术413
一、电视文化的利与弊413
(一)电视文化的迅速发展与普及413
(二)电视文化之利415
(三)电视文化的弊端及辨析418
(四)电视(传播)功能的总体评价423
(五)电视文化趋利避害的具体措施426
二、电视与艺术432
(一)电视对艺术的影响432
(二)电视艺术437
三、电视连续剧441
(一)美国广播“肥皂歌剧”442
(二)电视肥皂剧和日间电视肥皂剧444
(三)日间电视肥皂剧的特征446
(四)非日间电视连续剧453
(五)中国的电视连续剧454
四、电视剧艺术与电影艺术458
(一)电视剧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异同458
(二)电影与电视的合流460
后记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