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岸暨欧美专利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两岸暨欧美专利法
  • 曾陈明汝著 著
  • 出版社: 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411653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两岸暨欧美专利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1

第一章 专利制度之基本观念1

第一节 前言1

第二节 专利名称之由来1

第三节 人类与发明2

第四节 发明与专利3

第五节 专利制度发展之历史背景4

第二章 专利制度之立法与特性7

第一节 专利制度国内立法之发展7

第二节 两岸专利法之沿革9

第三节 专利制度之国际立法11

第三章 专利制度与经济发展之关系20

第一节 名人语录20

第二节 历史见证22

第三节 发明故事举隅24

第四章 专利权之位阶与特性29

第一节 专利权之位阶29

第二节 专利权之特性31

第二编 两岸专利法精要33

第一章 专利法之基本问题34

第一节 专利法之立法类型34

第二节 专利法之立法目的37

第二章 专利权之意义39

第一节 专利权之分类39

第一项 专利法上之分类39

第二项 其他分类41

第二节 专利权之性质43

第三章 专利要件44

第一节 发明专利之要件44

第一项 实质要件44

第一目 台湾发明专利要件44

第二目 大陆发明专利要件49

第二项 专利法所排除之发明专利项目51

第一目 台湾专利法不予发明专利之项目51

第二目 大陆专利法不授予专利权之主题53

第二节 新型专利之要件56

第一项 实质要件56

第一目 台湾新型专利要件56

第二目 大陆实用新型专利要件60

第二项 不予新型专利之物品61

第一目 台湾专利法排除不予新型专利之物品61

第二目 大陆专利法不予实用新型专利之主题61

第三节 新式样专利之要件62

第一项 实质要件62

第一目 台湾新式样专利之实质要件62

第二目 大陆外观设计之实质要件69

第二项 不予新式样专利之物品69

第一目 台湾专利法排除新式样专利之物品69

第二目 大陆排除外观设计专利之项目70

第四章 专利权之取得71

第一节 专利权取得之方式71

第一项 前言71

第二项 专利权原始取得之方式71

第三项 优先权之原则73

第四项 台湾专利法有关优先权之规定73

第五项 大陆专利法有关优先权之规定75

第二节 专利之申请76

第一项 专利申请与申请权人76

第二项 主管机关79

第三项 申请文件81

第四项 申请日(filing date)85

第五项 专利代理人89

第三节 专利申请之审查93

第一项 审查制度93

第二项 审查人员95

第三项 审查人员回避97

第四项 专利国际分类98

第五项 审定公告对核准公告99

第六项 台湾专利法公告后之救济程序101

第七项 核准专利——发给专利证书106

第四节 专利权之登载107

第一项 台湾专利法上之专利权簿107

第二项 大陆专利法上之专利登记107

第五章 专利权之效力109

第一节 专利权之范围109

第一项 专利权之存续期间109

第二项 专利权之地域范围113

第三项 专利权之技术范围115

第四项 申请专利范围之变更118

第五项 申请专利范围之多项制121

第六项 均等论121

第二节 专利权之内容122

第一项 台湾专利法123

第二项 大陆专利法124

第三项 方法专利权之内容125

第三节 专利权之限制127

第一项 台湾专利法128

第二项 大陆专利法132

第三项 真品平行输入问题134

第四节 专利权衍生之经济效力136

第一项 台湾专利法137

第二项 大陆专利法139

第五节 专利权之特许实施140

第一项 台湾专利法141

第二项 大陆专利法144

第六节 受雇人发明权益之归属148

第一项 台湾专利法149

第二项 大陆专利法150

第七节 专利权之消灭152

第一项 专利权当然消灭之原因152

第一目 台湾专利法152

第二目 大陆专利法154

第二项 专利权之撤销及无效154

第一目 台湾专利法155

第二目 大陆专利法158

第六章 工业财产权授权契约专题160

第一节 前言160

第二节 工业财产权之属地主义与授权契约之关系162

第三节 工业财产权授权契约之基本法律问题164

第一项 工业财产权授权契约之意义164

第二项 授权契约之种类165

第三项 授权契约之内容169

第四节 契约纷争之解决177

第一项 仲裁约款与仲裁契约179

第二项 管辖法院181

第五节 结语188

第七章 专利权侵害之救济190

第一节 专利权侵害之民事救济191

第一项 专利权侵害之意义191

第二项 专利权侵害之态样191

第二节 台湾专利法上专利权侵害之民事救济192

第一项 前言192

第二项 民事救济请求权193

一、侵害除去请求权193

二、损害赔偿请求权194

三、销毁请求权194

四、姓名表示请求权194

第三项 请求权人及请求时效195

一、请求权人195

二、请求权时效195

第四项 制造方法专利之举证责任195

第五项 其他请求权及程序196

一、假扣押196

二、信誉回复请求权197

三、专业法庭197

四、停止审判197

五、未经认许之外国法人之诉权198

六、新型专利权之行使198

第六项 损害赔偿额之确定199

第三节 大陆专利法上专利侵害之救济202

第一项 专利权侵害之民事救济及行政救济202

一、专利权侵犯之定义202

二、司法救济与行政救济双轨制203

三、停止命令203

四、赔偿数额之调解203

五、方法专利侵权纠纷之举证责任204

六、检索报告204

七、行政处分204

第二项 损害赔偿额之计算205

第三项 其他救济205

第四项 诉讼时效206

第五项 免责条款207

第六项 其他制裁207

第八章 对台湾专利制度之评估与建议209

第一节 前言209

第二节 台湾专利制度发展现况209

第三节 台湾专利制度改进之要务210

第四节 结语213

第三编 欧州专利215

第一章 欧洲专利公约与欧洲专利制度之研究215

第一节 绪言215

第二节 欧洲专利公约缔结之经过216

一、草案之提出219

二、公约之签署220

第三节 欧洲专利组织之设立222

第四节 欧洲专利之申请225

第五节 欧洲专利之实质要件—可专利性之分析228

一、可专利之发明228

二、欠缺可专利性之发明235

三、可专利性之例外238

第六节 欧洲专利之审查程序239

一、请求审查240

二、申请案之准驳242

三、异议程序242

四、申诉程序243

第七节 欧洲专利权之范围245

一、欧洲专利权之客体245

二、欧洲专利权之内容247

三、欧洲专利申请权及欧洲专利权之利用248

四、欧洲专利权之无效249

第八节 结语251

第二章 欧洲专利公约之回顾与前瞻253

第一节 绪言253

第二节 欧洲专利公约缔结之时代背景253

一、EPC缔结之远因253

二、EPC缔结之近因254

第三节 专利公约会员国之变动256

第四节 欧洲专利公约之特色256

一、公约具实体法之特性257

二、公约与会员国国内法并存258

三、公约采纳多国注册制度259

四、非缔约国国民亦得利用公约为多国注册258

五、EPC采纳英、法、德文为正式语文258

六、EPC采纳迟延审查主义—请求审查制度260

第五节 欧洲专利发展之现况261

第六节 未来之展望263

第七节 廿一世纪EPC最新动态265

第八节 结语266

第四编 美国专利制度269

第一章 绪论269

第一节 前言269

第二节 美国专利法之产生与演进269

第三节 美国专利制度之性质273

第四节 美国专利制度与经济发展之关系275

第五节 美国专利商标局之设立与组织277

第六节 专利事务机构279

第七节 专利商标局之功能280

第八节 结语281

第二章 发明之可专利性282

第一节 前言282

第二节 可专利之发明项目282

一、方法Process282

二、机械Machine283

三、制造品Manufacture, Article of Manufacture284

四、物之组合Composition of Matter286

五、改良Improvements286

第三节 新式样专利288

第四节 植物专利290

第五节 不可专利之发明291

第六节 结语292

第三章 专利要件之分析294

第一节 前言294

第二节 新颖性294

一、先前技术296

二、外国专利与美国专利299

三、已获专利或见于刊物300

四、公开使用或贩卖301

五、放弃303

六、发明之优先304

第三节 实用性307

第四节 非显著性308

第五节 晚近新增修内容311

第四章 专利之申请313

第一节 前言313

第二节 申请文件313

第三节 申请之提出316

第四节 实际申请日与发明日之确立317

第五节 专利代理人与专利局之关系319

第六节 暂时性申请321

第五章 专利申请之审查323

第一节 前言323

第二节 审查程序323

第三节 上诉复查325

第四节 最先发明人之确定327

第五节 对专利局之诈欺328

第六节 专利之订正与修改329

第七节 再审查制度331

第八节 结语333

第六章 专利权之利用334

第一节 前言334

第二节 专利权之核准334

第三节 专利权之效力336

第四节 专利之授权337

第五节 国家之专利利益340

一、以联邦政府基金所为之发明340

二、国家对私有专利权之使用权343

第六节 受雇人发明权益之归属344

第七节 结语346

第七章 专利诉讼与专利权侵害之救济347

第一节 前言347

第二节 专利诉讼之性质与类型347

第三节 专利权之撤销348

第四节 专利权侵害之救济349

一、专利权侵害之意义349

二、专利侵害之诉讼353

三、损害赔偿额354

四、禁止命令356

五、新式样专利侵害之特别救济356

第五节 宣告无效之判决357

第六节 虚伪标示358

第七节 自愿仲裁358

第八节 专利方法所制造之物品359

第九节 州政府之专利侵权责任359

第八章 美国与专利国际合作361

第一节 绪言361

第二节 美国与专利合作条约之关系362

第三节 专利合作条约之重要内容364

第四节 结语365

第九章 美国专利制度一九七五年后之变革366

第一节 前言366

第二节 一九七五年以来美国专利制度变动概略369

一、专利主管机关名称之修正369

二、专利合作条约之批准371

三、可专利性范围之扩大373

第三节 联邦法院改革法对专利制度之影响378

第四节 专利争讼380

第五节 一九九九年美国发明人保护法384

一、不适当及欺骗性发明推广之损害赔偿384

二、调整专利费385

三、先发明人之防卫385

四、专利权期间之保证386

五、专利申请之继续审查387

六、在外国申请之专利在内国公布387

七、较早申请日利益之请求387

八、选择性当事人间再审查程序388

九、专利申请之行政救济390

十、上诉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391

十一、专利商标局效率法391

第六节 结语392

第十章 结论393

附录:395

一、专利法 (二○○三年二月六日总统令修正公布)395

二、专利代理人管理规则 (二○○三年三月十九日发布)437

三、专利法修正草案总说明441

○国际妇女法学会中华民国分会之来龙去脉448

○作者简历455

○作者主要著作一览457

○曾与陈同道堂法学文集系列4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