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的基本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法的基本问题
  • 魏克家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4092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刑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法的基本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刑法的起源1

(一)神意说1

(二)契约说3

(三)原始公社时期行为规范说4

二、刑法名称的由来8

三、刑法体系的演变14

四、刑法的概念、范围和任务21

(一)刑法的概念21

(二)刑法的范围24

(三)刑法的任务26

五、刑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28

六、刑法的基本原则33

(一)罪刑法定原则33

(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的原则36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38

(四)罪责自负原则40

七、刑法适用的空间和时间效力范围43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43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范围47

八、犯罪概念及其要素51

九、刑事责任的基础58

十、犯罪构成的概念65

十一、犯罪主体71

(一)刑事责任年龄71

(二)刑事责任能力74

(三)犯罪主体的分类76

十二、犯罪主观方面78

(一)犯罪故意79

(二)犯罪过失81

(三)犯罪动机、犯罪目的86

(四)刑法上的认识错误87

十三、犯罪客观方面89

(一)犯罪行为89

(二)犯罪结果92

(三)因果关系94

(四)犯罪的时间、空间、手段(方法)97

十四、犯罪客体99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99

(二)犯罪客体的分类101

(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102

十五、犯罪阶段与犯罪形态104

(一)犯罪的阶段104

(二)犯罪的未完成与完成形态107

十六、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115

(一)法人犯罪的概念与特征117

(二)法人犯罪的范围121

(三)法人犯罪的主观基础121

(四)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123

十七、共同犯罪124

(一)共同犯罪理论历史发展梗概124

(二)共同犯罪的概念与特征127

(三)共同犯罪的分类131

(四)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133

(五)共同犯罪的未遂138

(六)共同犯罪的中止139

十八、形似实非犯罪行为141

(一)正当防卫143

(二)紧急避险148

(三)执行命令的行为152

(四)业务上的正当行为153

(五)职务上的正当行为154

十九、刑罚的概念与体系157

(一)刑罚的概念157

(二)刑罚的产生与刑罚的体系160

(三)我国刑罚的体系163

二十、自由刑168

(一)自由刑概述168

(二)我国《刑法》中的自由刑170

二十一、死刑177

(一)死刑概述177

(二)我国《刑法》中的死刑183

二十二、附加刑190

(一)罚金191

(二)剥夺政治权利193

(三)没收财产198

(四)驱逐出境201

二十三、罪刑关系及处理罪刑关系的原则202

(一)罪刑关系的概念202

(二)处理罪刑关系的原则203

二十四、量刑210

(一)量刑指导原则的形成与发展210

(二)我国《刑法》中量刑的一般指导原则214

(三)我国《刑法》中量刑的特殊指导原则216

二十五、适用刑罚的加减例218

(一)适用刑罚的加减例218

(二)对我国《刑法》有关量刑情节的规定的修改建议222

二十六、数罪并罚225

(一)数罪并罚的归属226

(二)数罪并罚的数罪的时间标准226

(三)区分一罪、数罪的标准228

(四)不适用数罪并罚的犯罪形式230

(五)数罪并罚的原则236

(六)对漏罪的并罚238

(七)对新罪的并罚239

二十七、累犯240

(一)累犯概念形成的大体过程240

(二)我国《刑法》中的累犯245

(三)对累犯的处罚原则248

二十八、自首 立功250

(一)自首250

(二)立功254

二十九、缓刑、减刑和假释256

(一)缓刑256

(二)减刑261

(三)假释264

三十、追诉时效 行刑时效269

(一)追诉时效269

(二)行刑时效271

三十一、刑法分则的体系273

(一)建立刑法分则体系的原理概述273

(二)我国刑法分则的体系277

三十二、罪状282

(一)制作罪状的原理概述282

(二)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罪状285

三十三、法定刑292

(一)制定法定刑的理论概述292

(二)法定刑的结构294

(三)对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的评价与建议296

三十四、罪与非罪、罪与罪的界限299

(一)区分罪与非罪、罪与罪界限的原理299

(二)区分罪与非罪、罪与罪界限的方法307

结束语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