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音乐美学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音乐美学教程
  • 刘承华主编;王晓俊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4262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音乐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音乐美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西方音乐美学学科的发展历程1

二、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的发展历程3

三、音乐美学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10

上篇 原理篇17

第一章 音乐发生论17

一、关于音乐起源的主要学说17

二、音乐发生的条件22

三、史前乐舞及其发生机制28

第二章 音乐存在论32

一、音乐作品的本体问题32

二、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35

三、音乐作品的存在特点39

四、音乐作品客观性之所在41

第三章 音乐音响论46

一、音乐音响的本质与特点46

二、音乐音响的听觉建构50

三、音乐音响的类型52

四、音乐音响的魅力54

第四章 音乐形式论57

一、音乐形式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57

二、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及其运用63

三、音乐形式构成的美学原则67

第五章 音乐表现论71

一、音乐表现的对象71

二、音乐表现的手段72

三、音乐表现的层次76

四、音乐表现的特殊性81

第六章 音乐创作论84

一、音乐创作的心理驱动84

二、音乐创作的符号转换88

三、音乐创作的审美实现91

第七章 音乐表演论96

一、音乐表演的历史进程96

二、音乐表演的本质属性97

三、音乐表演的心理机制101

四、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106

第八章 音乐风格论108

一、音乐风格的概念108

二、音乐风格的构成110

三、音乐风格的生成113

四、音乐风格的类型116

第九章 音乐欣赏论122

一、音乐欣赏的一般规律122

二、音乐欣赏的角色层次差异125

三、音乐欣赏的审美共鸣128

四、音乐欣赏从“审美”到“体美”132

第十章 音乐批评论136

一、音乐批评的类型136

二、音乐批评的标准139

三、音乐批评的功能143

第十一章 音乐美育论147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147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149

三、音乐审美教育的内容构成152

四、“美育”的根本目的是“育美”155

第十二章 音乐文化论158

一、音乐与文化的关系158

二、文化对音乐的功能预设160

三、文化在音乐中的复制163

四、文化对音乐的意义限定168

下篇 历史篇172

第一单元 中国部分172

第一章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73

一、古代文化现实中的“修身”张力173

二、“修身”驱动下音乐的生成逻辑174

三、形成与拓展的渐进过程181

第二章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85

一、道家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185

二、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内在逻辑187

三、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194

第三章 嵇康“声无哀乐”的音乐美学思想198

一、“声无哀乐论”提出的理论背景198

二、对“声无哀乐”的论证203

三、对“音—心”关系的剖析205

第四章 古琴音乐美学的历时性建构210

一、功能论起点及其意义210

二、功能论基础上的历时建构211

三、演奏论基础上的体系建构216

第五章 声乐演唱美学的历时性展开224

一、先秦声乐演唱美学观念的萌芽224

二、《师乙篇》演唱美学命题的历时展开227

三、声乐演唱美学理论轴心的历史转换232

第二单元 西方部分236

第六章 古希腊音乐美学的基本观念237

一、古希腊音乐观念及其理论特点238

二、“和谐”说的两种思路240

三、“模仿”说及其学术理路244

四、“净化”与“娱乐”的功能250

第七章 中世纪神学语境下音乐美学的生长253

一、中世纪音乐实践与学术传统253

二、作为神学婢女的音乐美学256

三、向感性与世俗的回归258

第八章 近代音乐情感论的形成与发展260

一、音乐情感论的形成260

二、启蒙主义音乐情感论263

三、浪漫主义音乐情感论265

四、黑格尔的音乐情感论268

第九章 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崛起273

一、19世纪思想文化背景的转换273

二、对音乐情感论的批判274

三、对音乐美的分析276

四、对汉斯立克音乐美学的思考278

第十章 20世纪音乐美学的新格局281

一、现象学的观念与方法281

二、茵加尔登的音乐存在方式论284

三、心理学基础上的音乐美学287

四、文化学视野中的音乐美学291

相关阅读书目296

后记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