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绵城市 理论与实践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海绵城市 理论与实践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3452265.jpg)
- 俞孔坚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19489X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533页
- 主题词:城市-防洪工程-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海绵城市 理论与实践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问题与背景1
0.1缘起1
0.2海绵城市的中国性1
0.2.1复杂的水问题1
0.2.2水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2
0.2.3水问题形成的社会经济背景3
0.2.4常规解决途径的困境4
0.3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的发展5
第一章 “海绵”与“海绵城市”的哲学9
1.1水殇10
1.2雨殇11
1.3海绵的哲学12
1.4新型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13
第二章 海绵城市遗产与综述15
2.1中国传统农业水适应景观概况16
2.1.1引言16
2.1.2洪涝适应性农业景观17
2.1.3干旱适应性农业景观20
2.1.4结语24
2.2国外传统农业水适应景观研究概况26
2.2.1引言26
2.2.2造田方式和典型农业类型研究27
2.2.3适应性水利设施景观研究29
2.2.4水灾害适应策略研究32
2.2.5结语32
2.3中国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概况35
2.3.1引言35
2.3.2古代城镇的水适应性景观的外部环境36
2.3.3古代城镇的水适应性景观形态37
2.3.4古代城镇的水适应性景观要素39
2.3.5古代城镇水适应性景观的价值和启示42
2.4国外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研究概况44
2.4.1引言44
2.4.2水适应性聚落选址44
2.4.3水适应性水利设施45
2.4.4水适应性城市形态48
2.4.5结语49
2.5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50
2.5.1引言50
2.5.2黄泛平原城镇的洪涝灾害经验50
2.5.3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适应性景观51
2.5.4结语55
2.6黄泛平原“水城”景观及其保护57
2.6.1引言57
2.6.2黄泛平原“水城”景观及其形成57
2.6.3消失中的“水城”59
2.6.4回归“生存的艺术”:“水城”保护与建设途径60
2.6.5保护、恢复和重建与黄泛平原相适应的水系统:菏泽“水城”案例61
2.6.6结语63
2.7陂塘景观研究进展与评述66
2.7.1引言66
2.7.2陂塘的相关定义与特征测度66
2.7.3陂塘景观的生态功能68
2.7.4不同发展阶段下陂塘景观的变化69
2.7.5陂塘景观的综合评价、保护与利用71
2.7.6结语71
2.8国外现代城市雨洪管理发展综述72
2.8.1发达国家现代城市雨洪管理发展历程72
2.8.2发达国家可持续城市雨洪管理的进展73
2.8.3对我国城市雨洪管理的启示76
2.9城市水系统弹性研究进展77
2.9.1弹性概念的发展历程77
2.9.2城市水系统弹性概念及发展79
2.9.3城市水系统弹性的评价方法研究81
2.9.4弹性策略81
2.9.5研究展望84
第三章 海绵城市定义及其构建方法87
3.1海绵城市是关于雨、水及其问题的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88
3.2海绵城市是指建立在生态基础设施之上的健康的城市形态89
3.3海绵城市是一种以生态基础设施为先导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论90
3.3.1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海绵系统)的空间构建方法90
3.3.2多尺度的海绵系统与法定城市规划体系相对应90
3.4海绵城市工程是古今中外多种技术的集成93
3.4.1古代水适应智慧和技术遗产93
3.4.2生态设计和生态修复技术93
3.4.3当代雨洪管理技术94
3.5海绵城市体现在具体场地的系统设计94
附1 构建生态基础设施的关键战略96
附2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反规划”途径101
第四章 宏观:海绵国土与海绵区域总体规划108
4.1国土尺度海绵系统:中国水生态安全格局109
4.2华北地区海绵系统构建119
4.2.1北京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首都的海绵系统119
附 北京中心城区内涝成因127
4.3黄淮下游平原海绵系统构建136
4.3.1东营案例: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136
4.3.2菏泽案例:作为禁建区的城市绿色海绵144
4.4长江中游平原海绵系统构建152
4.4.1岳阳案例:基于陂塘景观的海绵系统构建152
4.4.2黄冈案例:海绵城市规划与城市控制性规划的结合177
4.5江南水乡海绵系统构建190
4.5.1杭州案例:老城水系统的再生190
4.6东南沿海地区海绵系统构建202
4.6.1台州案例: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202
4.6.2福建东山案例:海岛型海绵系统构建218
4.7山东半岛海绵系统构建238
4.7.1威海案例:构建山海之间的城市海绵238
4.8四川盆地海绵系统构建249
4.8.1遂宁案例:海绵系统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249
第五章 中观:海绵城市控制性规划265
5.1海绵系统优先的城市设计266
5.1.1玉环港北新区:从总体规划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海绵266
5.1.2武汉五里界海绵城市设计:生态基础设施先行280
5.1.3重庆市江津北部新区: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的海绵城市设计292
5.1.4海口江东组团:热带滨海城市海绵系统构建306
5.1.5巴厘岛海龟岛:热带海岛雨洪管理系统构建317
5.1.6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海绵园区与创新网络327
附1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心区建成景观334
5.1.7中关村软件园海绵园区规划:生命之树概念340
5.2基于已有城市布局的海绵系统规划346
5.2.1广州天河智慧城海绵系统构建346
5.2.2西咸沣西新城海绵系统构建366
5.2.3天津南部新城海绵系统构建376
5.2.4大连太平湾临港经济区海绵系统构建389
5.2.5北京亦庄开发区南部产业新区海绵系统构建408
5.2.6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之明尼阿波利斯段海绵系统构建415
5.2.7俄罗斯喀山市卡班湖群海绵系统构建432
5.3海绵体规划450
5.3.1慈溪三灶江滨河区海绵系统构建:城市水系多目标景观设计450
5.3.2昆明滇池水系绿道:线性海绵系统构建465
5.3.3昆明滇池西岸生态基础设施:山湖海绵系统构建480
5.3.4美国奥斯汀沃勒溪:海绵技术营造城市绿洲495
5.3.5长江新济洲湿地生态修复:洲滩海绵体规划505
5.3.6遂宁圣平岛海绵岛屿设计:古代智慧启迪当代设计511
第六章 微观:绿色海绵工程系统设计与案例521
6.1海绵细胞,从小做起522
6.1.1家庭海绵技术概述523
6.1.2案例之一:北京褐石园公寓生态住家523
6.1.3案例之二:法国肖蒙的中国方圆532
6.2渗透消纳,化有为无536
6.2.1消纳技术概述536
6.2.2案例:国际关系学院校园537
6.3缓流滞蓄,聚水若财546
6.3.1滞蓄技术概述547
6.3.2案例之一: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之海绵校园547
6.3.3案例之二: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绿色海绵营造水弹性城市565
6.4与水为友,弹性适应578
6.4.1与水为友的技术概述579
6.4.2案例之一:浙江黄岩永宁公园580
6.4.3案例之二:金华燕尾洲586
6.5湿地净化,变废为宝594
6.5.1加强型人工湿地净化技术概述595
6.5.2案例之一:上海后滩公园:景观作为生命系统595
6.5.3案例之二:从郊外鱼塘到城市海绵——宜昌运河公园617
6.6回归生产,循环闭合625
6.6.1从“污水”到“肥水”的技术概述626
6.6.2案例之一: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626
6.6.3案例之二:秦皇岛森林公园(二期)635
6.7仿生修复,自然做工641
6.7.1生态系统服务仿生修复技术概述642
6.7.2案例之一:天津桥园642
6.7.3案例之二:秦皇岛海滨生态修复651
6.8变灰为绿,去硬还生659
6.8.1水岸生物技术概述660
6.8.2案例之一:秦皇岛护城河生态修复662
6.8.3案例之二:宁波鄞州中心区水系生态修复674
6.8.4案例之三:中山岐江公园亲水生态护岸682
6.9最少干预,惜墨如金688
6.9.1最少干预的技术概述689
6.9.2案例之一:秦皇岛红飘带公园690
6.9.3案例之二:哈尔滨文化中心湿地698
6.10系统集成,综合治理708
6.10.1案例之一:六盘水城市水系统综合治理708
6.10.2案例之二:迁安市三里河绿道724
6.10.3案例之三: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量化海绵系统736
参考文献762
附件 关于建设生态基础设施及城市绿色海绵系统给中央和北京市领导的建议781
本书贡献者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