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像曾国藩那样思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像曾国藩那样思维
  • 路秀儒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ISBN:753295238X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曾国藩(1811~1872)-人物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像曾国藩那样思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 换个“频道”看国藩1

第一篇 思维特征篇3

一、高旷的思维意境3

(一)大儒之学3

(二)大品之修6

(三)大为之求11

(四)大策之谋14

(五)大势之悟15

二、宽阔的思维维域16

(一)思维纵深前拓16

(二)思维时空通贯19

(三)思维凝注布局21

(四)思维执行预置23

三、超越的思维基线24

(一)超越世俗价值追求24

(二)超越东方文明自恋27

(三)超越知识储备局限29

四、趋异的思维触角31

(一)建军原则求新创31

(二)力量构成求新举33

(三)制度纲纪求新立35

(四)练兵备战求新措36

五、理性的思维情感37

(一)从愤青到圆融38

(二)从脆弱到刚韧41

(三)从拒绝到化解43

(四)从露芒到削锋47

六、通达的思维风格49

(一)能明49

(二)能容51

(三)能放53

(四)能当55

七、审慎的思维决断56

(一)再四思维57

(二)再三算筹59

(三)熟虑再举60

八、恒贯的思维定力63

(一)基于信仰的定力63

(二)基于自信的定力65

(三)基于挺经的定力67

九、双面的思维维度68

(一)既忠君又“戏君”69

(二)既当君子又做小人70

(三)既持铁面又累情面72

(四)既讲仁义又行无道74

(五)既重做功又善演功76

(六)既倡奋斗又信天命78

十、实用的思维追求79

(一)先求稳当,次求变化79

(二)不追名利,给人名利81

(三)先“避亲”,后“唯亲”82

(四)放下官架子,远离花架子83

第二篇 思维习惯篇85

一、鉴古昭今85

(一)古之励——直谏成就名臣85

(二)古之启——沿江以上制下87

(三)古之警——功高震主难立89

(四)古之诫——结党营私必亡92

二、审力审势93

(一)审力93

(二)审几95

(三)审机96

(四)审势97

三、先静再思99

(一)冷静以理思101

(二)镇静以沉思103

(三)宁静以远思104

四、集思广益106

(一)集众思型的幕僚群体107

(二)集众思性的环境氛围108

(三)集众思中的灵活运筹109

(四)集众思下的内持定见112

五、综理密微113

(一)高瞻细作114

(二)得于“五到”117

六、首在得人122

(一)综察识才122

(二)多策聚才124

(三)倾心育才125

(四)谨慎用才127

七、问学求策128

(一)困知勉行128

(二)学有三知130

(三)经世致用134

八、忧思怯对134

(一)功大与祸大135

(二)高官与高危136

(三)家盛与家衰138

(四)求满与求阙140

九、多做求得141

(一)积小为大142

(二)业专为精143

(三)久久为功145

(四)唯做为睿146

第三篇 思维方法篇148

一、线控思维法148

(一)近其人,远其事148

(二)灵活性服从原则性150

(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153

(四)信仰高于声名155

二、逆向思维法156

(一)稳中求速156

(二)让中求得158

(三)隙中求洽159

(四)逆中求顺161

三、权衡思维法163

(一)杀与不杀163

(二)反与不反164

(三)退与不退165

(四)告与不告167

(五)用与不用169

四、系统思维法170

(一)“吕端大事不糊涂”170

(二)“人固视乎所习”172

(三)“唯才”未必“是举”174

(四)“购器”不如“制器”176

五、形象思维法177

(一)视学如煮177

(二)视读如战178

(三)视书如水179

(四)视文如血180

(五)视身如蠖182

(六)视运如天182

六、中庸思维法184

(一)宽严兼有184

(二)亲疏有度186

(三)扬规场别187

(四)圆润变通189

七、问题思维法191

(一)向流弊发炮191

(二)破茧中成蝶193

(三)借洋务涅槃195

(四)尽己力补漏197

八、反思思维法198

(一)反问以铭心198

(二)反省以改过200

(三)反思以聪慧201

主要参考文献2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