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蔡锷自述 1882-1916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蔡锷自述 1882-1916
  • 蔡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50510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蔡锷(1882~1916)-自传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蔡锷自述 1882-191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今日之少年——言志与述怀今日少年(八则)3

世界之魂3

拿破仑4

爱国心4

破私5

今日少年6

心观6

孟鲁主义7

竞自强自优8

不变亦变(十则)10

不变亦变10

战争者文明之母也11

小说之势力13

新闻力之强弱与国家文野之关系14

逆贼之砭14

将来之支那16

地大人众不可恃也17

毁誉17

奴性18

英雄国19

开智会序21

《支那现势论》译序23

第二编 辛亥之反正27

反正之宣言27

讨清之檄文29

光复起源篇34

光复上篇38

迤南篇45

迤西篇50

第一章 大理之反正及机关部对各属之维持50

第一节 曲统领之主持反正50

第二节 自治总机关部之成立51

第三节 善后事宜之筹划52

第四节 郭郝蒋之死事及曲统领之惊走53

第五节 秩序之紊乱及机关部之维持54

第二章 腾永军之行动55

第一节 张文光起义55

第二节 腾越独立后军队之骤增56

第三节 永昌西向及大理三面之危迫57

第四节 陈刘进兵及榆军之防御58

第三章 榆腾冲突及诸路之纷扰59

第一节 榆军及各路之攻击腾永军59

第二节 顺宁之乱及腾永军之出攻59

第三节 榆军出援顺云蒙各路及其平定60

第四节 永北之乱及机关部之裁撤61

第四章 李根源西巡及榆腾之调和63

第一节 榆腾问题之解决63

第二节 李根源西赴腾越及其筹划64

第三节 裁兵后之变乱及军事之整顿66

第四节 大理陆军之退伍67

第五节 土司地之经营及李根源解职69

和议之无期71

援黔篇73

援藏篇80

第一章 西征之原起80

第一节 滇藏之关系80

第二节 西藏之警耗81

第三节 滇都督两次之入告及中央之命令82

第四节 滇都督对于藏事之筹划82

第五节 滇军西征之先声83

第二章 西征之军规划84

第一节 殷司令之出征84

第二节 西征军之分配86

第三节 川督第一次电阻滇军86

第四节 滇军溜筒江之捷88

第五节 川都督第二次电阻滇军88

第六节 滇军之收复盐井90

第七节 川都督第三次电阻滇军90

第八节 殷司令请划分区域及经营波密之方法91

第九节 各寺喇嘛之内向92

第三章 滇军撤还之概况及撤还后之波折93

第一节 中央饬滇军撤师之命令93

第二节 殷司令撤师之感慨93

第三节 滇军留边之计划94

第四节 滇军撤后之情形95

第五节 滇军营边之困难95

第六节 殷司令撤师之决心96

第七节 毕土僧俗之安抚97

第八节 进攻瓮水之分配97

第九节 川溃军之遣散98

第十节 改释毕土僧俗之疑虑98

第四章 西征军之凯旋99

第一节 陆防军驻在之地点及其权责99

第二节 关于蒙古乱事之筹备99

第三节 大总统之慰劳滇军100

第四节 滇军未竟之志事100

共和党发展党务之我见——在统一共和党云南支部成立会上的演说词102

对梁启超之推荐105

第三编 建设之主张109

云南为吾第二桑梓——与《天南日报》记者谈话109

对临安诸君之期望——在临安府绅商各界代表欢迎会上的演说词110

在个旧绅商学各界欢迎会上的演说词112

谈共和之意义——在蒙自绅商学界欢迎会上的演说词114

谈建设之维艰——在蒙自军政警各界欢迎会上的演说词116

国家建设人人有责——在阿迷州军警商学各界欢迎会上的演说词118

论立宪120

国计维艰,非开矿无以辟利源122

铁道建设,讵容稍缓124

宪法宜以巩固国权125

建设篇127

第四编 “宋案”之前后与“大借款”之始末宋教仁之遇刺139

“宋案”之进展140

“宋案”之关注142

“大借款”之主张144

“大借款”之坚持146

同心戮力,共济时艰150

第五编 北上入京之前后155

行将去滇——在进步党云南支部欢送会上的演说词155

辞职入京157

一九一三年十月七日157

一九一三年十月九日157

学问为今日之急务——在北京国民大学欢迎会上的演说158

返滇未许160

与梁启超等参政员咨袁世凯文162

在参政院第十五次常会上的演说词165

与严复等人在参政院提出的建议案168

与孙毓筠等咨袁世凯文172

呈请开发滇省矿产以保利权而纾财政文175

筹安会178

一九一五年八月二十日178

一九一五年八月二十三日178

一九一五年八月二十六日179

因患喉痛请假静养180

续假三月——呈袁世凯文181

设计出京——呈袁世凯文183

出京以后所闻消息185

第六编 护国讨袁之前后189

抵达云南欲起义兵189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89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90

忠告袁氏取消帝制192

致电陈宦共同反袁193

起兵讨袁之誓词195

起兵讨袁致各省将军巡按使等电一197

起兵讨袁致各省将军巡按使等电二201

起兵讨袁致各省将军巡按使等电三203

起兵讨袁致各省将军巡按使等电四207

起兵讨袁复统率办事处电209

起兵讨袁告滇中父老文211

起兵讨袁致海外侨胞电213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213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214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215

起兵讨袁致柏文蔚电217

讨袁之檄文218

护国军政府布告226

谕四川同胞文233

起兵讨袁致河内总督函238

起兵讨袁致各省都督将军巡按使等电240

起兵讨袁誓告国人文242

细述起兵之经过245

护国军所向披靡248

攻占永宁250

节节之取胜251

一九一六年二月四日251

一九一六年二月五日252

一九一六年二月六日252

一九一六年二月六日253

一九一六年二月六日253

一九一六年二月八日254

一九一六年二月九日255

一九一六年二月十七日255

一九一六年二月十七日257

战况之反复258

一九一六年二月二十九日258

一九一六年三月八日259

一九一六年三月十一日261

一九一六年三月十九日262

一九一六年三月二十一日262

一九一六年三月二十三日263

一九一六年三月二十三日264

一九一六年三月二十四日264

袁世凯之撤销帝制266

一九一六年三月三十一日266

一九一六年三月三十一日267

一九一六年三月三十一日268

欲迫袁氏自行退位269

一九一六年三月底269

一九一六年四月十八日270

一九一六年四月二十六日272

护国军政府宣言274

一274

二275

战况之通报277

袁氏出缺元洪继任279

功成身退281

一九一六年六月十四日281

一九一六年六月十四日282

军中致妻书283

一九一六年一月二十七日283

一九一六年一月三十一日284

一九一六年一月三十一日284

一九一六年三月二十五日285

一九一六年四月二十九日286

一九一六年五月十六日287

一九一六年五月十六日287

一九一六年五月二十日288

一九一六年五月二十六日289

第七编 督川与引退293

督川令至293

辞省长职294

一九一六年七月五日294

一九一六年七月五日295

一九一六年七月十一日295

一九一六年七月十二日296

晋川履任297

一九一六年七月十九日297

一九一六年七月十九日297

一九一六年七月二十日298

一九一六年七月二十日前后299

一九一六年七月二十一日299

一九一六年七月下旬300

一九一六年七月二十七日301

受任视事302

一九一六年七月二十九日302

一九一六年七月二十九日303

一九一六年七月303

受假养疴布告四川文武官民文305

告别蜀中父老文306

第八编 辞世之前后309

赴沪就医309

一九一六年九月二日309

一九一六年九月五日310

拟赴日本311

在日本就医312

一九一六年九月二十二日312

一九一六年九月312

遗嘱313

第九编 补编317

黄毓英墓志铭317

附:《祭黄毓英文》序319

附:与周钟岳等为黄毓英铸像募捐公启320

论周钟岳322

悼黄兴323

附:挽联323

祭黄兴文324

附:吊黄兴电326

《治兵语录》序327

《五省军事联合计划草案》缘起328

附:政略高谋,爱国情怀331

论古代兵家之博深——《古兵家学说辑要》序333

《军事计划》绪论334

母仪妇德,千秋永嗣——《戴府李夫人七秩寿言》序336

护国岩记并铭337

《盾鼻集》序339

蔡锷年表341

编后记3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