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改革创新报告 2014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改革创新报告 2014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5332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体制改革-研究报告-中国-2014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改革创新报告 2014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报告:国家治理现代化元年&祁凡骅1

一、前言2

二、政党治理:顶层设计,构建新权威5

(一)国家顶层决策机制的新变化5

(二)铁腕反腐为全面深化改革破冰10

三、依法治国:国家治理的路径选择14

(一)描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路径14

(二)推进审判独立、检察独立、司法队伍职业化14

(三)废止与修订某些法律法规15

(四)法治路径的变革逻辑16

四、政府治理:政策工具不断创新17

(一)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安排17

(二)财税体制的新变革23

(三)规范公共部门薪酬福利26

五、社会治理:重点突破、促进公平30

(一)户籍制度的渐进调整30

(二)考试招生制度的大幅度改革31

(三)社会治理的变革逻辑33

六、国家治理的挑战:问题与思考35

(一)社会生活中的泛政治化倾向问题35

(二)党的系统与政府系统的协同问题36

(三)“运动式治理”的范式转变问题37

(四)部分社会精英阶层对“新常态”的认知与适应问题38

(五)国家治理现代化良好氛围的营造问题39

七、展望201539

(一)政党治理方面40

(二)依法治国方面40

(三)政府治理方面40

(四)社会治理方面41

(五)生态文明治理方面41

分报告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执政党建设:改革、问题与前景&王长江43

一、执政党建设的实际进展43

(一)对执政党自身改革的认识44

(二)执政党建设的实际进展47

二、对执政党建设状况的分析与评价52

(一)关于意识形态53

(二)关于思维方式54

(三)关于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56

(四)关于改革中的上下互动57

三、执政党建设的今后走向与前景58

(一)关于多元化地约束权力59

(二)关于权威和民主关系的处理60

(三)关于防止既得利益的妨碍和干扰63

四、我们的建议64

(一)着力推动理论创新65

(二)完善和调整顶层设计的思路65

(三)用制度巩固党的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65

(四)党代表和党内选举类干部切实实行竞争性选举66

(五)党内实行分权,做实党代会制度66

(六)进一步加强权力约束机制的探索67

分报告二:创新纪检监察体制,遏制“一把手”腐败&聂辉华 仝志辉69

一、中国反腐败的基本形势和主要举措70

(一)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绩显著70

(二)反腐败的政治周期效应71

(三)2014年反腐败的治理措施73

二、“一把手”腐败的基本特征75

三、遏制“一把手”腐败的制度安排80

(一)限制权力是基础80

(二)强化监督是关键83

(三)健立激励机制是保障92

四、几个有争议的问题96

(一)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是否可行?96

(二)给“一把手”分权是否可行?97

(三)同级监督是否可行?97

(四)谁来监督纪委?98

五、总结与政策建议99

分报告三: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冯玉军101

一、中国法治创新的成就103

(一)加快推进立改废释,完善立法体制103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迈向新高度105

(三)重点推进司法改革,司法体制升级版成效显著107

(四)全民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助力法治社会形成108

二、中国法治创新的特点109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机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协商型法治110

(二)自上而下权力主导与自下而上基层推进的结合型法治110

(三)先易后难、“小步快跑”的渐进型法治111

(四)强调理性主义目标规划的建构型法治112

三、中国法治创新的挑战113

(一)关于政法意识形态的潜在法治困扰113

(二)关于未来中国发展的“中国模式”与“普世价值”的困扰113

(三)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法治走向的“宪政”问题的困扰114

(四)关于司法独立问题114

四、中国法治创新展望115

(一)进一步完善立法体制,形成立法与改革的良性互动115

(二)进一步加快司法改革进程,为政改提供法治空间116

(三)进一步严格执法,促进全民守法117

(四)在实然和应然当中找寻法治的和谐与平衡118

分报告四:以“权力清单”为着力点,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祁凡骅119

一、“权力清单”设置:政府治理工具的创新120

(一)中央政府垂范清单,持续放权120

(二)省级政府积极跟随,特色多样122

(三)市县政府先行试点,逐步推广125

二、“权力清单”的创新逻辑:治理理念的突破127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理念的突破: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127

(二)政府权力边界理念的确立:“法无授权不可为”130

(三)分权治理理念的创新: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132

三、“权力清单”的未来挑战:治理的非协同性134

(一)政治与行政的非协同性134

(二)政府系统层级间的非协同性134

(三)政府与社会的非协同性135

分报告五: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欧树军137

一、全球形势的深刻变化:中美欧三体关系巨变138

二、奋发有为的中国外交战略141

(一)继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新型国际关系142

(二)周边外交143

(三)“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45

(四)维护世界自由贸易体系146

(五)完善全球治理体系146

(六)推进文明型外交: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146

三、从尾随者到引领者147

分报告六: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研究基础与官方表述&杨光斌151

一、序言152

二、学术界关于国家治理的研究154

(一)社会中心主义的治理理论155

(二)国家中心主义的治理理论160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走向平衡主义的国家治理理论164

三、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表述与思想166

2014年改革大事记179

一、政治领域179

二、军事领域188

三、经济领域190

四、社会领域199

五、司法领域201

六、文化领域205

2014年重大改革事项辑要211

一、政治与法律领域211

二、经济体制领域216

三、社会体制类223

后记2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