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丛书 区域学前教育多元化发展模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区域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丛书 区域学前教育多元化发展模式研究
  • 周浩波总主编;罗英智分册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508261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区域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丛书 区域学前教育多元化发展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5

三、核心概念阐释7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16

第二章 我国学前教育地位和发展方式的历史演变21

第一节 学前教育地位的演变21

一、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1951—1995)21

二、基础教育的有机和重要组成部分(1996—2009)24

三、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至今)26

四、我国学前教育地位演变综论27

第二节 学前教育发展思路与方式的变革29

一、公有制框架下的公共福利模式(1979—1988)29

二、福利化背景下的差异化发展模式(1988—2002)31

三、国退民进的市场主体模式(2003—2009)35

四、综合化的公共服务模式(2010年以后)37

五、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变革综论39

第三章 国外学前教育发展思路与模式42

第一节 世界部分国家学前教育发展思路与模式42

一、法国:以普惠性财政投入为基础,准义务教育性质的学前教育模式42

二、德国:作为社会福利事业予以保障,托幼机构教育和家庭教育并行的学前教育模式49

三、英美:以中央政府倾斜性投入为主,对处境不利儿童实施补偿的学前教育模式53

四、印度:以大型学前教育项目为主,扶助弱势群体接受学前教育的模式63

五、日本:以私立幼儿园为主,法律与财政并行保障私立园质量的学前教育模式71

第二节 国外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77

一、定位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强调公益性和普惠性78

二、制定法律法规,保障学前教育发展78

三、明确政府主导责任,多管齐下发挥职能作用79

四、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教育质量84

第四章 国内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模式与策略86

第一节 我国部分省、市和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模式与策略86

一、上海:0—6岁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模式86

二、河北:“以政府和集体办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93

三、陕西:创新资助制度,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的模式97

四、宁波:公办、普惠性民办、选择性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102

五、香港:以私立幼儿园为主,政府以“学券”方式购买服务的学前教育模式110

第二节 国内部分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对我们的启示与借鉴113

一、学前教育定位的转变是改革和发展的基础114

二、公益普惠是各地学前教育发展的主旋律115

三、明确政府主导职责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116

四、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促进学前教育普及和公平的重点117

五、解决幼儿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素质是学前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内质提升的关键118

六、公民办并举是“广覆盖”、“保基本”、“推普惠”的有效途径118

第五章 十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分析120

第一节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和主要历程120

一、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120

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曲折历程122

第二节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状况126

一、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入园率逐年增长127

二、幼儿园呈多元化发展格局,民办园成为主体129

三、幼儿园办园条件不断改善,各项指标呈逐年增长态势141

第三节 幼儿园师资队伍规模、结构与专业程度情况146

一、幼儿园师资总量逐年扩大,民办幼儿园教职工逐渐成为主体146

二、幼儿园师资学历呈逐年提升态势,目前以专科学历为主149

三、幼儿园师资职称结构呈多元化态势,大部分幼儿园教师未评职称151

四、幼儿园的生师比逐年下降,但与国家规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154

第四节 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状况156

一、学前教育经费大幅增长,但预算内投入比例仍然很低156

二、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呈多元化,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家长缴纳的保教费是重要来源158

三、生均学前教育经费逐年递增,但与世界多数国家、地区相比仍有差距160

第五节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162

一、学前教育资源不足、覆盖面不够,“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仍然存在163

二、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偏低164

三、学前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投入分配方式不合理165

四、学前教育法律缺失,持续健康发展缺乏法制保障166

五、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不顺畅,管理力量薄弱167

六、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与支持,保教质量亟待提升168

第六章 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69

第一节 学前教育正逢快速发展的机遇期169

一、学前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已成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169

二、国家重视学前教育的基础奠基作用,系列政策连续出台171

三、学前教育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重点领域,被纳入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内容172

四、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显著增加,经费保障正在逐步落实173

五、学前教育被列入政府的民生工程,资源建设不断推进175

第二节 学前教育发展面临诸多挑战177

一、适龄人口变化对学前教育资源的扩充提出需求177

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幼儿园布局的合理化提出挑战177

三、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追求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解决要求迫切178

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对保教质量的提升提出更高要求179

五、学前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对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提出挑战180

六、促进学前教育公平、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仍然任重而道远181

第七章 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模式的制约因素与价值追求183

第一节 学前教育发展模式的制约因素183

一、非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学前教育不可能由政府包办184

二、学前教育的国民教育属性还未得到普遍认可,多元化发展仍是现实选择186

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事业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学前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变化189

四、区域差异要求学前教育发展必须因地制宜191

第二节 学前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价值追求193

一、学前教育发展应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公平与效益兼顾194

二、学前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改革应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多层次需求196

三、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应因时因地制宜,符合国家要求和地方实际197

第八章 区域多元化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任务与路径设计200

第一节 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与环境200

一、学前教育被列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200

二、学前教育已基本具备高水平发展的基础和能力201

三、学前教育还有诸多难点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202

第二节 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与任务203

一、以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确立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203

二、以合理布局、规范建设为重点,明确“扩大资源”的任务204

三、以幼儿师资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和质量208

第三节 多元化发展学前教育的路径设计212

一、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213

二、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投入主体多元化218

三、学前教育办园模式多样化223

四、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层级化224

五、幼儿园教师队伍职业化226

第九章 公办幼儿园的类型与发展管理模式229

第一节 公办园的概念界定和本质内涵229

一、公办园的概念界定229

二、公办园的基本要素和本质内涵230

第二节 公办园的类型及发展历程234

一、公办园的类型234

二、公办园的发展历程235

第三节 公办园的发展与管理模式237

一、公办园的建设与发展模式237

二、公办园的管理模式240

第四节 公办园的优势与作用241

一、体现国家学前教育的主权形象242

二、体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和“教育性”242

三、保证学前教育质量,发挥示范作用242

四、平衡学前教育市场243

五、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244

六、为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提供重要基地244

七、助力学前教育教科研活动的良好进行245

八、促进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的良好开展245

第五节 公办园发展中的问题与困难246

一、在公办园界定上存在模糊与混乱246

二、在服务群体上出现偏差247

三、在“坚守公益”和“维持运转”上出现矛盾248

四、在师资补充上出现编制缩减、同工不同酬问题249

第六节 促进公办园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策略249

一、坚持公办园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使其成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249

二、科学核算公办园的办园成本,政府和家庭合理分担250

三、破除体制机制束缚,赋予公办园自主权和一定的灵活性250

四、建立动态监管和评估督导制度,提升公办园质量并发挥其示范作用251

第十章 社会力量办园的类型与发展管理模式252

第一节 社会力量办园的概念与类型252

一、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幼儿园253

二、纯民办幼儿园254

三、国有民营幼儿园255

四、民办公助幼儿园256

五、股份制幼儿园257

六、中外合作幼儿园257

第二节 社会力量办园的管理模式257

一、自办自管型258

二、自办他管型258

三、自办联管型259

第三节 社会力量办园的生存和发展模式259

一、民办幼儿园在市场竞争中自我求生存259

二、具有公办性质的企事业单位、街道和社会团体办园边守公益边顾市场262

第四节 社会力量办园在生存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268

一、民办幼儿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268

二、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269

第五节 扶持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力量办园的策略271

一、为社会力量办园创造良好环境271

二、积极探索民办园分类管理制度272

三、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273

四、建立健全规范管理制度275

五、健全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制度277

第十一章 幼儿园集团化发展与管理模式279

第一节 幼儿园集团化发展的类型280

一、按办园主体分:公办幼教集团和民办幼教集团280

二、按区域布局分:城市幼教集团和农村幼教集团280

三、按产生形式分:品牌复制型、积累拓展型、投资连锁型281

四、按成员特征分:名园+新园、名园+乡园、名园+名企282

五、按经营方式分:直营连锁幼教集团和加盟连锁幼教集团283

第二节 幼儿园连锁集团发展的模式283

一、直营连锁发展283

二、加盟连锁发展287

三、政府主导型加盟发展289

第三节 幼儿园集团化发展的特点291

一、统一管理是幼教集团不断扩张的声誉和质量保障291

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幼教集团发展的制度保障292

三、深厚的园本文化是幼教集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92

四、资源共享是提高幼教集团保教质量的关键292

第四节 幼儿园集团化发展的优势和作用293

一、推动优质资源合理化布局293

二、实现市场和教育资源共享293

三、形成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294

四、打通人才流动和晋升渠道294

第五节 幼儿园连锁集团化发展的问题与弊端295

一、规模扩大后管理难度提升295

二、规模扩张导致师资稀释和质量下滑295

三、区域内幼教集团规模过大容易形成垄断296

四、政府强制公办园“扶贫”的集团化形式难以长久296

五、公私合营性质的幼教集团教育性及股东权责的风险性较高297

六、民办幼教集团营利性倾向较为突出298

第六节 鼓励和规范幼儿园集团化发展的策略298

一、出台政策规范和保障幼教集团科学发展298

二、发挥公民办幼教集团的优势和作用299

三、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的原则,引导幼教集团有序扩张299

四、加强对幼教集团的监管,防垄断于未然300

五、规避集团化幼儿园法人地位在政策操作中的盲点现象301

第十二章 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与使用管理模式302

第一节 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产生的背景302

一、我国城镇住房政策由单位分配的福利化转变为社会商品化302

二、城镇住宅建设逐步呈现规模化并注重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对生活文化教育的需求303

第二节 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及要求304

一、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模要求304

二、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要求305

第三节 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使用模式306

一、将小区配套幼儿园纳入公共教育资源统筹安排306

二、坚持普惠政策,多种形式开办小区配套幼儿园308

第四节 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管理运行模式309

一、“优质园辐射连锁”的办园模式309

二、“政府适当投入、家庭合理分担”的开办运行机制310

三、“人员聘用、工资绩效”的用人机制311

四、“网片协作、共同提高”的质量保证机制311

第五节 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与使用中的问题和困惑313

一、建设不规范313

二、移交不顺利314

三、公办园开办费用压力大314

四、委托办园监管存在漏洞314

五、师资不稳定315

六、开办规划和形式存在争议315

第六节 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与使用的策略315

一、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严格按照规划和要求建设标准化幼儿园316

二、落实政府主导责任,确保小区配套的公共学前教育资源不流失316

三、根据当地学前教育结构布局和群众需求,合理设计幼儿园的举办模式317

四、加强对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扶持和管理,促进区域学前教育整体、协调发展317

第十三章 乡村幼儿园一体化发展与管理模式319

第一节 乡村幼儿园一体化的概念与发展宗旨319

一、相关概念界定320

二、乡村幼儿园一体化发展与管理的宗旨321

第二节 乡村幼儿园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背景322

一、新农村建设将幼儿园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优先建设的内容322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县镇和乡村幼儿园整体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外因推力323

三、“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导向为乡村幼儿园发展注入了原动力323

四、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为乡村幼儿园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内在需求324

第三节 乡村幼儿园一体化发展与管理的特点324

一、政府主导,以县为主,县乡共管325

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325

三、统一投入,建立机制326

四、统一标准,配置资源327

五、统一研训,提升素质328

六、统一管理,完善制度329

第四节 乡村幼儿园一体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334

一、乡村幼儿园一体化发展还处于“覆盖先,提质难”阶段334

二、大多数乡镇中心幼儿园未独立建制,影响了办园自主权和管理、指导作用的发挥335

三、“削峰填谷”式的统一配置和要求制约了一些幼儿园的个性化发展335

四、财政投入和扶持能力不足,使乡村学前教育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336

五、幼儿园教师良莠不齐,统一的培训内容与形式难以满足其专业成长的需要337

第五节 推进乡村幼儿园一体化发展与管理的策略338

一、以县为主,科学制定并落实乡村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338

二、建立以财政投入为支撑、家庭合理分担的乡村学前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339

三、建立统一调配和管理的幼儿园用人制度和按需培训制度340

四、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以强带弱的一体化发展优势341

五、将“统一规范管理”与“鼓励特色发展”相融合342

后记3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