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容化妆品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美容化妆品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3434056.jpg)
- 李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607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美容用化妆品-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容化妆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化妆品的发展简介3
第二节 化妆品的定义4
第三节 化妆品的特性4
第四节 化妆品的分类5
第五节 化妆品的发展趋势6
第六节 美容化妆品学的学科特点7
第二章 化妆品相关的皮肤科学10
第一节 皮肤解剖与结构10
一、表皮10
二、真皮及皮下脂肪层12
三、皮肤附属器12
四、皮肤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及肌肉13
第二节 皮肤生理14
一、皮肤的健康标志14
二、皮肤生理功能与化妆品14
第三节 皮肤的类型15
一、中国人皮肤分型15
二、日光反应性皮肤分型16
三、Baumann皮肤分型17
第四节 化妆品的渗透与吸收17
一、化妆品透皮吸收的途径17
二、影响化妆品透皮吸收的因素18
三、化妆品促渗透技术21
第三章 化妆品的基础科学24
第一节 化妆品原料24
一、化妆品基质原料24
二、化妆品辅助原料32
三、化妆品的活性成分36
第二节 化妆品常用剂型与配方设计原则39
一、乳剂39
二、粉剂和粉饼40
三、气雾剂40
四、水剂41
五、油剂41
六、凝胶剂41
七、面膜42
八、固体类化妆品42
第三节 化妆品的生产43
一、化妆品的生产设备43
二、化妆品的生产工艺45
三、化妆品的生产条件49
第四节 化妆品的包装与运输51
一、包装的定义和分类51
二、包装的基本功能52
三、化妆品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52
四、化妆品的运输54
第五节 化妆品的质量标准55
第四章 化妆品的人体功效评价57
第一节 化妆品人体评价方法57
一、化妆品人体功效半定量评价57
二、化妆品人体功效定量评价58
第二节 皮肤生物学无创性测量技术59
一、角质层含水量59
二、经皮失水60
三、皮肤表面pH61
四、皮脂62
五、鳞屑生成率62
六、皮肤颜色63
七、皮肤微循环64
八、皮肤纹理和皱纹66
九、皮肤弹性67
十、皮肤摩擦力68
十一、皮肤影像技术69
第三节 化妆品人体试验的一般性原则71
第五章 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价及管理75
第一节 化妆品的毒理学检测75
一、原料的毒理学检测75
二、产品的毒理学检测76
第二节 化妆品卫生化学检验77
第三节 化妆品微生物学检验78
第四节 化妆品人体安全性评价79
一、总则79
二、人体皮肤斑贴试验79
三、人体试用试验安全性评价81
四、防晒化妆品防晒效果人体试验82
第五节 化妆品原料管理82
第六节 化妆品的标签标识83
一、化妆品标签标识的相关术语83
二、标签的形式83
三、各国对化妆品标签标识的要求84
第七节 化妆品上市后的监管86
一、化妆品上市后的监管内容86
二、各国对化妆品上市后的管理模式86
三、我国对化妆品上市后的管理模式87
第六章 化妆品的选择与使用89
第一节 化妆品的选择89
一、化妆品的感官特性89
二、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化妆品91
三、不同年龄段皮肤的特性及化妆品的选择93
四、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皮肤的特性选择化妆品95
五、根据不同季节选择化妆品96
六、不同皮肤类型化妆品的选择97
七、激光术后化妆品的选择98
第二节 化妆品的使用98
一、化妆品使用顺序99
二、化妆品的正确使用方法99
第三节 化妆品的保存101
第四节 变质化妆品的识别101
第七章 化妆品在皮肤科的应用103
第一节 医学用护肤品的概念和作用机制103
一、医学用护肤品的概念103
二、护肤品的作用机制104
第二节 护肤品在皮肤科的应用105
一、干性皮肤与干燥性皮肤病105
二、敏感性皮肤108
三、油性皮肤及皮脂溢出性皮肤病109
四、色素增加性皮肤病——黄褐斑110
五、光致皮肤损伤111
第八章 化妆品不良反应113
第一节 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113
一、化妆品接触性皮炎113
二、化妆品光接触性皮炎115
三、化妆品色素异常性皮肤病116
四、化妆品甲损害117
五、化妆品唇炎117
六、化妆品毛发损害118
七、化妆品痤疮119
八、化妆品接触性荨麻疹119
九、其他皮肤不良反应120
第二节 化妆品系统不良反应122
一、重金属中毒122
二、致癌致畸123
第三节 常用的诊断性皮肤试验123
一、封闭型斑贴试验123
二、重复开放涂抹试验128
三、光斑贴试验129
四、使用试验131
五、人体致粉刺性试验132
六、毛发图132
第四节 化妆品不良反应监察体系133
一、技术法规和标准134
二、诊断机构认定和监管体系的建设134
三、监管体系的作用135
各论139
第九章 清洁类化妆品139
第一节 皮肤污垢的概念139
一、皮肤污垢的组成139
二、皮肤污垢的分类140
三、皮肤污垢中的汗液和皮脂141
四、清洁皮肤、口腔黏膜的目的142
第二节 清洁类化妆品的原料及作用机制142
一、表面活性剂142
二、保湿剂144
三、活性添加剂144
四、防腐剂144
第三节 清洁类化妆品特点及分类145
一、清洁类化妆品性能特点145
二、清洁类化妆品分类145
第四节 各类清洁产品简介146
一、洁面类清洁剂146
二、口腔清洁类化妆品151
三、沐浴类清洁化妆品155
四、卸妆类清洁化妆品158
第五节 清洁类化妆品临床评价160
一、皮肤刺激性160
二、去污垢能力160
三、皮肤生物学状况160
第十章 保湿类化妆品162
第一节 皮肤保湿的生理学基础162
一、表皮162
二、真皮164
三、皮下组织164
四、影响皮肤含水量的因素164
第二节 保湿类化妆品原料及作用机制165
一、保湿化妆品作用机制165
二、保湿类化妆品原料166
三、保湿类化妆品原料开发趋势170
第三节 产品类型与使用170
一、产品类型170
二、产品使用173
第四节 保湿类产品功效评价173
一、体外评价方法174
二、体内评价方法174
三、保湿功效评价方案175
第十一章 防晒产品及其防护效果评价177
第一节 紫外辐射及其对人类皮肤的基本损害177
一、紫外辐射的基本特征177
二、紫外辐射对人类皮肤的基本损害179
第二节 防晒化妆品的历史形成和发展181
一、古代人的防晒用品181
二、人类对紫外辐射的认识和防护研究181
三、早期防晒制品的探索182
四、现代防晒化妆品的发展183
第三节 防晒化妆品功效成分184
一、化学性紫外线吸收剂184
二、物理性紫外线屏蔽剂187
三、抵御紫外辐射的生物活性物质188
四、各种防晒功效成分的复配使用188
第四节 产品的种类与使用189
一、产品类型189
二、产品的选择与使用190
第五节 防晒化妆品功效性评价191
一、防晒化妆品SPF值测定191
二、防晒化妆品SPF值的抗水性能测定法192
三、防晒化妆品UVA防护效果测定及表示法193
第十二章 嫩肤抗皱类化妆品196
第一节 皮肤老化及皱纹形成的原因和机制196
一、皮肤衰老的原因和机制196
二、皱纹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200
第二节 抗皱、抗衰老类化妆品原料及作用机制202
一、嫩肤抗皱类化妆品的作用机制202
二、嫩肤抗皱类化妆品原料203
第三节 抗皱、抗衰老类产品类型与使用207
一、产品类型207
二、产品使用210
第四节 抗皱、抗衰老类产品功效评价210
一、体外评价210
二、体内评价211
第十三章 美白祛斑类化妆品212
第一节 皮肤色素212
一、黑素细胞与黑素212
二、胡萝卜素与血红蛋白212
三、皮肤厚度及光线213
四、黑素代谢过程213
五、黑素细胞调控的信号传导途径215
六、影响黑素代谢的因素215
七、黑素的生物学作用216
第二节 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作用机制及原料种类217
一、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作用机制217
二、美白祛斑类化妆品原料217
第三节 美白祛斑类化妆品类型与使用222
一、产品类型222
二、产品使用224
第四节 美白祛斑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225
一、美白活性成分分析225
二、美白效果评价225
第十四章 控油抗痤疮类化妆品230
第一节 皮脂分泌及痤疮230
一、皮脂腺与皮脂分泌230
二、痤疮232
第二节 控油抗痤疮类化妆品原料234
第三节 控油抗痤疮类产品类型与使用237
一、产品类型237
二、产品使用239
第四节 控油抗痤疮类产品功效评价240
一、控油化妆品评价240
二、抗痤疮化妆品评价241
三、面部毛孔评价241
第十五章 敏感性皮肤用化妆品243
第一节 敏感性皮肤的概述243
一、定义243
二、原因243
三、产生机制244
四、临床表现及分型245
第二节 功效原料及作用机制245
一、天然成分原料246
二、化学合成原料246
三、维生素B类246
第三节 产品类型与使用247
一、产品类型247
二、产品使用249
第四节 产品功效评价250
一、主观评价250
二、半主观试验250
三、客观评价250
第十六章 面膜类化妆品254
第一节 美容面膜的发展史254
第二节 美容面膜的作用机制254
第三节 面膜类化妆品的分类255
一、按基本功能分类255
二、按面膜剂型分类256
三、按理化性质分类259
第四节 功效性面膜简介261
一、保湿类美容面膜261
二、抗衰老类美容面膜261
三、美白祛斑类美容面膜264
四、控油抗痤疮类美容面膜268
五、舒缓类美容面膜270
第五节 常用面膜简介270
一、植物面膜270
二、矿物质面膜271
三、海洋生物面膜271
四、动物原料面膜272
五、类激素面膜273
六、其他面膜274
七、自配面膜275
第十七章 彩妆类化妆品279
第一节 彩妆类化妆品的分类和活性成分279
一、彩妆类化妆品的分类279
二、彩妆类化妆品的原料及活性成分279
第二节 面颊部彩妆品288
一、粉底类化妆品289
二、香粉类化妆品293
三、胭脂类化妆品295
第三节 眼部彩妆品298
一、眼影299
二、睫毛彩妆品301
三、眼线彩妆品303
四、眉用彩妆品305
第四节 唇部彩妆品306
第五节 美甲类化妆品310
第六节 彩妆类产品使用注意事项312
一、彩妆类化妆品的使用原则312
二、特殊时期的化妆注意事项313
三、妆后保养314
四、彩妆的安全性314
第十八章 芳香类化妆品316
第一节 嗅觉生理316
一、嗅觉的功能和特性316
二、产生嗅觉的机制316
第二节 芳香类化妆品的种类及活性成分317
一、香水317
二、古龙香水318
三、花露水319
四、芳香类化妆品的活性成分分析319
第三节 调香320
第四节 产品质量标准320
第五节 使用方法321
第六节 精油与芳香疗法321
一、精油322
二、芳香疗法的基本原理322
三、芳香疗法323
第十九章 止汗除臭类化妆品325
第一节 体臭的形成及多汗325
第二节 止汗除臭类化妆品功效原料及作用机制326
一、抑汗剂327
二、抑菌剂327
三、除臭剂328
四、芳香剂328
第三节 止汗除臭类产品类型328
第四节 除臭类化妆品功效评价329
一、止汗功效评价方法329
二、除臭功效评价方法329
三、影响功效的主要因素332
第二十章 健美类化妆品333
第一节 人体健美的概念333
第二节 脂肪代谢与肥胖334
一、脂肪细胞的分布、数量与种类334
二、脂肪细胞的生成与代谢335
三、评价肥胖的指标337
第三节 健美类产品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338
第四节 健美类产品类型与使用340
一、产品类型340
二、产品使用342
第五节 产品功效评价343
一、B超皮下脂肪测量法343
二、电阻法人体脂肪比率测定344
第二十一章 美乳类化妆品345
第一节 乳房健美的概念345
一、乳房的发育及解剖学特点345
二、乳房的美学标准346
三、乳房的形态及分类347
第二节 美乳类化妆品活性成分349
第三节 配方举例及使用方法350
一、配方举例350
二、使用方法351
第四节 美乳类化妆品功效评价351
一、乳房体积351
二、乳房高度与弹性352
三、其他乳房测量方法353
第二十二章 发用化妆品355
第一节 毛发的结构和性质355
一、毛发的分类和组织结构355
二、毛发的生长356
三、毛发的化学组成和结构357
四、毛发的化学性质358
五、毛发的物理性质359
第二节 香波360
一、香波的分类和组成360
二、香波类型363
三、香波的使用方法366
第三节 护发、美发化妆品367
第四节 剃须化妆品374
一、湿式剃须用品374
二、干式剃须用品375
三、剃须后用护肤品376
第二十三章 染发类化妆品378
第一节 染发类化妆品概述378
一、染发类化妆品的概念378
二、染发类化妆品分类378
第二节 染发类化妆品功效原料、作用机制和配方378
一、暂时性染发剂378
二、半永久性染发剂379
三、永久性染发剂380
四、漂白剂382
五、使用方法383
第三节 染发类化妆品功效评价383
一、体外评价383
二、人体评价384
第二十四章 烫发类化妆品386
第一节 烫发类化妆品的概念386
第二节 烫发类化妆品功效原料、作用机制和配方386
一、烫发类化妆品功效原料386
二、烫发作用机制386
三、烫发类化妆品配方387
四、使用方法390
第三节 烫发类化妆品功效评价390
第二十五章 育发类化妆品392
第一节 脱发的概念392
一、头发的生长周期392
二、毛发生长与调控393
三、脱发的诊断394
第二节 育发类化妆品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398
第三节 育发类化妆品配方举例与使用400
一、育发类化妆品配方举例400
二、产品使用402
第四节 育发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402
一、育发化妆品功效性的人体试用评价方法403
二、育发化妆品功效性的实验室评价404
三、动物实验404
第二十六章 脱毛类化妆品406
第一节 多毛的概念406
第二节 脱毛类化妆品原理409
一、化学脱毛类化妆品的基本原理409
二、脱毛类化妆品的主要原料410
第三节 脱毛类化妆品的配方与使用411
一、脱毛类化妆品的配方411
二、产品使用412
第四节 脱毛类化妆品功效评价413
共引参考文献415
索引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