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成岩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Robert H.Goldstein,(美)T.James Reyolds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830859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矿物包体-流体包裹体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成岩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流体包裹体及其应用简介1
第一节 概述1
一、矿物沉淀的温度1
二、矿物沉淀的压力1
三、流体的成分和来源1
四、温度、压力和流体成分的后期演化2
五、提高对成岩体系的认识2
六、提高对地下流体演化的认识2
七、提高对孔隙演化的认识2
八、完善对石油运移史的解释2
九、完善对热史的恢复2
十、完善对构造史或地层埋藏史的恢复2
第二节 研究历史3
第二章 流体包裹体及其成因4
第一节 流体包裹体的外观4
第二节 晶体生长阶段捕获的流体包裹体5
第三节 晶体形成之后捕获的流体包裹体6
第四节 晶体生长阶段微裂缝中捕获的流体包裹体7
第五节 流体包裹体成因的判别标准8
一、原生流体包裹体8
二、次生和假次生流体包裹体16
第六节 小结17
第三章 流体包裹体的相变基础18
第一节 一元体系——水18
一、基本前提18
二、成岩作用的压力—温度条件18
三、自然界中流体包裹体的压力—体积—温度变化20
四、实验室中流体包裹体的压力—体积—温度变化20
第二节 一元体系——甲烷21
第三节 二元体系——水—氯化钠22
第四节 二元体系——水—甲烷25
第五节 多元体系——水—石油29
第六节 多元体系——天然气—石油29
第七节 小结30
第四章 成岩流体的代表性样品——流体包裹体31
第一节 成岩流体与流体包裹体31
一、均一流体31
二、非均一流体32
第二节 包裹体捕获之后的变化32
一、与主矿物的反应32
二、透过主矿物的扩散33
三、包裹体体腔大小的变化34
四、颈缩34
五、主矿物的重结晶41
六、包裹体在主矿物中的位置42
七、主矿物的变形42
八、包裹体捕获后发生的不可逆相变或化学变化42
九、成核亚稳态43
十、热改造再平衡44
第三节 流体包裹体再平衡的消退52
第四节 小结53
第五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哲学54
第一节 概述54
第二节 流程54
第六章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57
第一节 概述57
第二节 取样技巧57
第三节 样品选择58
第四节 用于流体包裹体分析的厚切片的制作方法58
一、解理片58
二、快捷片58
三、双面抛光片59
第五节 显微镜装置60
一、标准偏光显微镜61
二、流体包裹体显微镜61
三、重要配件62
第六节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分析63
一、开始63
二、包裹体成因的确定64
三、包裹体成分的确定64
四、包裹体气液比的确定64
五、压力的确定67
六、岩相学关系的记录67
第七节 成岩环境的确定67
一、渗流带68
二、低温潜流带69
三、高温环境70
第八节 小结71
第七章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73
第一节 思想准备73
第二节 流体包裹体的选择74
一、用于显微测温的流体包裹体组合的选择74
二、用于显微测温的包裹体的选择75
第三节 需要测定的流体包裹体组合的数量76
第四节 分辨率要求76
第五节 材料和仪器准备77
一、用于显微测温的双面抛光薄片77
二、对显微镜的要求77
三、冷热台78
第六节 显微测温准备79
一、显微测温所需样品的尺寸79
二、首要步骤80
第七节 均一温度测试80
第八节 低温相变测试82
一、确定合适的化学体系83
二、H2O—NaCl体系的低温相特征91
三、H2O—NaCl—CaCl2体系的低温相特征100
四、H2O—NaCl—CH4体系的低温相特征109
第九节 小结113
第八章 数据的表达114
第一节 频率直方图114
第二节 双变量散点图116
第三节 小结117
第九章 流体包裹体地质温度计118
第一节 数据一致的流体包裹体组合118
一、最小捕获温度119
二、捕获温度119
第二节 数据不一致的流体包裹体组合127
一、气液比高度不一致的流体包裹体组合127
二、中等不一致的均一温度数据128
第三节 接近最高温度的均一温度数据131
第四节 均一温度与捕获温度的关系133
第五节 小结133
第十章 流体包裹体地质压力计134
第一节 最小捕获压力134
一、压碎法134
二、泡点曲线法134
第二节 捕获压力134
一、数据一致的流体包裹体组合134
二、存在不混溶的情况137
第三节 小结139
第十一章 研究实例140
第一节 流体包裹体研究的评估140
第二节 研究实例141
一、内华达州晚期裂缝充填环带状流石的成因143
二、西班牙东南部中新统方解石胶结物的成因145
三、新墨西哥州Lake Valley组簇状亮晶方解石的成因147
四、上新统—更新统低温方解石胶结物的成因152
五、堪萨斯州东南部前宾夕法尼亚系方解石的成因153
六、牙买加上新统—更新统Hope Gate组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因154
七、堪萨斯州宾夕法尼亚系早期方解石胶结物的成因156
八、伯利兹海底文石胶结物中的流体包裹体157
九、Llano隆起寒武系—奥陶系方解石胶结物的成因158
十、Enewetak环礁始新统白云石的成因159
十一、宾夕法尼亚系Lansing-Kansas City群压实后早期方解石胶结物的成因161
十二、墨西哥台地中白垩统白云岩的成因163
十三、与钾盐共生的石盐的最小形成温度165
十四、新墨西哥州二叠系Laborcita组埋藏过程中的方解石胶结作用166
十五、新墨西哥州宾夕法尼亚系Holder组热史与流体历史和方解石的成因168
十六、宾夕法尼亚系Lansing-Kansas City群压实后晚期方解石胶结物的成因170
十七、北海地区上侏罗统自生石英胶结物的成因171
十八、阿尔卑斯中部石英矿物中流体包裹体地质温度计和地质压力计172
第三节 小结173
第十二章 其他分析方法174
第一节 非破坏性技术174
一、紫外线荧光发射光谱174
二、显微红外吸收光谱175
三、同步加速X射线荧光微探针175
四、激光拉曼探针176
五、质子探针176
六、核磁共振177
第二节 破坏性技术177
一、子矿物的分析177
二、利用能谱仪对流体包裹体中的盐类进行分析177
三、群体或单个包裹体抽提物的阴、阳离子分析177
四、将溶质直接送入仪器进行分析178
五、包裹体中流体的同位素分析179
六、气体组分的分析179
参考文献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