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学概论
  • 姜宪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03766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法律基础课的任务和内容1

二、学习法律基础课的意义2

三、学习法律基础课的方法5

第一编 法学基础理论7

第一章 法的本质和特征9

第一节 法的起源和本质9

一、法的起源9

二、法的本质11

第二节 法的基本特征和作用13

一、法的基本特征13

二、法的作用14

第三节 法的渊源和分类16

一、法的渊源16

二、法的基本分类和分类的标准17

第二章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20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和本质20

一、社会主义法的产生20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产生的特点20

三、社会主义法的本质2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特征和定义22

一、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特征22

二、社会主义法的完整定义2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4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24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5

第四节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27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27

二、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和基本要求28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30

第三章 社会主义法的实施3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的实施和适用32

一、法的实施的概念和基本形式32

二、法的适用的概念、要求和原则3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律关系35

一、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概念35

二、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36

三、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37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的遵守38

一、守法的概念38

二、违法的概念和分类39

三、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40

第四章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42

第一节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42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方针42

二、中国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43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45

第二节 依法治国47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及其意义47

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容51

三、依法治国的主要途径52

第二编 实体法律制度55

第五章 宪法法律制度57

第一节 宪法概述57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57

二、宪法的产生和发展60

三、两次宪法修正案66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67

一、我国的国体和政体67

二、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76

三、我国的行政区划和特别行政区制度78

四、我国的经济制度81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84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84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88

三、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特点89

第四节 宪法实施的保障91

一、宪法实施保障的概念91

二、我国现阶段宪法实施保障制度92

第六章 行政法律制度94

第一节 行政法94

一、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94

二、行政法主体97

三、行政行为101

四、行政监督102

五、行政责任104

第二节 公安行政管理106

一、集会游行示威法106

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109

第三节 国家安全行政管理112

一、概述112

二、国家安全法113

第四节 教育行政管理116

一、概述116

二、教育法117

三、义务教育法120

四、教师法124

第七章 刑事法律制度131

第一节 刑法概述131

一、刑法的概念131

二、刑法的任务131

三、刑法的基本原则133

四、我国刑法的体系134

五、刑法的适用范围135

第二节 犯罪和刑罚137

一、犯罪的概念137

二、犯罪构成138

三、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143

四、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146

五、共同犯罪149

六、刑罚153

第三节 《刑法》分则规定的各类犯罪159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159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160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161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61

五、侵犯财产罪162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62

七、危害国防利益罪163

八、贪污贿赂罪163

九、渎职罪164

十、军人违反职责罪164

第八章 民事法律制度166

第一节 民法概述166

一、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66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167

第二节 民事主体169

一、公民(自然人)169

二、法人173

三、民事主体的几种特殊形式175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178

一、民事法律行为178

二、代理181

第四节 民事权利185

一、民事权利的概念、行使及其保护185

二、财产所有权及与之相关的权利187

三、债权193

四、人身权200

第五节 民事责任201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201

二、侵权的民事责任202

第六节 诉讼时效205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205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206

三、诉讼时效的开始、中止、中断和延长207

第九章 婚姻与继承法律制度208

第一节 婚姻法208

一、婚姻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208

二、结婚211

三、家庭关系214

四、离婚218

五、涉外婚姻的有关规定219

第二节 继承法220

一、继承法概述220

二、法定继承221

三、遗嘱继承和遗赠223

四、遗产的处理225

五、涉外继承227

第十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228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概述228

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228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228

三、知识产权的特征229

第二节 著作权法230

一、著作权法的概念230

二、著作权的法律规定231

三、著作权保护238

第三节 专利法240

一、专利法的概念240

二、专利的法律规定241

三、专利权的保护248

第四节 商标法249

一、商标法的概念249

二、商标的法律规定250

三、商标权的保护254

第十一章 现代市场经济法律制度256

第一节 现代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概述256

一、建立现代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原则256

二、现代市场经济法律体系257

第二节 规范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法律259

一、公司法259

二、经济合同法269

第三节 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285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286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90

第四节 规范宏观调控与社会保障的法律295

一、税法296

二、劳动法与社会保险制度305

第十二章 涉外法律制度316

第一节 涉外法律制度概述316

一、对外开放与涉外法律制度316

二、涉外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及其种类317

三、涉外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319

四、国内法与国际法321

第二节 外商投资企业法323

一、外商投资企业法概述323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325

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331

四、外资企业法335

第三节 涉外经济合同法337

一、涉外经济合同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337

二、涉外经济合同的订立339

三、涉外经济合同的履行、担保和违约责任342

四、涉外经济合同的转让、变更、解除和终止345

五、涉外经济合同争议的解决和法律适用347

第四节 对外贸易法350

一、对外贸易法的概念及其作用350

二、对外贸易的经营主体354

三、商品进出口管理制度356

四、商品进出口的许可证和配额管理359

五、对外贸易法律秩序360

第三编 程序法律制度365

第十三章 刑事诉讼法律制度367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任务和基本原则367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特点367

二、刑事诉讼法的制定根据和任务368

三、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369

第二节 刑事诉讼管辖374

一、刑事诉讼管辖的概念374

二、立案管辖374

三、审判管辖376

第三节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378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意义378

二、强制措施的种类378

第四节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381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及条件381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期间和方式381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381

第五节 刑事诉讼证据382

一、证据的概念和意义382

二、证明对象和证明责任382

三、证据的种类383

第六节 刑事诉讼程序385

一、立案385

二、侦查386

三、起诉386

四、审判387

五、执行389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390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的概念、任务和基本原则390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任务390

二、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391

第二节 民事诉讼管辖393

一、民事诉讼管辖的概念393

二、民事诉讼管辖的种类393

第三节 民事诉讼参加人397

一、当事人397

二、共同诉讼人398

三、第三人399

四、诉讼代理人400

第四节 民事诉讼证据401

一、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种类401

二、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402

三、证据的出示和质证402

第五节 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403

一、财产保全403

二、先予执行404

第六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404

一、强制措施的种类405

二、强制措施的适用405

第七节 审判程序406

一、第一审程序406

二、第二审程序409

三、审判监督程序410

第八节 督促程序411

一、督促程序的概念411

二、支付令的申请和受理411

第九节 公示催告和破产还债程序412

一、公示催告程序412

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413

第十节 执行程序414

一、执行的概念414

二、执行的一般规定414

三、执行措施416

四、执行的中止和终结416

第十五章 行政诉讼法律制度418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概述418

一、行政诉讼法的概念418

二、行政诉讼法的任务419

三、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419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421

一、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421

二、行政诉讼的排除范围422

三、行政诉讼的管辖424

第三节 行政诉讼当事人426

一、原告426

二、被告426

三、共同诉讼人427

四、第三人428

第四节 行政诉讼程序428

一、起诉和受理428

二、审理和判决430

三、执行431

后记4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