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战争史 第1卷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秦、西汉(汉)时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战争史 第1卷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秦、西汉(汉)时期](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3416392.jpg)
- 武国卿,慕中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4561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845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885页
- 主题词:战争史-中国-先秦时代;战争史-中国-秦汉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战争史 第1卷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秦、西汉(汉)时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远古至商朝时期的战争概述1
附表1-1 夏、商王系表6
第一编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11
第一章 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总论11
第一节 周王朝概述11
第二节 西周灭商的战争13
一、商朝的衰落13
二、周王朝的兴起13
三、牧野之战14
四、平定管蔡武庚之乱16
第三节 周朝的军政建设17
一、政治建设17
附表1-2 西周王系表20
附图1-1 周朝分封诸侯战略示意图21
二、军事建设22
附图1-2 周代兵器简况图26
第四节 春秋战国主要国家的战略形势27
一、晋分裂为韩赵魏三国27
二、秦在西陲逐渐壮大29
三、楚为南方唯一大国30
四、齐在东方的称霸31
五、燕在北方奋起图强31
六、郑卫鲁宋吴越陈蔡徐曹诸国之兴衰32
附图1-3 春秋诸侯互相兼并争霸形势示意图34
七、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梗概35
附图1-4 战国初期形势要图38
第五节 七国的革新与变法39
一、三晋政治革新39
二、齐国政治革新41
三、楚国变法失败42
四、秦国变法成功44
第六节 七国的建郡与长城46
一、维护统一政权的建郡46
二、防御侵略的长城48
附图1-5 七国长城疆域要图50
第七节 七国的兵力与战争规模51
附图1-6 战国时代重要战役地区示意图54
第八节 七国军制装备与军事学术的进步和发展55
一、军队组织的变化55
二、兵器装备的进步57
三、军事学术的发展59
第九节 夏、商、周、春秋战国的战争特点和著名将帅63
一、夏、商、周、春秋战国的战争特点63
二、夏、商、周至春秋战国的杰出将帅66
附图1-7 战国时期示意图88
第二章 周朝东迁前后的战争89
第一节 周与犬戎镐京战役89
一、西周王朝建立以来的基本政治和战略形势89
附图1-8 宣王中兴战略攻势示意图93
二、戎狄环伺入侵路线94
附图1-9 王畿形势与犬戎入侵路线示意图95
三、申侯与犬戎勾结侵镐96
四、镐京沦陷经过96
五、诸侯勤王会师97
附图1-10 诸侯勤王会师要图99
六、收复镐京的作战经过100
七、周王朝战后的动向100
镐京战役评述101
附表1-3 春秋时期周王世系表102
附图1-11 镐京战役经过示意图103
第二节 周郑繻葛战役104
一、周王朝东迁洛阳后的基本战略形势104
二、郑在东方的扩张105
附图1-12 郑军扩张战争经过示意图107
三、周郑矛盾的激化108
四、周采取进攻战略109
五、周郑两军作战序列109
六、周郑两军作战策划110
七、繻葛战役的作战经过111
八、双方战后的动向112
繻葛战役评述112
附图1-13 繻葛战役经过示意图114
第三节 齐鲁长勺战役115
一、齐鲁两国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115
二、齐国政变与齐鲁乾时之战116
三、齐政革新与对鲁进攻117
四、鲁国的备战118
五、齐鲁两军作战序列118
六、长勺战役的作战经过118
七、双方战后的动向119
长勺战役评述120
附图1-14 长勺战役经过示意图121
第三章 春秋时期战争122
第一节 春秋列国兼并战争概述123
第二节 晋楚城濮战役125
一、城濮战前晋楚两国的基本战略形势125
二、晋楚争霸双方的战略127
三、晋楚整军与晋方的决策129
四、城濮战前双方的作战活动131
附图1-15 城濮战前双方态势示意图135
五、晋楚双方作战序列136
六、晋楚双方作战策划137
七、城濮战役的作战经过137
八、双方战后的动向139
城濮战役评述140
附图1-16 城濮战役经过示意图143
第三节 晋楚邲战役144
一、战前晋楚两国的基本战略形势144
附图1-17 晋楚争夺盟国形势示意图148
二、晋军战略上的被动149
三、楚军的决策150
附图1-18 邲战前双方态势概况图151
四、晋楚最后的摊牌152
五、晋楚两军作战序列152
六、晋楚两军作战策划153
七、邲战役的作战经过154
八、双方战后的动向156
邲战役评述157
附图1-19 邲战役经过示意图159
第四节 晋齐鞍战役160
一、晋齐两国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160
二、齐鲁卫三国战争161
附图1-20 齐鲁卫战争经过示意图163
三、晋鲁卫三国会师164
附图1-21 晋鲁卫三国会师形势图165
四、晋齐双方作战序列166
五、晋齐双方作战策划166
六、鞍战役的作战经过167
七、晋齐双方的议和168
八、双方战后的动向169
鞍战役评述170
附图1-22 鞍战役经过示意图172
第五节 晋楚三驾战役173
一、晋国的基本战略形势173
二、晋楚争霸的长期战略和争夺的险要地区175
三、晋国对楚国的三条方针176
四、晋楚双方作战序列179
五、晋军作战策划179
六、逼阳城的围攻战180
七、三驾战役的作战经过181
八、双方战后的动向183
三驾战役评述184
附图1-23 三驾战役经过示意图186
第六节 吴楚柏举战役187
一、柏举战前吴楚两国的基本战略形势和连续交战187
附图1-24 吴楚两国连续交战经过示意图192
二、吴楚两国宫廷的内乱193
三、吴军对楚的战略进攻195
附图1-25 吴军机动进攻经过示意图196
四、吴蔡唐联合阵线的组成197
五、吴楚战争的地理形势197
六、吴楚两军作战序列199
七、吴楚两军作战策划199
八、柏举战役的作战经过200
九、双方战后的动向202
柏举战役评述204
附图1-26 柏举战役经过示意图206
第七节 吴齐艾陵战役207
一、齐国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207
二、吴齐战争的原因208
三、吴对齐大举进攻209
四、齐军的积极备战210
附图1-27 吴齐两军初期动态示意图211
五、吴齐两军作战序列212
六、吴齐两军作战策划212
七、艾陵战役的作战经过212
八、艾陵战后双方议和214
艾陵战役评述214
附图1-28 艾陵战役经过示意图217
第八节 吴越笠泽战役218
一、春秋后期吴越的基本战略形势218
二、东南方形成三方角逐219
三、吴越间的反复较量219
四、槜李之战220
五、夫椒之战221
六、越国战败求和222
七、越国复兴的准备223
八、进攻吴郊的战斗225
附图1-29 吴郊战斗经过示意图228
九、越国继续积极备战229
十、越军决定再次大举对吴进攻229
十一、吴越两军作战序列230
十二、笠泽战役的作战经过230
十三、双方战后的动向232
笠泽战役评述233
附图1-30 笠泽战役经过示意图235
第四章 齐楚韩魏赵燕六国间的战争236
第一节 齐魏桂陵战役236
一、战国初期魏齐两国的基本战略形势236
二、争取与国的外交活动238
三、魏赵齐战争的发端240
四、齐魏战争的战略240
五、齐赵魏交战区的地理概势241
六、齐魏两军作战序列242
七、齐魏两军作战策划243
八、桂陵战役的作战经过243
九、双方战后的动向244
附表1-4 战国时期周王世系表244
附图1-31 桂陵战役经过示意图245
桂陵战役评述246
附图1-32 桂陵战役经过示意图248
第二节 齐魏马陵战役249
一、战前魏国的基本战略形势249
二、马陵战役的发端250
三、齐魏两军作战序列252
四、齐魏两军作战策划253
五、马陵战役的作战经过253
附图1-33 马陵战役经过示意图255
六、双方战后的动向256
马陵战役评述256
附图1-34 马陵战役经过示意图258
第三节 齐燕即墨战役259
一、战前齐燕双方争斗的基本战略形势259
二、燕将乐毅统率多国之军胜利推进260
三、燕军进攻莒、墨两城262
附图1-35 燕齐战争经过情况示意图263
四、莒城和即墨人民的艰苦斗争264
五、齐燕两军作战序列265
六、齐燕两军作战策划265
七、即墨战役的作战经过266
八、双方战后的动向266
即墨战役评述267
附图1-36 即墨战役经过示意图268
第四节 燕赵鄗代战役269
一、战国以来燕赵两国的基本战略关系269
二、燕乘赵危发动的侵赵战争269
附图1-37 燕军攻赵战略形势示意图271
三、燕赵两军作战序列272
四、燕赵两军作战策划272
五、鄗代战役的作战经过272
六、燕赵两国的停战议和273
鄗代战役评述274
附图1-38 鄗代战役经过示意图275
第五章 六国合纵对秦战争276
第一节 合纵前战国七雄之总形势277
第二节 纵横捭阖的对立斗争278
一、合纵、连横战略的出现278
二、苏秦与合纵战略279
附图1-39 苏秦合纵战略示意图282
三、张仪与连横战略283
第三节 六国联合对秦战争285
一、赵魏燕韩楚5国联合第一次攻秦285
二、齐魏韩3国联合第二次攻秦286
三、楚燕韩赵魏5国联合第三次攻秦287
四、赵楚燕韩魏5国联合第四次攻秦288
五、赵燕韩魏楚5国联合第五次攻秦289
六国合纵对秦战争评述291
附图1-40 灞桥附近战斗经过示意图293
第六章 秦军进攻六国的战争294
第一节 秦楚鄢郢战役295
一、秦楚两国的基本战略形势295
二、秦楚两国间的连续战争296
附图1-41 秦楚连续战争经过示意图298
三、秦国扩张的战略299
四、秦楚两军作战序列300
五、秦楚两军作战策划300
六、鄢郢战役的作战经过301
七、双方战后的动向302
鄢郢战役评述303
附图1-42 鄢郢战役经过示意图304
第二节 秦魏华阳战役305
一、秦魏的基本战略形势305
二、秦魏间的连续战争305
附图1-43 秦魏连续战争示意图308
三、战争规模日益扩大309
附图1-44 伊阙歼灭战示意图311
四、三晋关系变化导致秦军的进攻312
五、秦魏赵军作战序列313
六、秦魏赵军作战策划313
七、华阳战役的作战经过313
八、华阳战后停战议和314
华阳战役评述315
附图1-45 华阳战役经过示意图316
第三节 秦赵阏与战役317
一、战国以来秦赵两国的基本战略形势317
二、秦赵两国间的连续战争318
附图1-46 秦赵连续战争示意图320
三、赵国救援阏与的决策321
四、秦赵两军作战序列321
五、秦赵两军作战策划322
六、阏与战役的作战经过322
七、双方战后的动向323
阏与战役评述323
附图1-47 阏与战役经过示意图325
第四节 秦赵长平战役326
一、战前秦赵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326
二、长平地区出现的相持战327
三、赵国媾和建议的流产328
四、反间计促赵换将329
五、秦赵两军作战序列330
六、秦赵两军作战策划330
七、长平战役的作战经过330
八、双方战后的动向332
长平战役评述334
附图1-48 长平战役经过示意图336
第五节 秦赵宜安战役337
一、赵国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337
二、宜安战前赵国扫除匈奴威胁的代北歼灭战338
附图1-49 代北歼灭战经过示意图340
三、赵军统帅将领的更换341
四、赵秦两军作战序列342
五、赵秦两军作战策划343
六、宜安战役的作战经过343
七、双方战后的动向344
宜安战役评述344
附图1-50 宜安战役经过示意图346
第二编 秦朝时期349
第七章 秦朝时期总论349
第一节 秦王朝的建立349
第二节 秦进一步统一北方和南方的战争350
第三节 秦末农民起义351
第四节 秦朝的灭亡352
附表1-5 秦朝帝系表353
第八章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354
第一节 秦统一六国前各国之基本战略形势354
第二节 秦灭六国的基本战略与策略357
第三节 并韩灭赵战争357
一、借挑起燕赵战争之机第一次攻赵357
二、秦军第二次对赵进攻358
三、韩国先被秦灭亡359
四、秦对赵第三次进攻359
五、秦第四次大举进攻赵国360
六、秦终于灭亡赵国360
附图1-51 秦军灭赵战争经过示意图362
第四节 灭魏战争363
第五节 灭楚之战363
一、秦军第一次攻楚363
附图1-52 棠溪歼灭战经过示意图366
二、秦军第二次攻楚367
附图1-53 秦军灭楚战争经过示意图369
第六节 灭燕战争370
第七节 灭齐战争372
附图1-54 秦灭燕齐战争经过示意图373
第八节 秦灭六国后的军政建设374
一、政治建设374
二、军事建设375
秦统一六国战争评述375
附图1-55 秦统一六国战争经过示意图378
第九章 秦统一六国后的北进和南征的战争379
第一节 驱逐匈奴战役379
一、秦北部边疆与匈奴之基本战略形势379
二、秦对匈奴作战之策划380
三、北征匈奴的作战经过380
四、秦战后的动向381
第二节 征南越战役381
一、南越地区的基本战略形势381
二、征南越战役作战策划382
三、征南越作战经过382
四、秦战后的动向383
秦统一六国后的北进和南征的战争评述384
附图1-56 秦统一疆域示意图385
第十章 秦末农民起义战争386
第一节 秦代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386
第二节 大泽乡农民起义387
第三节 陈胜吴广起义军的胜利进军388
附图1-57 大泽乡起义形势发展示意图390
第四节 项梁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391
附图1-58 农民起义军对秦初期作战经过示意图392
第五节 各路反秦军与秦军作战经过393
一、陈胜吴广起义军被秦军击破393
二、项梁项羽军和刘邦军之作战394
三、临济之战周市军的战败395
四、雍邱之战395
五、秦楚定陶之战396
附图1-59 江东起义力量进展形势示意图397
秦末农民起义战争评述398
附图1-60 起义军对秦作战经过示意图400
第十一章 秦朝灭亡之战争401
第一节 秦楚钜鹿战役401
一、钜鹿战前秦楚的基本战略形势401
二、钜鹿战役的导因402
三、秦军与各路反秦军的态势和作战序列404
附图1-61 楚军在安阳敌友各部态势示意图406
四、秦楚两军作战策划407
五、钜鹿战役的作战经过407
六、漳南地区的作战408
钜鹿战役评述410
附图1-62 钜鹿战役经过示意图412
第二节 刘邦项羽西进秦都之战413
一、刘邦西进秦都之战413
二、项羽之西进秦都415
附图1-63 刘邦项羽分路进关经过示意图417
刘邦西进秦都之战评述418
第三节 项羽刘邦灭秦后的相互斗争418
一、杀气腾腾的鸿门宴419
二、项羽刘邦分封关中王的斗争420
第三编 楚汉战争时期425
第十二章 楚汉战争时期总论425
第一节 楚汉两大集团的形成425
第二节 楚汉战争梗概426
第三节 楚汉战争双方成败的基本原因427
第四节 楚汉战争时期的战争特点和著名将帅429
一、战争特点429
二、著名将帅431
第十三章 楚汉战争支战场作战437
第一节 三秦战役437
一、刘邦入汉与其基本战略形势437
二、项王统治权力的崩溃440
三、汉王军进攻三秦的战略441
附图1-64 汉王军奇袭三秦战略概势示意图443
四、汉王军与三秦军双方作战序列444
五、汉王军与三秦军双方作战策划444
六、三秦战役的作战经过445
七、雍国首邑的最后被攻克447
附图1-65 三秦战役经过示意图448
三秦战役评述449
第二节 安邑战役450
一、西魏的基本战略形势450
附图1-66 西魏反汉形势示意图452
二、汉对魏作战的起因453
三、汉魏两军作战序列453
四、汉魏两军作战策划454
五、安邑战役的作战经过454
附图1-67 安邑战役经过示意图456
六、汉军战后的动向457
安邑战役评述457
第三节 井陉战役458
一、赵国的重建和基本战略形势458
二、赵国的附楚和反汉459
三、汉军的增援与破代460
四、汉赵两军作战序列460
五、赵汉两军作战策划461
六、井陉战役的作战经过462
七、汉不战而屈全燕462
井陉战役评述464
附图1-68 汉赵两军分向井陉开进示意图466
附图1-69 井陉战役经过示意图467
第四节 潍上战役468
一、战前汉楚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468
二、潍上战役的起因468
三、潍上战役的序幕——韩信破齐469
四、汉和楚齐军作战序列470
五、汉和楚齐军作战策划471
六、潍上战役的作战经过472
七、双方战后的动向473
潍上战役评述475
附图1-70 汉军袭齐后形势示意图477
附图1-71 潍上战役经过示意图478
附图1-72 潍上战后追击作战经过示意图479
第十四章 楚汉战争主战场作战480
第一节 彭城战役480
一、彭城战前楚汉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480
二、彭城战役的起因481
三、楚汉双方作战序列482
四、楚汉双方作战策划483
五、楚汉双方作战部署483
六、彭城战役的作战经过484
七、双方战后的动向485
彭城战役评述485
附图1-73 齐楚转变为楚汉战争形势示意图487
附图1-74 彭城战役经过示意图488
第二节 成皋战役489
一、成皋战前楚汉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489
二、楚汉双方作战序列490
三、楚汉双方作战策划491
四、成皋战役的作战经过492
成皋战役评述500
附图1-75 荥阳对峙兵力机动示意图502
附图1-76 成皋战役经过示意图503
第三节 垓下战役504
一、垓下战前楚汉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504
二、垓下战役的起因504
三、垓下战役楚汉双方作战策划505
四、垓下战役的前哨战——固陵之战505
附图1-77 固陵相持双方兵力移动示意图507
五、楚汉两军作战序列508
六、垓下战役的作战经过509
七、汉垓下战役后的动向512
垓下战役评述512
附图1-78 垓下战役经过示意图514
第四编 西汉(汉)时期(上)西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政权的战争517
第十五章 西汉时期总论517
第一节 西汉王朝的始末517
一、西汉政权的巩固阶段518
二、文景之治的盛世阶段519
三、汉武帝与昭宣中兴阶段520
四、西汉的衰落阶段520
附表1-6 西汉(汉)帝系表521
附图1-79 西汉(汉)时期疆域图522
第二节 西汉王朝的政治军事建设523
一、政治建设523
二、军事建设525
第三节 西汉王朝的经济与战争实力527
第四节 西汉时期的重要战争梗概528
一、汉铲除异姓王和同姓王的战争528
二、对边疆兄弟民族的战争529
三、西汉对外部的战争530
四、汉末农民反对新莽政权的起义战争530
第五节 西汉时期的战争特点和杰出将帅530
一、西汉时期的战争特点530
二、西汉时期的杰出将帅532
第十六章 刘邦巩固初建统一政权的战争539
第一节 西汉初期的基本战略形势539
第二节 平定韩王信之晋阳战役540
一、战前汉廷与诸异姓王的基本战略形势540
二、韩王信背叛汉朝之原因542
三、韩王信与匈奴之联军543
四、韩王信匈奴联军与汉军的作战序列545
五、双方作战策划546
六、晋阳战役的作战经过546
七、双方战后的动向548
晋阳战役评述549
附图1-80 晋阳战役经过示意图551
第三节 平定陈豨的东垣战役552
一、战前汉王朝的基本战略形势552
二、陈豨叛汉的起因552
三、汉军与陈豨军的作战序列553
四、陈豨军汉军双方作战策划554
五、东垣战役的作战经过555
六、汉军战后的动向556
东垣战役评述557
附图1-81 汉军平定陈豨之战经过示意图560
第四节 平定英布之蕲西战役561
一、淮南王英布叛汉之起因561
二、刘邦诛灭英布的借口561
三、汉军英布军双方作战序列563
四、汉军英布军双方作战策划563
五、蕲西战役的作战经过564
蕲西战役评述566
附图1-82 汉军平定英布之战经过示意图567
第五节 平定卢绾之战568
一、卢绾反汉的起因及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568
二、卢绾的反叛569
三、汉王朝的调兵遣将569
四、平定卢绾的作战经过570
附图1-83 汉军平定卢绾之战经过示意图571
第十七章 西汉初期平定同姓王叛乱的战争572
第一节 汉初平定异姓诸王后的政治形势572
一、刘邦病故前后的政治大局572
二、一场大规模战乱的夭折573
三、吕后专权与其党羽的作乱574
第二节 平定七王之乱的昌邑战役577
一、西汉初年刘氏诸王变迁的政治形势577
二、汉文帝的即位和进一步削弱刘氏诸王势力的斗争578
三、昌邑战役前七王的联合580
四、汉军吴楚联军双方作战序列581
五、汉军吴楚联军双方作战策划582
六、昌邑战役的作战经过583
昌邑战役评述586
附图1-84 汉景帝平七王战争经过示意图588
第五编 西汉(汉)时期(中)西汉对兄弟民族和对外战争591
第十八章 西汉对兄弟民族和对外战争总论591
第一节 西汉时期各兄弟民族的发展591
一、匈奴与北方各族591
附图1-85 西汉时期中国匈奴部族图594
二、西域各族595
附图1-86 西汉时期西域都护府596
三、东南与西南各族597
附图1-87 西汉时期交趾刺史部598
第二节 西汉时期与周边国家的关系599
附图1-88 西汉时期与周边国家关系位置示意图600
第三节 各兄弟民族部族国家的军政建设601
一、匈奴族601
二、东北各族601
三、东南和西南各族601
四、西域地区各族602
第四节 西汉对兄弟民族和对外战争特点606
一、渡海与陆路两军协同作战606
二、政治瓦解与军事进攻交互为用607
三、联合诸国力量,重点打击匈奴势力608
第十九章 西汉前期对兄弟民族的战争609
第一节 汉匈河南战役609
一、汉高祖至汉文帝初年汉匈战和形势的发展609
二、战前汉匈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11
三、汉匈两军作战序列611
四、河南战役的作战经过612
五、双方战后的动向612
附图1-89 汉匈河南战役经过示意图614
第二节 汉匈平凉战役615
一、战前汉匈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15
二、汉匈两军作战序列617
三、汉匈两军作战策划618
四、平凉战役的作战经过618
附图1-90 汉匈平凉战役经过示意图619
第三节 汉匈云中战役620
一、云中战役前汉匈关系的演变620
二、汉匈两军作战序列621
三、汉匈两军作战策划621
四、云中战役的作战经过621
五、双方战后的动向622
汉前期抗御匈奴作战评述623
附图1-91 汉匈奴云中战役经过示意图625
第二十章 西汉中期对兄弟民族的战争626
第一节 汉对匈奴马邑伏击战役628
一、汉武帝当政初期汉匈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28
二、马邑伏击战役的起因629
三、汉匈两军作战序列630
四、汉匈两军作战策划630
五、马邑伏击战役经过630
六、双方战后的动向631
马邑伏击战役评述631
附图1-92 汉匈马邑战役经过示意图633
第二节 汉对匈奴关市诱敌奇袭战役634
一、战前汉匈间的基本战略形势634
二、汉匈双方作战序列634
三、关市战役作战策划和战役经过634
四、汉匈双方关市战后的动向635
附图1-93 汉匈关市战役经过示意图636
第三节 汉匈雁门战役637
一、战前汉匈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37
二、雁门战役前汉匈渔阳之战637
三、汉匈双方雁门战役作战序列637
四、汉匈雁门战役的作战经过638
附图1-94 汉匈雁门战役经过示意图639
第四节 汉匈西河朔方战役640
一、战前汉匈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40
二、西河朔方地区的战略地位640
三、汉匈双方作战序列641
四、汉匈双方作战策划641
五、西河朔方战役的作战经过641
六、双方战后的动向642
西河朔方战役评述643
附图1-95 汉匈西河朔方战役经过示意图644
第五节 汉奇袭匈奴右贤王庭之作战645
一、汉匈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45
二、汉匈双方作战序列645
三、汉匈双方作战策划646
四、汉军奇袭右贤王庭的作战经过646
五、双方战后的动向647
汉奇袭匈奴右贤王庭之战评述648
附图1-96 汉奇袭匈奴右贤王庭作战经过示意图649
第六节 汉匈漠南会战650
一、漠南会战的起因650
二、汉匈双方作战序列650
三、汉匈双方作战策划651
四、漠南会战的作战经过651
五、双方战后的动向652
汉匈漠南会战评述653
附图1-97 汉匈漠南会战经过示意图655
第七节 汉匈河西战役656
一、汉匈河西战役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56
二、河西战役的起因656
三、汉匈两军河西战役作战序列657
四、汉匈双方作战策划657
五、汉匈河西战役第一次作战经过657
六、汉匈河西战役第二次作战经过658
七、双方战后的动向660
汉匈河西战役评述662
附图1-98 汉匈河西战役经过示意图664
第八节 汉匈漠北战役665
一、战前汉匈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65
二、漠北战役的起因665
三、汉匈两军漠北战役作战序列666
四、汉匈双方作战策划667
五、汉匈漠北战役的作战经过668
六、双方战后的动向669
汉匈漠北战役评述671
附图1-99 汉匈漠北战役经过示意图673
第九节 汉匈浚稽山之战674
一、汉匈漠北战役后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74
二、汉匈浚稽山之战的起因675
三、汉匈浚稽山之战的作战经过676
附图1-100 汉匈浚稽山之战经过示意图677
第十节 汉匈天山战役678
一、战前汉匈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78
二、天山战役的起因678
三、汉匈两军天山战役作战序列679
四、汉匈双方作战策划680
五、汉匈天山战役的作战经过680
六、双方战后的动向681
汉匈天山战役评述681
附图1-101 汉匈天山战役经过示意图683
第十一节 汉匈余吾水南战役684
一、汉匈余吾水南战役的起因684
二、汉匈两军作战序列和作战策划684
三、汉匈余吾水南战役的作战经过684
附图1-102 汉匈余吾水南战役经过示意图686
第十二节 汉匈速邪乌燕然山战役687
一、战前汉匈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87
二、汉匈速邪乌燕然山战役的起因687
三、汉匈两军作战序列687
四、汉匈两军作战策划688
五、汉匈速邪乌燕然山战役的作战经过688
六、双方战后的动向690
汉匈燕然山战役评述690
附图1-103 汉匈速邪乌燕然山战役经过示意图692
第十三节 西汉中期与匈奴争夺西域地区之作战693
一、西汉时期西域的概况693
二、西汉中期通使西域的斗争694
三、汉攻鄯善(楼兰)、姑师(车师)之战695
附图1-104 西汉进攻楼兰、姑师(车师)作战经过示意图697
四、西汉进击大宛国之战698
附图1-105 西汉进攻大宛国之战经过示意图701
五、汉匈争夺乌孙的斗争702
六、汉征车师之战702
西汉中期与匈奴争夺西域地区作战评述702
第十四节 西汉中期统一中国南方地区之作战703
一、中国南方地区概况703
二、统一闽越地区的作战经过704
三、统一南越地区的作战经过705
附图1-106 西汉统一南越地区作战经过示意图710
四、西汉统一西南地区的作战经过711
西汉中期统一中国南方地区作战评述712
第二十一章 西汉后期对兄弟民族的战争714
第一节 西汉后期的社会状况715
一、兴盛殷富的昭宣中兴715
二、汉元帝以后的衰败716
三、西汉后期匈奴部族的状况716
第二节 汉袭击匈奴战略纵深的大决战717
一、汉昭帝即位以来汉匈双方战和形势的发展717
二、汉袭匈奴战略纵深之战的起因718
三、汉军作战序列719
四、汉袭击匈奴战略纵深之战作战策划719
五、汉袭击匈奴战略纵深之战的作战经过720
六、双方战后的动向721
汉袭匈奴战略纵深之战评述721
附图1-107 汉袭击匈奴战略纵深之战经过示意图723
第三节 汉平定羌族部落叛乱的作战724
一、汉与诸羌部落的基本战略形势724
二、羌族反叛首领的勾结724
三、诸羌叛乱的起因725
四、汉王朝的调兵遣将725
五、汉平定羌族叛乱的作战经过726
六、平定羌人叛乱后汉王朝和诸羌的动向729
汉平定羌人叛乱作战评述730
第四节 汉匈郅支战役731
一、汉匈双方基本战略形势的发展变化731
二、郅支战役前匈奴的彻底分裂733
三、匈奴5个单于的火并734
四、汉匈郅支战役的远因和近因734
五、汉匈两军郅支战役作战序列736
六、汉匈两军作战策划737
七、汉匈郅支战役的作战经过737
八、双方战后的动向738
汉匈郅支战役评述739
附图1-108 汉匈郅支战役经过示意图741
第五节 汉征乌桓之作战742
一、汉征乌桓的起因742
二、汉征乌桓的经过742
第六节 汉使乌孙臣服的斗争743
第七节 汉征龟兹之战745
一、汉征龟兹的起因745
二、汉征龟兹的作战经过745
第八节 汉征车师焉耆之作战746
一、汉第一次征车师之战746
二、汉第二次征车师之战747
三、汉征焉耆之战748
第二十二章 西汉时期的对外战争749
第一节 西汉对朝鲜之战749
一、朝鲜与西汉王朝的基本战略关系749
二、西汉对朝鲜之战的起因750
三、西汉朝鲜两军作战序列750
四、西汉朝鲜两军作战策划751
五、西汉军进攻朝鲜王险城的作战经过751
六、西汉征朝鲜之战后的动向753
附图1-109 汉对朝鲜之战经过示意图754
第二节 西汉威逼越南臣服的斗争755
第三节 西汉通西域罽宾之斗争755
西汉对兄弟民族和对外战争综合评述756
第六编 西汉(汉)时期(下)汉末农民起义战争761
第二十三章 西汉末期的社会状况和农民起义战争的爆发761
第一节 农民与统治阶级的尖锐矛盾761
一、西汉末期社会濒临崩溃及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761
二、王莽的当权和改制的失败763
三、王莽政权向周边地区的扩张765
第二节 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767
一、边疆和边远地区人民的起义767
二、内地人民的起义767
三、地主武装的起义和加入农民军768
四、各路起义势力的会师769
附图1-110 西汉末全国农民起义形势示意图772
第二十四章 绿林起义军的战争773
第一节 起义战争初期的作战773
一、南阳郡内发生的战争773
二、起义军更始政权的建立776
绿林起义军初期作战评述778
附图1-111 绿林起义军南阳郡作战经过示意图779
第二节 昆阳战役780
一、昆阳战前新(莽)汉两军的基本战略形势780
二、新(莽)汉两军作战序列781
三、新(莽)汉两军作战策划782
四、新(莽)汉双方昆阳城的攻守作战783
五、决定新(莽)汉命运的战略大决战784
六、双方战后的动向785
昆阳战役评述786
附图1-112 新(莽)汉两军动向示意图789
附图1-113 昆阳战役经过示意图790
第三节 汉军进占长安之战791
一、新莽政权濒临总崩溃的战略形势791
二、保卫京师长安和洛阳的紧急部署791
三、汉军分路进攻洛阳长安的部署792
四、汉军向洛阳长安的进军793
五、攻克长安的作战经过794
六、汉军战后的动向795
起义军进占长安之战评述795
附图1-114 进占长安经过示意图797
第二十五章 赤眉起义军的战争798
第一节 赤眉起义军的初期作战798
一、莒县农民起义及其发展798
二、青州兖州等地的农民起义799
第二节 成昌战役801
一、成昌战前赤眉起义军连战连捷的战略形势801
二、新莽王朝成昌战前的调兵遣将802
三、新莽赤眉两军作战序列803
四、新莽赤眉两军作战策划804
五、成昌战役的作战经过804
六、双方战后的动向805
成昌战役评述806
附图1-115 成昌战役经过示意图807
第三节 赤眉对更始的长安战役808
一、更始政权的迁都和绿林军的蜕变808
二、赤眉起义军向西发展和更始政权的对策810
三、长安战役前更始政权被刘秀势力进一步削弱811
四、赤眉军和刘秀集团双方的派兵西进814
五、赤眉军攻克弘农的胜利会师815
六、赤眉军攻占长安战役的经过816
赤眉军长安战役评述818
附图1-116 赤眉军南北两路向西进攻形势示意图820
附图1-117 长安战役经过示意图821
第四节 崤底战役822
一、赤眉军进占长安后的基本战略形势822
二、赤眉军的被迫西进和重返长安824
三、赤眉军回军长安的胜利作战826
四、赤眉军撤离长安东归与刘秀的对策827
五、赤眉刘秀两军作战序列829
六、赤眉刘秀两军作战策划830
七、华阴湖城附近的作战831
八、崤底战役的作战经过832
崤底战役评述835
附图1-118 赤眉起义军向西进军经过示意图837
附图1-119 湖城附近作战经过示意图838
附图1-120 崤底战役经过示意图839
主要参考书和工具书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