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 系统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 系统管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3413047.jpg)
- 曹江华,杨晓勇,林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3746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10页
- 文件大小:146MB
- 文件页数:525页
- 主题词:Linux操作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 系统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系统简介1
1.1 Linux简介1
1.1.1 UNIX操作系统的诞生1
1.1.2 GNU早期简史2
1.1.3 POSIX标准历史3
1.1.4 Linux概述3
1.1.5 Linux和开源软件的商业化4
1.1.6 Linux和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5
1.2 Linux内核及其发行版本6
1.2.1 Linux发行版本概述6
1.2.2 Linux内核的变迁7
1.2.3 Linux主要发行版本8
1.3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简介10
1.3.1 发展轨迹10
1.3.2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简介12
第2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系统安装和故障排除18
2.1 硬件需求与兼容性18
2.1.1 Linux硬件驱动现状18
2.1.2 主要硬件的兼容性19
2.1.3 收集硬件信息20
2.1.4 检查系统硬件是否存在大的缺陷22
2.1.5 获取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兼容性列表22
2.2 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23
2.2.1 使用本地光盘介质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23
2.2.2 首次启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的配置37
2.3 安装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42
2.3.1 开始安装阶段的故障及其排除42
2.3.2 初始安装阶段的故障及其排除43
2.3.3 安装过程中的问题43
2.3.4 安装后的问题44
2.4 Linux硬件的稳定性检测46
2.4.1 稳定性检测的作用46
2.4.2 检测CPU46
2.4.3 检测内存49
2.4.4 使用整体测试工具PassMark50
2.5 卸载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52
第3章 Linux启动过程和系统引导器GRUB54
3.1 Linux启动过程54
3.1.1 Linux的启动过程详解54
3.1.2 Linux运行级57
3.1.3 /etc/inittab文件和/etc/sysconfig/init文件58
3.2 系统引导器GRUB62
3.2.1 GRUB简介62
3.2.2 GRUB的启动菜单界面63
3.2.3 GRUB的启动菜单项编辑界面63
3.2.4 GRUB命令行界面64
3.2.5 理解GRUB配置文件grub.conf65
3.2.6 GRUB初始引导过程67
3.2.7 GRUB命令参考68
3.2.8 了解GRUB常见错误信息70
第4章 Linux守护进程、系统服务和xinetd75
4.1 守护进程75
4.1.1 Linux守护进程的概念75
4.1.2 Linux系统提供的服务及其守护进程列表75
4.1.3 查看守护进程的方法79
4.2 xinetd81
4.2.1 什么是xinetd81
4.2.2 xinetd的特色81
4.2.3 使用xinetd启动守护进程82
4.2.4 解读/etc/xinetd.conf和/etc/xinetd.d/*83
4.2.5 配置xinetd85
4.2.6 xinetd防止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s)的原因91
4.3 Linux服务管理工具92
4.3.1 system-config-services92
4.3.2 ntsysv93
4.3.3 chkconfig93
4.4 TCP Wrappers94
4.5 安全选择Linux服务96
第5章 Linux用户管理97
5.1 Linux用户管理简介97
5.1.1 Linux多用户、任务系统97
5.1.2 Linux用户(User)和用户组(Group)概念98
5.1.3 理解Linux用户配置文件99
5.1.4 理解Linux用户组配置文件101
5.1.5 Linux用户相关配置文件103
5.1.6 定制Linux系统环境变量105
5.2 使用命令行工具管理用户和用户组107
5.2.1 useradd:建立用户107
5.2.2 userdel:删除用户109
5.2.3 usermod:修改已有用户信息109
5.2.4 passwd:设置密码110
5.2.5 chage:密码老化111
5.2.6 groupadd:添加组111
5.2.7 groupdel:删除组账户112
5.2.8 groupmod:修改组112
5.2.9 vipw:编辑/etc/passwd文件113
5.2.10 vigr:编辑/etc/group文件113
5.2.11 newgrp:转换组113
5.2.12 whoami:显示当前用户名称114
5.2.13 who:显示登录用户114
5.2.14 id:显示用户信息115
5.2.15 su:切换身份115
5.2.16 pwck:检测账户116
5.2.17 grpck:检测用户组账号信息完整性116
5.3 使用图形化工具:用户和组配置工具117
5.3.1 添加新用户118
5.3.2 修改用户属性118
5.3.3 添加新组119
5.3.4 修改组属性119
5.4 Linux用户管理实例119
5.4.1 Linux用户管理小技巧119
5.4.2 配置sudo让Linux用户管理更加安全123
第6章 Linux文件系统管理129
6.1 Linux的文件系统介绍129
6.1.1 文件系统定义129
6.1.2 Linux文件系统的体系结构129
6.1.3 Linux文件系统结构130
6.1.4 /proc文件系统132
6.1.5 Linux文件系统的组成133
6.1.6 文件类型133
6.1.7 文件系统的特性135
6.1.8 Linux主流文件格式135
6.1.9 查看当前Linux支持的文件类型140
6.2 ext2/ext3文件系统管理140
6.2.1 创建ext2/ext3/etx4文件系统141
6.2.2 检查ext2/ext3/ext4文件系统143
6.2.3 调整ext2/ext3/ext4文件系统的属性144
6.2.4 管理ext2/ext3/ext4文件系统的卷标146
第7章 Linux磁盘管理及LVM管理147
7.1 Linux磁盘简介147
7.2 主要Linux磁盘管理命令150
7.2.1 fdisk:磁盘分区150
7.2.2 hdparm:设置磁盘参数152
7.2.3 badblock:检查磁盘153
7.2.4 parted:磁盘分区工具154
7.3 Linux磁盘操作实战155
7.3.1 为Linux添加新硬盘155
7.3.2 Linux服务器磁盘配额配置157
7.3.3 优化Linux系统硬盘163
7.4 RAID配置165
7.5 LVM管理169
7.5.1 LVM基础169
7.5.2 命令行LVM配置实战172
7.5.3 使用system-config-lvm管理LVM182
7.6 使用磁盘使用分析器186
7.6.1 磁盘使用分析器简介186
7.6.2 磁盘使用分析器快速入门187
第8章 Linux TCP/IP网络配置管理190
8.1 Linux网络基础190
8.1.1 Linux网络结构的特点190
8.1.2 Linux下端口号分配192
8.1.3 Linux TCP/IP网络配置194
8.2 通过Linux命令行进行网络操作195
8.2.1 Linux的TCP/IP配置195
8.2.2 Linux服务器的静态路由配置201
8.2.3 ADSL连接配置和故障排除206
8.3 使用NetworkManager配置网络连接215
8.3.1 NetworkManager简介215
8.3.2 使用NetworkManager配置有线网络接口215
8.3.3 使用NetworkManager连接Wi-Fi(802.11)网络217
8.4 掌握Linux命令行网络监控工具218
8.4.1 使用iffop工具监控网卡的流量218
8.4.2 使用ngrep监控网络接口219
8.4.3 利用Bwm-NG监测带宽221
8.4.4 lsof222
8.4.5 使用IPTraf监控Linux网络225
8.4.6 使用Tcpdump227
第9章 Linux软件包管理232
9.1 RPM软件包管理232
9.1.1 RPM简介232
9.1.2 RPM的功能232
9.1.3 RPM软件包格式233
9.1.4 rpm命令格式233
9.1.5 rpm命令实例237
9.2 YUM软件包管理240
9.2.1 YUM简介240
9.2.2 YUM命令241
9.3 使用图形化工具安装软件包246
第10章 Linux性能和系统监控249
10.1 服务器性能监控的方法和步骤249
10.1.1 性能监控方法249
10.1.2 proc文件系统的特点250
10.1.3 proc文件系统的功能250
10.1.4 监测系统负载250
10.1.5 使用phpsysinfo252
10.1.6 监测Linux进程运行253
10.1.7 监测内存使用情况254
10.1.8 监测中央处理器255
10.1.9 使用iostat监测I/O性能257
10.1.10 监测网络性能258
10.1.11 sar261
10.1.12 使用Ksar266
10.2 Linux核心硬件状态监控272
10.2.1 使用命令行工具检测主板、CPU272
10.2.2 使用lshw工具275
10.2.3 使用smartmontools检测硬盘健康276
10.3 在Linux中监控硬件温度278
10.3.1 命令行下的工作方式278
10.3.2 图像界面下的工作方式280
第11章 Lirux日志管理283
11.1 日志管理简介283
11.2 Linux日志简介284
11.3 日志管理软件包psacct285
11.3.1 psacct简介285
11.3.2 lastcomm命令286
11.3.3 sa命令287
11.3.4 ac命令289
11.3.5 accton命令290
11.4 其他日志管理实用工具291
11.5 Linux日志管理技巧293
11.5.1 使用logrotate工具293
11.5.2 搜索日志文件的策略和技巧294
11.5.3 手动搜索日志文件295
11.5.4 使用logwatch工具搜索日志文件296
11.5.5 其他日志工具296
11.6 使用图形化工具:系统日志查看器296
11.6.1 安装296
11.6.2 快速使用入门297
第12章 Linux打印系统管理配置300
12.1 Linux打印系统发展路线图300
12.1.1 PostScript语言300
12.1.2 BSD LPD打印系统302
12.1.3 LPRng打印系统304
12.1.4 通用UNIX打印系统(CUPS)304
12.1.5 Linux打印过程306
12.2 使用Red Hat Linux打印配置管理工具306
12.2.1 下载安装驱动306
12.2.2 使用system-config-printer307
12.3 配置CUPS打印系统311
12.4 打印机常用命令313
12.4.1 cupsd:通用打印程序守护进程313
12.4.2 lpadmin:配置LP打印服务314
12.4.3 lp:打印文件316
12.4.4 lpstat:显示行式打印机状态信息317
12.4.5 lpr:排队打印作业318
12.4.6 lprm:打印队列删除任务318
12.4.7 lpc:控制打印机319
12.4.8 lpq:检查假脱机队列320
12.4.9 lpinfo:显示驱动和设备321
12.4.10 lpmove:将作业从一个队列移动到另外一个队列中322
12.4.11 lpd:行打印守护进程323
12.4.12 Linux打印故障诊断323
第13章 使用Webmin管理Linux325
13.1 Webmin安装配置325
13.1.1 Webmin简介325
13.1.2 下载安装Webmin326
13.2 使用Webmin326
13.2.1 登录Webmin326
13.2.2 Webmin的自身配置327
13.2.3 Webmin主界面328
13.2.4 理解Webmin配置文件330
13.2.5 Webmin的安全性332
第14章 Linux iSCSI和AoE存储配置333
14.1 企业级存储简介333
14.1.1 DAS、NAS、SAN三种模式333
14.1.2 SAN的两种模式335
14.1.3 iSCSI技术简介337
14.2 Linux iSCSI配置340
14.2.1 Linux安装启动iSCSI Target340
14.2.2 Linux安装设置iSCSI Initiator341
14.2.3 Windows客户端的使用iSCSI磁盘设备343
14.3 AoE存储设置344
14.3.1 AoE简介344
14.3.2 Linux配置AoE模块346
第15章 Linux备份与恢复351
15.1 Linux备份基础351
15.2 Linux备份恢复策略352
15.2.1 备份前需考虑的因素352
15.2.2 选择备份介质352
15.2.3 Linux备份策略353
15.2.4 确定要备份的内容355
15.2.5 Linux磁带机备份和恢复356
15.3 常用备份工具的使用362
15.3.1 用mirrordir做硬盘分区镜像362
15.3.2 使用partimage备份恢复Linux分区364
15.3.3 使用afio工具备份365
15.3.4 Linux备份恢复工具366
15.4 使用rsync367
15.4.1 rsync简介367
15.4.2 rsync两种部署架构368
15.4.3 rsync命令格式369
15.4.4 rsync使用实例371
15.4.5 配置rsycn服务373
15.4.6 rsync服务器应用实例377
15.4.7 图形化工具LuckyBackup379
第16章 Linux防火墙设置381
16.1 防火墙简介381
16.1.1 什么是防火墙381
16.1.2 防火墙的功能381
16.1.3 防火墙技术分类382
16.2 Linux防火墙384
16.2.1 Linux防火墙的历史384
16.2.2 Netfilter/iptables系统如何工作385
16.2.3 iptables基础386
16.2.4 建立规则和链392
16.3 iptables配置实战397
16.4 使用system-config-firewall和Fwbuilder快速构架Linux防火墙399
16.4.1 使用system-config-firewall快速构架Linux防火墙399
16.4.2 使用Fwbuilder快速构架Linux防火墙403
16.5 为Linux防火墙添加7层过滤功能407
16.5.1 L7-filter简介407
16.5.2 配置L7-filter模块408
16.6 构建Linux下的NAT服务器410
16.5.1 NAT基础410
16.6.2 NAT的优点和不足418
第17章 使用SELinux420
17.1 SELinux简介420
17.1.1 SELinux起源420
17.1.2 SELinux构架421
17.1.3 为什么使用SELinux425
17.1.4 SELinux决策进程426
17.1.5 SELinux相关的文件427
17.2 SELinux使用实战427
17.2.1 SELinux布尔值和上下文配置430
17.3 SELinux管理命令434
17.3.1 setenforce:设置SELinux模式434
17.3.2 getenforce:查看SELinux模式434
17.3.3 setsebool:设置SELinux布尔值434
17.3.4 getsebool:查看SELinux布尔值435
17.3.5 sestatus:SELinux状态查看工具435
17.3.6 avcstat:显示AVC统计信息437
17.3.7 audit2why:转换审计消息437
17.3.8 audit2allow:生成策略允许规则437
17.3.9 load_policy:装载策略439
17.3.10 semanage:管理SELinux策略439
17.3.11 semodule:管理策略模块441
17.3.12 chcat:改变语境类别442
17.3.13 restorecon:恢复文件安全语境442
17.3.14 chcon:改变文件安全语境443
17.3.15 setfiles:设置文件安全语境444
17.3.16 seinfo:提取策略的规则数量统计信息445
17.3.17 sesearch:搜索policy.conf或二进制策略中特别的类型446
17.3.18 checkmodule:编译策略模块446
17.3.19 sealert:SELinux信息诊断客户端工具447
17.3.20 selinuxenabled:查询系统的SELinux是否有启用448
17.4 SELinux日志文件的使用448
17.4.1 SELinux日志文件简介448
17.4.2 修改SELinux上下文解决SELinux造成的网络服务故障实例448
17.5 SELinux常见问题总结451
第18章 Linux安全审计系统453
18.1 安装软件包并且配置审计守护进程453
18.1.1 安装软件包453
18.1.2 了解audit配置文件453
18.2 启动auditd守护进程460
18.3 分析auditd记录461
18.4 使用ausearch命令搜索记录463
18.5 使用autrace审计跟踪进程464
18.6 使用SElinux故障诊断工具查看Linux安全审计信息465
第19章 Linux虚拟化应用466
19.1 虚拟化历史466
19.1.1 硬件虚拟化466
19.1.2 处理器虚拟化466
19.1.3 指令集虚拟化467
19.1.4 主流虚拟化硬件厂商技术467
19.1.5 存储虚拟化469
19.1.6 网络虚拟化469
19.2 Linux虚拟化简介470
19.2.1 Linux虚拟化类型470
19.2.2 Linux虚拟化项目472
19.2.3 Linux服务器虚拟化的重要性472
19.3 VirtualBox虚拟化技术473
19.3.1 VirtualBox简介473
19.3.2 Linux下安装、卸载VirtualBox475
19.3.3 启动VirtualBox475
19.3.4 建立一个虚拟机476
19.3.5 虚拟机配置477
19.3.6 使用VirtualBox在Linux下安装运行Windows XP SP3的技巧479
19.3.7 增强功能工具其他功能482
19.4 KVM虚拟机配置483
19.4.1 KVM虚拟机简介483
19.4.2 安装配置KVM相关软件485
19.4.3 使用virt-manager建立一个KVM虚拟机485
19.4.4 RHEL 6 KVM虚拟机新功能488
19.4.5 使用命令行执行高级管理任务493
附录A RHEL 6.0桌面管理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