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结构健康监测先进技术及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结构健康监测先进技术及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0030591.jpg)
- 吴智深,张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2989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建筑结构-安全监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结构健康监测先进技术及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结构健康监测学科的兴起1
1.1.1 工程结构的维护管理系统1
1.1.2 结构检测技术与管养检查手段11
1.1.3 结构健康监测概念16
1.2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构成19
1.3 结构健康监测的应用效果21
1.3.1 结构长寿命周期安全与成本最优21
1.3.2 大型复杂结构的安全保障与新型设计方法验证23
1.3.3 结构管养的自动化和智能化23
1.3.4 受灾结构的信息收集与快速评估25
1.4 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现状及面临挑战26
第2章 土木工程结构检测及监测传感技术34
2.1 工程结构维护管理中的无损检测技术34
2.1.1 混凝土结构中检测方法34
2.1.2 钢结构中的检测方法41
2.1.3 隧道中的检测42
2.1.4 高速公路中的检测43
2.2 工程结构监测传感技术44
2.2.1 应变传感技术45
2.2.2 加速度传感技术67
2.2.3 位移传感技术72
2.2.4 温度传感技术76
2.2.5 动态图像解析监测技术77
2.2.6 混凝土劣化监测技术79
2.2.7 其他传感技术80
第3章 结构区域分布传感理念与长标距传感技术84
3.1 结构区域分布传感理念84
3.1.1 结构区域分布传感理念84
3.1.2 结构区域分布传感网络构建87
3.1.3 钢筋混凝土梁的区域传感示例91
3.1.4 苏通大桥辅助航道桥区域传感示例93
3.1.5 城市结构群的区域分布传感概念94
3.2 长标距光纤传感技术97
3.2.1 长标距光纤传感概况97
3.2.2 长标距光纤传感器的设计与安装方法101
3.2.3 长标距光纤传感器的增敏技术107
3.2.4 长标距光纤传感器的耐久性111
3.3 长标距碳纤维应变传感技术119
3.3.1 碳纤维应变传感器的横向效应119
3.3.2 长标距碳纤维应变传感器121
3.3.3 静态测试性能125
3.3.4 动态测试性能127
3.3.5 长期性能128
3.4 自传感FRP构件129
3.4.1 自传感FRP构件的制备130
3.4.2 应变传感性能131
3.4.3 力学性能133
3.4.4 自传感筋的应用方法136
第4章 基于监测数据的结构状态参数与损伤识别144
4.1 挠度和转角识别144
4.1.1 加速度积分法144
4.1.2 应变积分法145
4.1.3 共轭梁法146
4.1.4 复杂应力状态下结构挠度反演155
4.2 应变模态分析理论158
4.2.1 点式应变模态理论158
4.2.2 长标距应变(宏应变)模态理论160
4.2.3 位移模态与长标距应变模态相互转换167
4.3 结构性能退化识别170
4.3.1 结构裂缝监测和宽度识别171
4.3.2 基于应变比值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177
4.3.3 基于加速度模态的损伤识别方法179
4.3.4 基于长标距应变模态的损伤识别方法184
4.3.5 基于长标距应变模态向量的损伤指纹186
4.3.6 结构中和轴高度变化识别193
4.3.7 结构支座变化识别196
4.3.8 移动荷载下结构损伤识别198
4.3.9 基于区域分布传感的二阶段损伤识别201
4.4 荷载识别206
4.5 结构模型修正217
4.5.1 有限元模型修正的一般过程217
4.5.2 基于区域分布传感的结构模型修正219
4.6 基于纤维模型有限元分析的结构状态参数及损伤识别228
4.6.1 分析原理228
4.6.2 单元的结构状态参数识别229
4.6.3 针对损伤状态的结构分析236
4.7 美国某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应用实例240
4.7.1 长标距光纤传感布设243
4.7.2 现场测试与结构识别244
4.8 日本某预应力箱梁桥的应用实例249
4.8.1 长标距光纤应变监测方案251
4.8.2 定期车载试验的结果253
4.8.3 桥体损伤的结果259
第5章 结构性能评估方法264
5.1 结构性能评估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264
5.1.1 性能评估方法概述264
5.1.2 中国桥梁性能评估相关规范研究现状265
5.1.3 美国桥梁性能评估相关规范研究现状270
5.1.4 日本桥梁性能评估相关规范研究现状276
5.1.5 其他国家桥梁性能评估相关规范研究现状281
5.1.6 中国隧道性能评估相关规范研究现状282
5.1.7 性能评估发展趋势284
5.1.8 结构健康监测的规范化进程287
5.1.9 结构区域分布传感方法与理论在规范方法中的应用288
5.2 基于区域分布传感的三层次结构性能评估方法289
5.2.1 方法概述289
5.2.2 第一层次——结构异常分析与功能预警291
5.2.3 第二层次——结构深层次性能评估方法295
5.2.4 第三层次——结构性能寿命预测299
5.3 中小桥梁快速测试与评估306
5.3.1 基于长标距传感器和区域分布传感技术的桥梁快速评估306
5.3.2 基于冲击振动的结构快速评估310
第6章 基于结构(群)区域分布传感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315
6.1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概述315
6.1.1 系统的组成架构315
6.1.2 系统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317
6.1.3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分类321
6.1.4 系统的一般构建流程322
6.1.5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结构群健康监测系统326
6.2 数据子系统的设计和实施332
6.2.1 数据子系统的构成332
6.2.2 数据的采集333
6.2.3 数据的预处理339
6.2.4 数据的传输(通信)341
6.2.5 数据存储管理349
6.2.6 数据子系统的实施351
6.3 结构分析子系统的设计与实施352
6.3.1 结构分析子系统的软件设计352
6.3.2 结构分析软件工作机制(子模块设计实施)356
6.4 隧道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施360
6.4.1 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思路360
6.4.2 某盾构隧道监测系统示例363
6.4.3 隧道运营初期监测数据及分析366
6.5 苏通大桥监测实例369
6.5.1 传感子系统369
6.5.2 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子系统371
6.5.3 数据预处理子系统372
6.5.4 结构(数据)分析子系统375
6.5.5 结构评估子系统377
6.5.6 结构管养决策子系统(结果发布)378
6.6 结构群健康监测物联网监测实例379
参考文献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