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区域地理 全一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区域地理 全一册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区域地理 全一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言1

第一节 区域地理的大意1

第二节 地理的景观4

第三节 中国地理位置的孤立5

第四节 中国是一个富於对照的国家7

第二章 气候及地形13

第一节 气候与人类13

第二节 地质的基础15

第三节 多山的国家18

第四节 河流的动脉21

第五节 冲积平原24

第六节 边海25

第三章 华北平原(黄土平原)27

第一节 河流的赐物27

第二节 一幅人类展开图28

第三节 地理的境界32

第四节 土壤与水之依赖性34

第五节 农业方面的活动37

第六节 人民的生活38

第七节 平原的城市40

第八节 运输方面的便利44

第九节 一个饥馑区域46

第四章 黄土高原48

第一节 地形48

第二节 黄土49

第三节 大陆性的气候54

第四节 乾燥农业54

第五节 人种的复杂性(民族杂居地域)57

第六节 一个地震区域59

第七节 重要的交通路线60

第八节 未开的宝藏61

第九节 森林的厄运62

第五章 环黄渤海山地(辽热鲁山地)64

第一节 自然景况64

第二节 本区的接近性66

第三节 气候的状况66

第四节 农业的活动68

第五节 消失的森林68

第六节 矿产的富源69

第七节 海陆的门户71

第六章 东北平原(松辽平原)73

第一节 位置73

第二节 历史的背景77

第三节 新旧的交通80

第四节 人口的移人82

第五节 严厉的气候86

第六节 扩展中的农业88

第七节 和北美洲的类似型91

第八节 未来的展望92

第七章 长白山地95

第一节 一般景观95

第二节 孤立与闭塞96

第三节 森林与矿山的丰富性97

第四节 气候100

第五节 农业101

第八章 兴安山地103

第一节 地理的形势103

第二节 木材与金矿105

第三节 人类的反应性106

第九章 蒙新草原与沙漠(中亚草原与沙漠)108

第一节 沙漠的特性108

第二节 位置110

第三节 气候状况111

第四节 依赖草类而生活114

第五节 以游牧为生业的蒙古人116

第六节 商业的路线120

第七节 政治的背景124

第八节 农业上的可能性124

第十章 秦岭山地(中央山地)128

第一节 一个渐移的区域128

第二节 自然的景观129

第三节 境界线132

第四节 长江的峡流133

第五节 人民135

第六节 交通135

第十一章 长江平原137

第一节 富於河川与运河的区域137

第二节 水患的威胁140

第三节 不规则的境界143

第四节 运输的便利145

第五节 气候的背景147

第六节 人类对於土地的利用148

第七节 丝151

第八节 上海——中国的大门153

第九节 武汉南京与苏杭157

第十节 长江平原的首要性160

第十二章 四川红色盆地162

第一节 地文环境162

第二节 温湿的气候164

第三节 农业的发展165

第四节 成都平原167

第五节 地下的富源169

第六节 红色盆地内的交通170

第十三章 江南丘陵174

第一节 一个圆形剧场式的丘陵区域174

第二节 气候的状况177

第三节 人类的顺应177

第四节 河谷的农业180

第五节 茶181

第六节 自然的资源183

第十四章 东南沿海山地185

第一节 海崖山谷和三角洲185

第二节 人类对於海洋的反应188

第三节 温暖潮湿的气候190

第四节 有限的农业192

第五节 居民的特性193

第六节 客家人——一个迁移的实例195

第七节 森林的富源196

第十五章 两广丘陵198

第一节 丘陵和河流198

第二节 地域的统一性200

第三节 热带的气候202

第四节 关於人类的土地利用204

第五节 天然的富源207

第六节 水陆的交通208

第七节 广东三角洲212

第八节 广州对香港214

第九节 广东人民的进取精神217

第十六章 云贵高原(西南高原)220

第一节 一个割裂性的高原区域220

第二节 人种博览会(人类博物馆)222

第三节 温暖的气候224

第四节 陆地的旅行226

第五节 农耕状况228

第六节 天然的富源230

第十七章 康藏高原(西藏边缘区域)232

第一节 自然环境232

第二节 到高原之路235

第三节 政治的背景236

第四节 人类的反应2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