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
  • 钟水映,李魁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5164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农村-土地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第一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问题与理论框架1

第一节 农地非农化:概念、起源与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1

一、农地非农化的内涵1

二、农地非农化的起源3

三、农地非农化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8

第二节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协调发展的难题11

一、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协调发展11

二、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协调发展面临的难题20

第二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亚洲的经验与启示26

第一节 日本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26

一、日本城市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农地非农化27

二、日本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农地保护34

第二节 台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46

一、台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关系47

二、台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经验52

第三节 韩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59

一、韩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59

二、韩国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农地保护62

第四节 东亚国家和地区农地非农化比较及启示64

一、工业化、城市化与耕地变化的协动性比较分析64

二、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农地非农化过程的比较72

三、东亚国家和地区农地非农化的启示与思考76

第三章 中国的农地制度与农地非农化83

第一节 中国农地经营制度的改革与发展84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历程回顾84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地经营制度发展的绩效87

三、现有农地经营制度的功能缺陷91

四、农地经营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93

第二节 中国农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与发展94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历程回顾94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地流转制度实施评价96

三、农地流转不畅的原因分析101

四、农地流转的制度改进空间103

第三节 中国农地转用制度的改革与发展104

一、我国农地转用的基本制度框架105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地转用的基本态势、问题与根源106

三、改革与完善农地转用制度的探索112

四、评价与展望116

第四章 中国的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119

第一节 工业化、城市化与耕地非农化和粮食安全119

一、工业化、城市化与耕地减少的库兹涅茨曲线119

二、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认识122

第二节 粮食安全目标下中国的农地资源面临的挑战129

一、先天不足的农地资源禀赋129

二、工业化、城市化引致的耕地减少趋势130

三、“占补平衡”下的耕地数量与质量双重失衡132

四、未来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空间狭小133

第三节 非农化背景下中国的粮食供求与耕地保护战略134

一、三十年来的粮食消费及其发展趋势134

二、未来粮食供求分析136

三、耕地保护的战略选择140

第五章 农地非农化与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148

第一节 农地的保障功能与农民保障体系建设148

一、认识农地保障功能的视角148

二、土地保障功能发生作用的条件及其特征150

三、土地是否能够承担农民养老保障的功能?153

四、土地是否应该承担农民的养老功能?159

五、从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过渡:农业税转养老保险费的“统账模式”162

第二节 农地转用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64

一、失地人口社会保障安置制度建设的实践164

二、失地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未来展望173

第六章 农地非农化与失地人口可持续安置和发展176

第一节 失地人口生存和发展的风险分析176

一、失地人口产生过程的特点176

二、失地人口安置与发展的风险178

第二节 失地人口安置满意度分析181

一、移民满意度定义及测定水平182

二、影响失地人口安置满意度的因素分析186

三、满意度分析的基本结论及政策含义189

第三节 失地人口主要安置模式的比较分析190

一、依托土地的土地重新调整安置191

二、一次性直接货币补偿的自主安置194

三、提供就业机会的安置196

四、土地入股安置197

五、留地安置199

六、社会保障安置205

第四节 失地人口可持续安置和发展的认识误区与制度约束208

一、实现失地人口可持续安置和发展的认识误区209

二、实现失地人口可持续安置和发展的制度约束216

第五节 世行与亚行对失地人口安置政策的借鉴222

一、失地人口安置政策的目标及依据222

二、失地人口安置规划的制定227

三、失地人口安置补偿政策230

四、失地人口安置的监测评估机制232

第七章 中国农地征收制度的改革与完善235

第一节 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建立和演变过程235

一、征地制度建立的起步阶段235

二、征地制度的调整阶段237

三、土地征用立法的停滞阶段238

四、征地制度的基本成型阶段238

五、征地制度的立法及初步完善阶段240

六、征地制度的进一步探索和改革阶段241

第二节 近年来改革农地征收制度的争论与探索244

一、提高补偿标准倍数245

二、尽量采用较高产值参数以提高补偿标准246

三、“产值倍数”标准与其他附加条件相结合247

四、通过谈判确定补偿价格248

五、制定土地征收区片价标准249

六、以其他方式代替征地补偿250

第三节 对形成合理补偿制度的前景分析251

一、土地征收按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是合乎逻辑的选择251

二、政府退出征地环节是对失地人口进行合理的补偿的必要条件254

第四节 突破农地征收瓶颈约束的现实选择255

一、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以突破产权权能分割的瓶颈255

二、以征购替代征收来突破补偿标准与现实脱节的瓶颈256

三、以政府退出土地征收环节突破农地转用垄断瓶颈257

四、以建立和完善安置程序和监测制度来突破安置制度瓶颈257

五、余论259

参考文献260

后记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