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辽文存 第6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陈辽文存 第6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9/30283708.jpg)
- 陈辽著 著
- 出版社: 香港银河出版社
- ISBN:962475248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1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陈辽文存 第6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辑 盛成传奇&陈辽 编著3
一、辛亥革命中的童子军3
二、“五四”运动中的盛成10
三、勤工俭学的先锋18
四、参与创建法国共产党的唯一中国人26
五、《我的母亲》誉满欧洲34
六、近东之游43
七、义勇军政治部主任51
八、“游击教授”59
九、羁留台湾18年67
十、回归祖国75
第二辑 奇书《姑妄言》 清代《金瓶梅》&陈辽 著85
第一章 《姑妄言》作者曹去晶考论85
第一节 《姑妄言》作者与评者实为一人85
第二节 曹去晶的生卒年92
第三节 曹去晶的经历及交游94
第二章 《姑妄言》真实论98
第一节 明代晚期的官场现形记98
第二节 晚明富贵家族的群丑图106
第三节 晚明市井细民的众生相113
第三章 《姑妄言》人物论121
第一节 锺情论121
第二节 钱贵论130
第三节 三个半真半假的人物—童自大、宦萼、贾文物论137
第四章 《姑妄言》比较论144
第一节 《姑妄言》与《金瓶梅》的比较144
第二节 《姑妄言》与《儒林外史》的比较152
第三节 《姑妄言》与以往写妓女的文学比较160
第五章 《姑妄言》倾向论167
第一节 《姑妄言》笔下的明王朝167
第二节 《姑妄言》与农民起义174
第三节 《姑妄言》的儒、佛、道、观181
第六章 《姑妄言》诗词论187
第一节 对正面形象的审美和刻划187
第二节 对反面形象的审丑与讽刺195
第三节 在诗词中表现对人物和事件的态度203
第七章 《姑妄言》批评论211
第一节 二十分愤懑,二十分伤心——《姑妄言》因何而作211
第二节 小说艺术经验的总结220
第三节 极其珍贵的研究资料229
第八章 《姑妄言》糟粕论238
第一节 《姑妄言》的因果报应观238
第二节 《姑妄言》中秽亵的性描写246
第三节 《姑妄言》中的诽谤文学253
《姑妄言》提要261
后记301
第三辑 中国政策 设计100家&陈辽 编著前言307
一、变“禅让”为“世袭”的启315
二、任用下层人士做宰相的武丁317
三、分封诸侯的姬发319
四、“通货积财”的管仲321
五、主张以“仁政”治国的孔子323
六、设计变法的商鞅325
七、倡立“合纵”的苏秦327
八、以“连横”破“合纵”的张仪329
九、改“封建”为“郡县”的嬴政331
十、“约法三章”的刘邦333
十一、反对“复立六国后”的张良335
十二、“发纵指示”的萧何337
十三、“萧规曹随”,清净无为的曹参339
十四、制定朝廷仪式的叔孙通341
十五、以农为本的刘恒343
十六、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刘启345
十七、打击匈奴,加强边防的刘彻347
十八、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349
十九、主张实行盐、铁、铸钱官营的桑弘羊351
二十、以复汉作号召的刘秀353
二十一、经营西域的班超父子355
二十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357
二十三、据荆占益、联吴抗曹的诸葛亮359
二十四、向海外开拓的孙权361
二十五、定“鼎足江东”之策的鲁肃363
二十六、“起平吴之策”的羊祜365
二十七、造成“太康之世”的司马炎367
二十八、重用“士”的石勒369
二十九、团结“士族”以立东晋的王导371
三十、靠“宽严结合、分化敌人”平定王敦、苏峻之乱的温峤373
三十一、首建北伐之策的祖逖375
三十二、“镇以和靖”的谢安377
三十三、消灭割据势力的刘裕379
三十四、宁立梁敬帝也不要北齐傀儡萧渊明的陈霸先381
三十五、接受封建制度的拓跋珪383
三十六、实行鲜卑“汉化”的元宏385
三十七、厘定“隋制”的杨坚387
三十八、“纳谏”、“用人”的李世民389
三十九、结纳豪杰,以成“王业”的刘文静391
四十、“独收人物”的房玄龄393
四十一、“为国家长利”计的魏征395
四十二、改造落后地区的高士廉397
四十三、宽大投降者的李靖399
四十四、持重安边的王忠嗣401
四十五、“务万全、图久安、使无后害”的李泌403
四十六、兼顾民众,让民众也得利的刘晏405
四十七、倡“两税法”的杨炎407
四十八、主张“劳于服远,莫若修近”的陆贽409
四十九、正确处理与宦官关系的李德裕411
五十、整顿纪纲、减轻民困、准备统一的郭荣413
五十一、“杯酒释兵权”、夺取方镇军权的赵匡胤415
五十二、“恢复旧疆”的赵匡义417
五十三、设知州以堵祸源,置通判以主钱谷的赵普419
五十四、“弭兵省财”的吕蒙正421
五十五、“大事不糊涂”的吕端423
五十六、促“御驾亲征”立“澶渊之盟”的寇准425
五十七、“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的李沆427
五十八、以为“武备不可弛”的尹洙429
五十九、陈“先行者七事”、救弊八事的韩琦431
六十、维护帝权、加强边防的范仲淹433
六十一、“守典故,行故事”的富弼435
六十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的司马光437
六十三、“期合于当世之变”的王安石439
六十四、以“中原可复”为己任的岳飞441
六十五、“豫思备御”的虞允文443
六十六、建成完整的国家制度的阿骨打(金太祖)445
六十七、用汉法治中原的忽必烈447
六十八、革旧鼎新,大权独揽的朱元璋449
六十九、“修德省刑”的刘基451
七十、设计“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升453
七十一、“靖难”的朱棣455
七十二、“宣布纶音”,结好友邦的郑和457
七十三、主“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的杨士奇459
七十四、“以给边苏民,且便商贾”的夏原吉461
七十五、“以爱民为本”的周忱463
七十六、坚决抗战、保卫北京的于谦465
七十七、招抚土酋的王守仁467
七十八、“无事时当如有事提防,有事时当如无事镇静”的杨一清469
七十九、提出截杀倭寇于国门之外的唐顺之471
八十、“宜建设城市,用汉法杂治”琼州的俞大猷473
八十一、除边弊、倡勇敢的戚继光475
八十二、推行“一条鞭法”的张居正477
八十三、最早提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徐光启479
八十四、陈“以守为上”戍边之策的熊廷弼481
八十五、创建八旗制度、八旗兵的努尔哈赤483
八十六、“以武功戡战乱,以文教佐太平”的皇太极485
八十七、招降、灭明的多尔衮487
八十八、开海、开矿的玄烨489
八十九、还我台湾、抗清复明的郑成功491
九十、“为百姓留膏血,为国家培元气”的魏象枢493
九十一、将治河、导淮、济运合为一体的靳辅495
九十二、整顿吏治的胤禛497
九十三、“慎选廉能知县”的张廷玉499
九十四、宽严相济的弘历501
九十五、以土司治理边地少数民族的岳锺琪503
九十六、开发新疆的阿桂505
九十七、最早提出对列强“宜镇以威,不可尽以德绥”的阮元507
九十八、禁绝鸦片抗击外来侵略的林则徐509
九十九、反对分裂、坚持统一的左宗棠511
一○○、吸收外资兴办实业的刘鹗513
后记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