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十位著名经济学家批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十位著名经济学家批判](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3340865.jpg)
- 梁正等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十位著名经济学家批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经济学家的良知与经济学的苍白——对吴敬琏先生学术观点的质疑 卿志琼1
质疑一 吴敬琏的社会良知与经济学的局限7
吴敬琏的社会良知——为民请命、开启民智7
经济学的局限——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8
质疑二 中国股市的故事——“老虎摸自己的屁股”15
中国股市悖论15
中国股市:三炮(泡)打响21
中国股市:泡沫是租金,还是信心?23
中国股市:是赌场?像赌场?非赌场?25
中国股市的自我安慰:以投资的心态投机?27
中国股市:国为本?民为本?30
中国股市的希望:从“公司治理”到“政府治理”32
结语35
告别“精英意识”的时代——对厉以宁先生学术观点的质疑 梁正39
质疑一 “起点公平”才是公平,“起点不公”怎么办?43
起点能够“公平”吗?43
转型时期“起点不公”的原因何在?46
“存在即合理”吗?50
为什么要“矫正”起点不公,为什么能“矫正”?54
质疑二 失业可怕,还是通货膨胀可怕?55
为什么失业比通胀更可怕?56
事易时移,现阶段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58
过程重要,还是目标重要?62
质疑三 经济学的目的是“教育人”,还是“引导人”?64
“道德”的起源:是“教化”的结果吗?65
转型时期的“制度缺位”能靠道德力量来填补吗?67
“经济人”与“道德人”,哪一个更真实?72
结语74
中国股市不相信监护人——对萧灼基先生学术观点的质疑 岩林78
质疑一 中国股票市场主流向好吗?79
中国股市的症结何在?79
为什么“抨黑”有罪,“护短”却有功?82
质疑二 宏观调控救得了中国股市吗?85
“政府托市”是明智之举吗?86
“洋资金”重要,还是“洋教条”重要?88
中国股市,路在何方?90
质疑三 经济学有自己的后院吗?95
经济学如何成为“科学”?95
经济学家的学风与文风97
经济学家的“主业”应该是什么?99
结语100
谁在妨碍中国人致富?——对茅于轼先生学术观点的质疑 潘宏胜102
市场机制与“致富”106
质疑一 究竟“谁妨碍了我们致富”?106
到底是“谁妨碍了我们致富”?114
质疑二 穷出道德,抑或富出道德?116
经济学里的道德118
“道德的悖论”之悖论121
道德比法律更重要吗?125
结语129
新制度经济学能发现中国的出路吗?——对林毅夫先生学术观点的质疑 宁光杰134
质疑一 中国目前应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138
出口增加就意味着利润增加吗?139
资源配置有国界吗?140
“拿来主义”行得通吗?141
为什么非要“自主创新”?怎样自主创新?144
比较优势是“一成不变”的吗?147
质疑二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148
产权与市场环境,究竟谁更重要?149
国有产权与市场机制能够“兼容”吗?151
市场竞争与政府干预,“排斥”还是“互补”?155
结语156
穷人没有产权、信誉和经营才能吗?——对张维迎先生学术观点的质疑 张岸元160
质疑一 妄想雇佣资本的穷人?166
资本雇佣劳动,难道都是“信息不完全”惹的祸?166
富人与穷人,谁比谁更优越?169
质疑二 似是而非的剩余索取权171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悖论171
出租车的故事:真实世界中的乘余索取权173
质疑三 产权、政府、信誉175
中国人的道德与信誉禀赋177
恒产与恒心,产权决定一切吗?180
“要像戒毒一样戒除政府干预”,这可能吗?183
经济学无所不能?184
结语186
别给高新技术和“新经济”降温——对樊纲先生学术观点的质疑 陆长平188
质疑一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该是“适度技术”,还是“先进技术”?191
新古典经济学对技术选择的理论观点194
资本倒流、技术再转换与技术选择的“悖论”196
技术选择“悖论”的政策意义201
质疑二 知识经济——“新经济”真的不“新”吗?207
为什么要给“新经济”泼冷水?207
为什么说“知识经济”就是“新经济”?210
质疑三 城市化、要素流动能否实现城乡“收入均等化”?214
结语218
“三农问题”:被理论和市场遗忘的角落——对温铁军先生学术观点的质疑 曹利群221
“三农问题”,还是“一农问题”?227
质疑一 苍白的经济学和复杂的“三农问题”?227
给我们留一片天,理论在实践之外232
质疑二 非理性的小农与失灵的市场?236
价格失灵不等于市场失灵237
理性的小农:效用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的解释239
市场的农业领域的作用:来自寿光的观察241
质疑三 农业不能产业化?243
农业产业化:自发的合作而非政府的强制244
农业产业化:正逢其时246
结语250
怎样为政府出主意?——对胡鞍钢先生学术观点的质疑 李建标253
质疑一 胡鞍钢是经济学家,还是社会学家?255
胡鞍钢国情研究的“三段论”法255
理论的评价标准:唯书、唯上,还是“唯实”?258
有没有一个“科学”的经济学研究框架?261
能用社会学眼光来研究经济问题吗?263
质疑二 “入世”与“三农问题”的化解,靠政府,还是靠市场?266
质疑三 中国追赶美国,还是美国追赶中国?270
质疑四 中国挑战腐败,还是腐败挑战中国?273
消除腐败与消除政府干预是一回事吗?274
“防治腐败法”行得通吗?276
结语278
私产制度会不会成为中国体制变迁的目标?——对张五常先生学术观点的质疑 邓宏图281
质疑一 人类的三种制度,以私产为要:这就是理由吗?284
私有产权与人类的三种体制284
张五常的“理论预设”下的“套套逻辑”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逻辑”295
质疑二 激进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所必需的吗?300
质疑三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能否站得住脚?310
结语315
后记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