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医学气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医学气功](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3338840.jpg)
- 薛立功等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5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医学气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1
第一章 医学气功的源流和发展1
第一节 医学气功的起源1
一、“导引法”的产生1
二、“行气法”的出现2
三、“守神法”的确立3
第二节 医学气功的形成3
一、医学气功功法的形成4
二、医学气功理论的奠基4
三、医学气功功法的成熟8
第三节 医学气功的发展11
一、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11
二、解放后的发展12
三、国际动态13
第四节 医学气功与中老年保健14
一、天年论14
二、医学气功抗衰老的发展16
三、衰老的变化和特征17
四、医学气功抗衰老作用的研究19
第二章 医学气功的医学基础24
第一节 精、气、神学说24
一、中医学对“阴精”的论述24
二、中医学对“气”的论述27
三、中医学对“神”的论述30
二、经络与脏腑的关系33
一、经络的命名33
第二节 经络学说33
三、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34
第三节 脏象学说37
第四节 阴阳学说38
第五节 心理学说39
一、神经细胞和神经传导39
二、神经系统41
三、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46
四、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48
五、感觉的体验50
六、学习理论56
七、意识状态62
第三章 医学气功功理69
第一节 调神69
一、入静70
二、意守78
第二节 调息87
第三节 调身96
第四节 内功按摩100
一、内脏病变在体表的反应100
二、刺激或按摩体表对内脏功能的调节101
三、按摩作用的实验室观察103
四、内功按摩手法104
第五节 医学气功的效应105
一、医学气功常见的临床反应105
二、医学气功的正常效应106
三、气功锻炼不当的异常反应114
中篇121
第四章 医学气功功法总论121
第一节 医学气功功法概述121
第二节 医学气功的练功要领122
第三节 练功的注意事项127
第四节 医学气功的通用姿势128
第一节 放松功133
第五章 静功功法133
第二节 松静功135
第三节 吐纳功135
第四节 叶纳导引术136
第五节 内养功137
第六节 强壮功139
第七节 九次呼吸法和丹田注气法140
第八节 虚明功141
第九节 意气功142
第十节 无极式气功143
第十一节 内气贯动动144
第十二节 真气动行法144
第十三节 道教练功法146
一、炼精化气(小周天功)146
二、炼气化神(大周天功)149
三、炼神化虚150
第十四节 诱导功151
第十五节 站桩功151
第十六节 站桩173
第十七节 马山内功190
第十八节 六字诀191
第六章 动功功法193
第一节 气功九式193
第二节 保健十三式194
第三节 太极十五式201
第四节 松静疏泄功211
第五节 铜钟颈213
第六节 文武颈十式214
第七节 调息补气功215
第八节 跷步运化功218
第九节 长寿功222
第十节 空劲气功224
第十一节 金钢功226
第十二节 太极气功227
第十三节 大雁功228
一、大雁六字功235
第十四节 六合功235
二、定步功244
三、五步树基功251
第十五节 太极动气功258
第十六节 吐纳气法259
第十七节 中风导引十四法262
第十八节 新气功防治癌症功法265
第十九节 松腰功276
一、五禽戏基本动作300
第二十节 华佗五禽戏300
二、五禽戏活练法(散手)328
三、五禽戏行步功(行功)330
第二十一节 少林内功334
一、基本裆式334
二、少林内功姿势锻炼法338
第二十二节 易筋经功法347
第二十三节 鹤翔桩功法359
第二十四节 眼功十二式405
第二十五节 武当明目功406
第七章 内功按摩408
第一节 坐式八段锦408
第二节 站式八段锦411
第三节 气功按摩法416
第四节 气功按摩疗法416
第五节 气功穴位按摩法417
第六节 延年九转法418
第八节 循经大循环按摩420
第七节 铜钟气功420
第九节 循经小循环按摩421
下篇423
第八章 医学气功治疗总论423
第一节 医学气功的治疗范围423
一、心身疾病423
二、伴随心理变化的疾病429
三、中老年保健431
四、禁忌和慎用的疾病431
第二节 医学气功的应用原则431
一、治疗总则431
二、辨证选功435
三、练功时的检查437
四、医学气功与其他疗法的配合438
第九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439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439
第二节 原发性低血压441
第三节 冠心病442
第四节 心律失常443
第五节 心脏神经症444
第六节 心因性昏厥446
第七节 心肌病446
第八节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447
第九节 肢端动脉痉挛症(附:肢端发绀症)448
第十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附: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无脉症)449
第十一节 风湿热451
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453
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453
第二节 过度换气综合征454
第三节 神经性咳嗽455
第四节 肺结核456
第五节 慢性支气管炎(附:阻塞性肺气肿)457
第六节 尘肺(附:矽肺)459
第七节 支气管扩张症460
第八节 心因性呼吸困难461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463
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463
第二节 吞气症464
第三节 神经性厌食465
第四节 肠道激惹综合征(附:溃疡性结肠炎)466
第五节 慢性胰腺炎467
第六节 神经性呕吐468
第七节 神经性腹胀469
第八节 食道贲门失弛缓症(附:幽门痉挛)470
第九节 幽门狭窄471
第十节 慢性胃炎471
第十一节 胃下垂473
第十二节 胃粘膜脱垂症474
第十三节 胃扭转475
第十四节 胃部手术后远期并发症476
第十五节 肠结核477
第十七节 传染性肝炎(附:慢性肝炎)478
第十六节 慢性阑尾炎478
第十八节 肝硬化480
第十九节 慢性胆囊炎(附:胆石症)481
第二十节 习惯性便秘483
第十二章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485
第一节 头痛(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485
第二节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86
第三节 颈椎病487
第四节 心因性腰背痛488
第五节 抽动症489
第六节 口吃490
第七节 书写痉挛491
第八节 痉挛性斜颈491
第九节 眩晕492
第十节 灼性神经痛和幻肢痛493
第十一节 神经衰弱493
第十二节 多发性神经炎494
第十三节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495
第十四节 脊髓痨496
第十五节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497
第十六节 脑动脉硬化症498
第十七节 中风后遗症499
第十八节 癔症500
第十九节 遗精(附:阳萎)501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503
第一节 单纯性肥胖503
第二节 原发性糖尿病(附:肾性糖尿病)504
第三节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506
第四节 心因性多饮症507
第十四章 免疫系统疾病508
第一节 过敏性疾病508
第二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509
第三节 癌肿510
第四节 红斑狼疮511
第五节 重症肌无力512
第六节 其他免疫疾病513
第十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515
第一节 贫血515
第二节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16
第三节 血小板增多症517
第十六章 外科疾病519
第一节 腹部神经症519
第二节 对手术的异常心理反应520
第三节 麻醉的心身病523
第四节 乳腺腺病525
第五节 前列腺炎526
第六节 痔527
第七节 泌尿、生殖系结核528
第八节 肾下垂529
第九节 下肢静脉曲张529
第十节 腰椎间盘脱出症(附:干性坐骨神经痛、慢性腰肌劳损)530
第一节 青春期心身病532
第十七章 妇科疾病532
第二节 妊娠期心身病533
第三节 产褥期心身病533
第四节 妇科手术心身病534
第五节 产科心身病536
第六节 妇科心身病537
第七节 月经失调539
第八节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541
第九节 更年期综合征542
第十节 盆腔炎544
第十一节 子宫颈炎545
第十二节 子宫脱垂546
第十三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46
第十八章 眼科疾病548
第一节 青光眼548
第二节 中心性视网膜病550
第三节 神经性视力疲劳551
第四节 近视553
第十九章 耳鼻喉科疾病554
第一节 耳聋(附:耳鸣)554
第二节 美尼尔氏病555
第三节 鼻炎556
第四节 扁桃体炎(附:腺样体肥大、咽炎)558
第二十章 口腔科心身疾病560
第二十一章 皮肤科疾病561
第一节 概述561
第二节 与精神障碍有关的皮肤病563
第三节 与情绪因素有关的皮肤病565
第四节 受情绪因素支配的皮肤病568
第二十二章 儿科心身疾病569
第二十三章 老年期心身疾病570
第一节 老年人抑郁症570
第二节 老年人疑病症571
第三节 老年人睡眠障碍572
第一节 围产期及婴儿保健574
第二十四章 保健强身574
第二节 健脑益智575
第三节 美容576
第四节 保健强身577
第二十五章 练功偏差579
第一节 泰山压顶579
第二节 前额凝贴579
第三节 丹田鼓胀579
第六节 胸闷气憋580
第七节 盘坐麻木580
第四节 大椎肿胀580
第五节 气团缠身580
第八节 动触失控581
第九节 昏沉思睡581
第十节 气机冲窜581
第十一节 漏气遗精582
第十二节 兴阳冲动582
主要参考文献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