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存储网络技术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鲁士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1926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存贮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存储网络技术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共享存储的基本概念和SNIA共享存储模型1
1.1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IT体系结构2
1.2 以存储为中心的IT体系结构3
1.3 SNIA共享存储模型5
1.4 共享存储配置方案示例10
第2章 SCSI总线和协议11
2.1 I/O通路12
2.2 并行SCSI总线14
2.2.1 SCSI类型15
2.2.2 SCSI控制器、设备和电缆16
2.2.3 终接器17
2.3 SCSI协议17
2.3.1 SCSI域18
2.3.2 SCSI协议模型18
2.3.3 寻址机制19
2.3.4 交互方式21
2.3.5 SCSI总线信号22
2.3.6 SCSI总线的使用阶段23
2.3.7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27
2.3.8 SCSI命令描述块29
2.3.9 SCSI的读操作和写操作过程31
2.4 使用多端口存储设备构建SCSI存储网络示例32
第3章 磁盘子系统33
3.1 硬盘和内部I/O通道36
3.2 JBOD磁盘阵列38
3.3 使用RAID的存储虚拟化39
3.4 RAID等级及配置示例41
3.4.1 RAID 0:按块条带41
3.4.2 RAID 1:按块镜像42
3.4.3 RAID 0+1和RAID 10:结合条带与镜像43
3.4.4 RAID 4和RAID 5:用校验位代替镜像45
3.4.5 RAID 2和RAID 349
3.4.6 RAID等级的比较50
3.5 使用缓存加速对磁盘的访问51
3.5.1 在硬盘上的缓存51
3.5.2 在RAID控制器中的写缓存51
3.5.3 在RAID控制器中的读缓存52
3.6 智能磁盘子系统52
3.6.1 即时复制52
3.6.2 远程镜像53
3.6.3 逻辑设备号掩盖57
3.7 磁盘子系统的可提供性59
第4章 文件系统和网络附接存储61
4.1 本地文件系统62
4.2 网络文件系统和网络附接存储的基本概念65
4.3 NFS文件系统的组成结构68
4.3.1 NFS通信协议69
4.3.2 挂载协议71
4.3.3 文件操作协议72
4.3.4 NFS的安全机制72
4.4 NFS在UNIX系统上的配置示例73
4.4.1 NFS守护程序73
4.4.2 文件系统的输出74
4.4.3 挂载远程文件系统75
4.5 CIFS文件系统77
4.5.1 SMB协议79
4.5.2 CIFS操作80
4.5.3 CIFS的安全机制85
4.6 CIFS在Linux系统上的配置示例86
4.6.1 Samba的主要成分86
4.6.2 Samba服务器的配置文件87
4.6.3 共享Linux目录93
4.6.4 从Linux系统中访问Windows的共享目录94
4.6.5 共享Linux打印机96
4.6.6 从Linux系统中访问Windows的共享打印机97
4.7 网络文件系统的演变和发展98
4.7.1 客户标识符和会话100
4.7.2 服务器名字空间103
4.7.3 文件句柄108
4.7.4 并行网络文件系统109
4.8 网络附接存储的结构及其发展趋势111
4.9 NAS和DAS的性能比较113
第5章 光纤通道和存储区域网115
5.1 光纤通道层次模型116
5.2 物理结构117
5.3 FC-0:物理接口和介质119
5.4 FC-1:传输协议121
5.5 FC-2:成帧和信令协议125
5.5.1 交换、序列和帧125
5.5.2 流控制127
5.5.3 服务类别127
5.6 FC-3:公共服务131
5.7 链路服务132
5.7.1 登录132
5.7.2 编址134
5.8 交换网服务:名字服务器和控制器135
5.9 FC-4:上层协议映射137
5.10 存储区域网络138
5.10.1 SAN与DAS和NAS的比较140
5.10.2 采用光纤通道网络的原因141
5.10.3 光纤通道SAN的组成结构142
5.11 仲裁环SAN146
5.12 交换网SAN149
5.12.1 名字服务器150
5.12.2 交换机的种类和主交换机151
5.12.3 路由选择151
5.12.4 存储分区152
5.13 采用存储区域网的企业信息系统的结构配置示例153
第6章 IP存储网络和InfiniBand网络155
6.1 因特网SCSI156
6.1.1 iSCSI体系结构157
6.1.2 目标方发现158
6.1.3 iSCSI会话164
6.1.4 iSCSI会话协议数据单元165
6.2 在TCP/IP上的光纤通道170
6.3 因特网光纤通道协议172
6.4 多协议环境和相关的解决方案178
6.4.1 主要术语的精确含义179
6.4.2 需要特别考虑的事项179
6.4.3 多协议解决方案182
6.5 IP存储网络配置示例184
6.6 InfiniBand网络185
第7章 存储虚拟化189
7.1 在I/O通路上的虚拟化191
7.2 块级和文件级的存储虚拟化195
7.3 在应用服务器中的存储虚拟化196
7.4 在存储设备中的存储虚拟化197
7.5 在网络中的存储虚拟化198
7.5.1 对称的存储虚拟化199
7.5.2 非对称的存储虚拟化201
7.6 文件系统和NAS虚拟化204
7.7 存储虚拟化产品及其应用204
第8章 存储网络的应用211
8.1 存储共享212
8.1.1 磁盘存储池212
8.1.2 动态磁带库共享212
8.1.3 数据共享214
8.2 数据可提供性216
8.2.1 预防I/O总线故障216
8.2.2 预防服务器故障219
8.2.3 预防磁盘子系统故障220
8.2.4 预防虚拟化故障223
8.2.5 预防数据中心的崩溃223
8.3 对IT系统的企业适应性和易于扩展性的支持226
8.3.1 负载分布的集群227
8.3.2 Web体系结构232
8.3.3 Web应用的实现234
8.4 园区存储网络配置237
8.5 因特网提供商的存储网络239
第9章 网络备份241
9.1 网络备份服务242
9.2 备份服务器243
9.1.1 作业调度程序244
9.1.2 错误处理程序244
9.1.3 元数据数据库244
9.1.4 介质管理程序244
9.3 备份客户246
9.4 网络备份有助于系统性能的提升247
9.5 网络备份的性能瓶颈248
9.6 提高网络备份系统性能的技术途径249
9.6.1 针对以服务器为中心的IT系统结构的措施249
9.6.2 面向新一代网络备份的措施252
9.7 文件系统备份259
9.7.1 文件服务器备份259
9.7.2 文件系统备份260
9.7.3 NAS服务器备份261
9.7.4 网络数据管理协议NDMP262
9.8 数据库备份267
9.8.1 数据库的操作方法268
9.8.2 经典的数据库备份269
9.8.3 下一代数据库备份271
第10章 可移动介质的管理273
10.1 可移动介质274
10.2 常用术语275
10.3 介质库和驱动器276
10.3.1 驱动器277
10.3.2 介质更换器277
10.3.3 对介质更换器的控制277
10.4 可移动介质管理的问题和需求279
10.4.1 对可提供资源的有效使用281
10.4.2 访问控制282
10.4.3 访问同步284
10.4.4 访问优先级和安装请求队列284
10.4.5 介质跟踪285
10.4.6 组合286
10.4.7 监视288
10.4.8 报告289
10.4.9 寿命周期管理290
10.4.10 储藏库管理292
10.5 IEEE 1244介质管理系统标准简介292
10.6 介质管理系统结构293
10.6.1 介质管理模块294
10.6.2 库和驱动器管理模块295
10.6.3 特权和非特权客户295
10.7 介质管理系统数据模型296
10.8 IEEE 1244通信协议298
第11章 存储网络管理301
11.1 对管理系统的要求302
11.2 管理接口303
11.3 标准的和专用的机制305
11.3.1 标准机制305
11.3.2 专用机制305
11.4 带内管理306
11.4.1 管理服务308
11.4.2 发现308
11.4.3 监视309
11.4.4 消息309
114.5 辖区问题309
11.5 带外管理310
11.5.1 使用SNMP311
11.5.2 基于Web的企业管理标准WBEM315
11.5.3 存储管理倡议规范319
11.6 对存储网络管理配置的选择320
参考文献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