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佛学经论导读 16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佛学经论导读 16
  • 谈锡永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店
  • ISBN:978780663665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佛经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佛学经论导读 1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读1

第一章 引论3

第一节 《涅槃经》的版本3

第二节 《涅槃经》的传译、成立时地和成立过程4

第三节 《涅槃经》在佛典史上的位置9

第四节 大、小乘《涅槃经》的比对12

第五节 《涅槃经》的注释和研究15

第六节 《涅槃经》的内容、分科19

第二章 扶律29

第一节 佛教危机思想的源流29

一、佛弟子的恶行29

二、恶魔观念的产生30

三、法灭意识的产生30

第二节 《涅槃经》的危机思想34

第三节 佛教戒律的源流39

第四节 《涅槃经》的戒律观43

一、小乘戒的守持45

二、息世讥嫌戒46

三、护持正法的戒律观52

第三章 说常70

第一节 常乐我净思想的源流70

第二节 《涅槃经》的常乐我净观74

第三节 佛性的原语及其意义79

一、心性清净思想的源流81

二、garbha84

三、gotra86

四、dhātu87

第四节 《涅槃经》的佛性观89

一、“前分”的佛性义90

二、“后分”的佛性义92

第五节 悉有佛性和一阐提98

一、“前分”的一阐提观101

二、“后分”的一阐提观102

第二篇 释正文123

序品125

甲一 召请涅槃众125

纯陀品131

甲二 开演涅槃施131

乙一 施常五果对此土众生131

丙一 献供131

丙二 请住133

丙三 傍论135

丙四 催供136

哀叹品142

乙二 施胜三修对此土声闻众142

丙一 大众请142

丙二 如来答143

丙三 比丘疑执144

丙四 破执除疑144

长寿品154

乙三 随问而施对此土菩萨众154

丙一 劝问154

丙二 正问155

丙三 佛答156

丁一 赞问156

丁二 答长寿因果二问157

戊一 答长寿因157

戊二 答长寿果158

金刚身品163

丁三 答金刚不坏间163

戊一 明法身果163

戊二 明法身因163

名字功德品169

丁四 答究竟彼岸问169

四相品171

丁五 开片密问171

戊一 开口密171

戊二 开身密177

四依品183

丁六 答作依止问183

戊一 标名相183

戊二 辨利益184

戊三 明出时184

戊四 论植因185

戊五 判罪福186

戊六 劝供养187

戊七 简真伪188

戊八 会通今昔190

邪正品194

丁七 答云何知天魔问194

戊一 明邪正194

戊二 论议194

四谛品199

丁八 心喜说真谛问199

四倒品202

丁九 答演说四颠倒问202

如来性品204

丁十 答作善业204

戊一 佛性为善业作缘204

戊二 佛性能起善业210

丁十一 答能见难见性215

戊一 辨深行浅证215

戊二 闻见浅行215

文字品220

丁十二 答解满字问220

鸟喻品222

丁十三 答圣行问222

戊一 就生死明无常222

戊二 就涅槃明我无我223

戊三 双就生死涅槃明苦乐223

月喻品225

丁十四 答三光(日、月、星)问225

菩萨品227

丁十五 自行答227

戊一 答生善义227

戊二 答义恶义229

丁十六 利他答232

戊一 明兴衰233

戊二 论起没234

戊三 答三乘无性问234

一切大众所问品240

丁十七 次第答问240

戊一 答示现涅槃兼人天魔道二问240

戊二 答知法性兼受法乐问241

戊三 答演秘兼离病近道三问242

现病品246

甲三 示现涅槃行246

乙一 明修五行246

丙一 明病行246

丁一 推请246

丁二 现无病行247

丁三 大众供养248

丁四 广明无病248

圣行品252

丙二 明圣行252

丁一 圣行252

戊一 释戒行252

戊二 释定行256

戊三 释慧行259

戊四 叹经268

梵行品276

丁二 梵行276

戊一 七善277

戊二 四心277

戊三 持戒286

戊四 叹经288

婴儿行品294

丁三 婴儿行294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296

乙二 明证十功德297

丙一 答问生不动世界298

丙二 答单问涅槃果299

丁一 答问涅槃始有即是无常299

丁二 答问因庄严故是无常300

丁三 答问涅槃若有亦是无常301

丙三 答双问涅槃因果303

丁一 明顺因303

丁二 明违因304

丁三 明能离之道307

戊一 明菩萨修行307

戊二 明昔证今307

丁四 譬菩萨思惟能断念漏309

丁五 明果310

丙四 修清净身313

丙五 答问不修净土313

丙六 答问心解脱314

丁一 破定执314

丁二 广辨因缘中道317

丙七 明缚脱318

丙八 明五德319

丙九 诫恶劝善325

师子吼菩萨品329

甲四 问答涅槃义329

乙一 明佛性329

丙一 六问329

丙二 答初问330

丙三 答第二问331

丁一 不上不下中道331

丁二 不生不死中道331

丁三 不断不常中道332

丁四 不因不果中道333

丁五 答问何用修道334

丙四 答第四问336

丙五 答第五问338

丙六 答第六问339

丙七 明能见之行340

乙一 明中道344

丙一、破因中有果执344

丁一 据佛教344

丁二 据世情345

丁三 据缘因348

丁四 据正因350

丙二 破因中无果执352

丁一 初问352

丁二 不次第答353

乙三 明缚解357

乙四 明修道358

丙一 真伪对辨359

丙二 答难涅槃360

丙三 答难佛性361

丙四 明佛入涅槃363

丙五 明无相涅槃363

丙六 明业报不定364

丙七 劝修366

丁一 初问366

丁二 答同得涅槃难367

丁三 答吸取涅提难、不须修道难367

丙八 广辨佛性369

丁一 明非当非现而说当有369

丁二 明佛性非即非离369

丁三 明假我真我370

丁四 广出体性371

迦叶菩萨品375

甲五 折摄涅槃用375

乙一 明佛性用375

丙一 明佛性用375

丁一 明断善人375

丁二 明断善明377

戊一 明番问答377

丁二 根性不定379

丁三 说教不定379

戊四 答问不定380

丁三 明断善根382

丁四 明中道生善383

丁五 明中道387

戊一 明非内非外中道387

戊二 明非有非无中道387

戊三 约诸法广明中道389

戊四 如来习解除惑用394

戊五 菩萨观解除惑395

丁六 明生善396

丙二 叹经397

丁一 教叹397

丁二 行叹397

憍陈如品400

乙一 摄邪400

丙一 结正观行400

丙二 破十仙401

丁一 阇提首那之论涅槃为无常401

丁二 婆私咤之论涅槃为无404

丁三 先尼梵志之论我405

丁四 迦叶梵志之论身命407

丁五 富那梵志之论六十二见408

丁六 清净梵志之问世间常无常410

丁七 犊子梵志之问善不善411

丁八 纳衣梵志之论自性因缘412

丁九 弘广婆罗门之论八正道415

丁十 须跋陀罗之化导416

戊一 顾命阿难416

戊二 文殊论议417

戊三 兼化须跋陀罗419

导读者简介423

编辑委员简介4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