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荣辱观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主义荣辱观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3276445.jpg)
- 郭广银,杨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04962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荣辱观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2
1.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2
2.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4
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8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本质9
1.荣辱观的内涵9
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12
3.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17
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21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1
2.完善必要的社会制度24
3.强化公民的道德自律25
第二章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27
一、祖国与爱国28
1.祖国、祖国观的内涵28
2.爱国主义是祖国观的最高体现29
3.爱国主义生成的价值基础32
二、同祖国荣辱与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5
1.中华民族热爱祖国思想的萌芽和产生35
2.中华民族爱国思想的历史分期与主要内容36
3.中华传统文化中热爱祖国思想的理论资源及特点38
三、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的当代表达43
1.全球化时代爱国思想的新特点43
2.新时期热爱祖国的时代内涵46
3.加强新时期热爱祖国教育的价值51
第三章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55
一、“人民主体论”价值观的本质体现55
1.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56
2.人民: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本位60
二、“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与时代内涵63
1.“为人民服务”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概念63
2.“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68
3.“为人民服务”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71
三、服务人民还是背离人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荣辱价值界标73
1.市场经济的主体道德矛盾: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74
2.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之荣辱价值本位的复归79
四、把“人民主体论”落实为具体的实践86
1.在基本方针上,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87
2.在法制保障上,推进“为人民服务”的制度化法律化90
3.在个体实践上,做到“服务人民,从本职做起”91
第四章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94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94
1.科学的基本内涵94
2.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发展98
3.现代科学技术的功能作用105
二、自主创新是促进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109
1.自主创新的时代意义109
2.自主创新的成就与不足114
3.自主创新的措施和途径117
三、科学技术是战胜愚昧无知的强大武器121
1.崇尚科学精神121
2.提高科学素质125
3.反对愚昧无知128
第五章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131
一、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131
1.劳动的基本内涵131
2.劳动的社会功能135
3.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139
二、辛勤劳动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145
1.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45
2.幸福来自于辛勤劳动,好逸恶劳可耻149
3.发扬社会主义的劳动美德152
三、倡导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156
1.劳动光荣,身体力行157
2.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159
3.营造鼓励、支持人们干事业的社会氛围161
第六章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164
一、历史探源:团结互助何以为荣?164
1.团结互助使个人得以生存165
2.团结互助使社会得以发展168
二、现实探源:团结互助的当代价值172
1.团结互助支撑集体主义173
2.团结互助保障人道主义176
3.团结互助维护社会公正179
三、实践探索:如何实现团结互助183
1.反思:利己何需损人?183
2.诚信产生互助186
3.和谐实现团结190
第七章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194
一、诚信范畴的历史性194
1.诚信范畴的历史考察194
2.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97
3.社会主义诚信观的内涵201
4.恪守诚信就是要见利思义203
二、诚信道德的时代性206
1.诚信是当今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207
2.诚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前提209
3.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212
三、诚信建设的方向性216
1.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是诚信建设的道德支撑216
2.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诚信建设的制度保障221
3.诚信道德的法律化是诚信建设的有力支持226
4.培养人的诚信德性是诚信建设的高级阶段228
第八章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232
一、遵纪守法体现了德治理念与法治精神的辩证统一233
1.中国古代礼法并重的德治理念与德治文化233
2.近代西方的法治精神及其局限性237
3.必须深刻理解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240
二、遵纪守法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242
1.当前我国社会“遵纪守法”状况并不乐观242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244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247
4.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249
三、落实遵纪守法的具体要求252
1.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252
2.营造遵纪守法光荣的社会氛围255
3.从消极守法向积极守法的转变258
第九章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261
一、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262
1.艰苦奋斗的一般意义和内涵262
2.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64
3.中国共产党对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弘扬和光大267
二、艰苦奋斗与时代的精神需要272
1.艰苦奋斗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73
2.深刻把握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277
3.艰苦奋斗与建设节约型社会284
三、让艰苦奋斗成为社会风尚287
1.加强对全民的教育是基础288
2.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是关键291
3.建立有效的社会导向机制是根本295
后记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