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导向下的技术并购战略模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新导向下的技术并购战略模式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0278344.jpg)
- 侯汉坡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708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企业合并-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新导向下的技术并购战略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由来和意义1
一 选题由来1
二 选题意义2
第二节 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4
一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4
二 技术并购5
三 技术并购整合模式5
四 知识管理5
第三节 报告分析框架及研究内容6
一 框架背景及描述6
二 报告研究内容8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9
第五节 创新点、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10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及我国技术并购现状分析13
第一节 技术创新和持续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与基本观点综述13
一 技术创新理论综述13
(一)技术创新理论起源13
(二)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15
(三)技术创新的新熊彼特学派16
(四)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学派18
(五)技术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学派19
二 国外持续技术创新研究情况20
三 国内持续技术创新研究情况22
第二节 技术并购理论的发展与基本观点综述27
一 国外技术并购研究历史与现状27
(一)技术并购的动因27
(二)影响技术并购的因素28
(三)技术并购产生的绩效39
二 国内技术并购研究情况41
(一)经济学角度41
(二)管理学角度42
第三节 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基本观点综述45
一 知识管理的含义46
二 知识管理的内容47
三 知识管理的应用48
第四节 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基本观点综述50
一 国外项目管理理论发展历程50
(一)传统项目管理阶段50
(二)现代项目管理阶段51
二 国内项目管理理论发展历程52
三 项目管理理论流派53
(一)技术学派53
(二)组织学派53
(三)综合学派54
第五节 技术并购与持续技术创新的融合55
本章小结57
第二章 基于技术并购的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58
第一节 技术并购特征分析58
一 技术并购动因58
二 技术并购特点62
三 技术并购推动技术创新65
第二节 基于技术并购的持续技术创新体系设计67
一 持续技术创新内涵68
二 持续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区别69
三 基于技术并购的持续技术创新战略分析70
(一)技术并购的适用性71
(二)基于技术并购的持续技术创新战略管理过程74
(三)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技术能力提升76
四 基于技术并购的持续技术创新体系78
第三节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中技术并购及整合的实施方式81
一 进入新领域型81
二 技术完善型83
三 技术互补型84
第四节 持续技术创新体系下的知识管理模式及技术创新模式85
一 技术创新导向的知识管理模式研究85
(一)知识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85
(二)知识管理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88
(三)技术创新导向的知识管理模式91
二 互联网环境下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98
(一)互联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98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技术创新特点99
(三)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101
本章小结109
第三章 技术并购对象选择模型及交易过程研究111
第一节 基于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技术并购对象选择前提111
第二节 技术并购中目标企业选择的关键要素分析112
一 并购对象选择与企业的匹配113
二 并购对象的技术分析113
三 技术并购成本115
四 整合方式115
第三节 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指标体系116
第四节 基于改进的模糊积分评价方法的技术并购对象选择模型118
一 决策模型建立119
二 改进的基于模糊积分的综合评价方法算例研究119
第五节 技术并购对象选择的分类研究123
第六节 技术并购交易过程研究125
一 技术并购交易行为分析125
二 技术并购交易考虑因素126
三 技术并购交易流程127
本章小结128
第四章 技术并购的整合实施模式130
第一节 基于项目管理的技术并购整合研究130
一 项目管理理论的可行性分析130
(一)项目管理有助于提高技术并购整合的可能性131
(二)项目管理能够很好地解决技术并购整合过程中的难点或重点132
(三)项目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规范技术并购整合流程132
二 基于项目管理的技术并购整合实施模式133
第二节 基于知识管理的技术并购整合研究135
一 基于技术并购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设计要素分析136
二 知识整合管理模式设计138
(一)融合式知识整合管理138
(二)吸收式知识整合管理140
(三)重组式知识整合管理141
第三节 技术并购整合关键因素分析142
一 知识共享143
(一)建立知识库及其管理系统143
(二)组织知识展览会与知识论坛143
(三)建立自主性知识网络144
(四)鼓励非正式场所的知识交流144
二 文化整合144
(一)文化沟通的常见误区145
(二)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146
(三)文化整合的流程设计147
(四)文化整合的模式选择150
三 人力资源整合——沟通导向的关键技术人员整合152
(一)确定关键技术人员及其沟通需求153
(二)交流和落实沟通内容154
(三)选择有效的沟通方式157
第四节 实施效果评价158
一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158
二 企业并购后整合效果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160
本章小结162
第五章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过程控制和效果评价163
第一节 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控制163
一 基于技术并购的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项目生命周期过程模型163
二 基于技术并购的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控制164
(一)特点165
(二)任务和重点165
(三)方法166
三 基于技术并购的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进度控制167
第二节 基于技术并购的持续技术创新体系效果评价指标设计168
一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特征168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170
(一)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原则170
(二)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71
三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172
第三节 持续技术创新体系评价176
本章小结179
第六章 案例分析180
第一节 思科180
一 企业简介180
二 并购事件181
三 并购动机及对象选择185
(一)并购动机185
(二)技术并购对象选择185
四 技术并购整合187
五 启示189
第二节 京东方191
一 企业简介192
二 并购事件193
三 并购动机及对象选择193
(一)并购动机193
(二)技术并购对象选择194
四 技术并购整合195
五 启示198
第三节 万向199
一 企业简介200
二 并购事件200
三 并购动机及对象选择202
(一)并购动机202
(二)技术并购对象选择204
四 技术并购整合206
五 启示210
第四节 联想211
一 企业简介211
二 并购事件212
三 并购动机及对象选择212
(一)并购动机212
(二)技术并购对象选择213
四 技术并购整合215
五 启示218
本章小结221
第七章 对策建议222
第一节 从企业的角度222
一 加深对知识管理的重视,强化知识管理在创新中的运用222
(一)构建知识管理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223
(二)组建跨部门的技术创新小组224
(三)组建内部知识网络225
二 加强企业自身的创新文化建设226
(一)注重领导文化,提升企业领导力226
(二)注重生活文化,提升企业凝聚力227
(三)注重工作文化,提升企业创新力228
三 提高企业技术并购整合水平229
(一)注重信息系统整合,加强对目标企业的控制229
(二)选择合理的组织整合模式,推动核心技术能力迅速增长231
(三)制定并购融合沟通策略,保障整合过程的顺利进行232
第二节 从政府的角度235
一 完善政策环境,鼓励并保障企业的技术并购行为235
(一)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并购提升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给予适当政策支持235
(二)慎重审批外资并购,保护民族产业,避免行业垄断236
(三)制定统一的技术并购法,成立独立的机构237
(四)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技术并购市场扫除体制性障碍238
(五)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妥善安排企业人员239
二 推动行业发展,形成产业链集群240
(一)做好产业集群专项规划,推动集群建立240
(二)加强龙头企业培育,着力完善产业链240
(三)提供配套销售服务,促进技术成果市场化转换241
三 完善政府内部管理,明晰政府管理职能242
(一)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加强宏观调控242
(二)组建相关部门,提供信息咨询243
(三)加速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打造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243
本章小结244
结论246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和成果246
第二节 研究展望248
参考文献249